中國經濟網蘇州8月19日訊(記者 李佳霖) 8月18日,外貿電子商務發展與金融服務創新高峰論壇”在張家港召開。論壇以創新外貿電子商務平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之困為主題。至此,中國首個中小企業進出口外包服務平臺”入駐張家港保稅區,為保稅區內及張家港周邊的中小外貿企業提供優質高效、低成本的外貿服務和融資服務。本次活動由張家港保稅區管委會、江蘇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共同主辦。350家中小外貿企業負責人、知名專家學者、金融部門代表和張家港保稅區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
今年7月,張家港政府與深圳一達通企業服務公司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在張家港保稅區成立江蘇一達通中小企業進出口外包服務平臺,該平臺深入進出口服務”環節,將傳統B2B電子商務從單一的信息平臺發布升級到多功能的信息發布到進出口交易服務的全程,為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帶來突破性的變革和創新,同時,也為金融機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提供了創新的渠道和工具。這是國內最先進的電子商務模式,也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個介入外貿交易環節的第三方進出口服務平臺。服務平臺用電子商務手段全面為張家港保稅區進出口企業提供從報關報檢到物流倉儲、外管結匯、國稅退稅、銀行融資等全程一站式”的外貿流程服務和無抵押、無擔保、零門檻的貿易融資服務。為張家港的外貿企業解決外貿服務成本高、融資難兩大難題。并將在1-2年的時間里處理100億人民幣的進出口額。”
據深圳市一達通企業負責人介紹,中小企業進出口外包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實現了進出口管理的外包,一單外貿進出口服務收費不分大小僅為1000元,中小企業不用再聘請報關、物流以及涉外財務等專業人士,管理成本節省了超過70%。同時因為平臺整合了大量的通關、金融和物流資源,大規模以及持續的降低各項環節開支,目前服務平臺平均為中小企業降低30%的物流開支以及超過40%的金融服務開支;深入企業的外貿訂單,牢牢掌握每單外貿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完美的破解了銀行面向中小企業融資的兩大障礙——信息不對稱和貸款成本高,成為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融資貸款的最佳工具和渠道。目前,一達通服務平臺已經有跟中國銀行[3.49 0.00%]合作的成功案例和經驗,總共發放貸款9800多萬,受益710家企業,壞賬率為0。‘虛擬外貿服務功能’將對張家港保稅區的對外貿服務資源的高度集中和優化,并能將張家港乃至整個江蘇省的外貿服務資源吸引過來,尤其是金融和物流服務資源,促進張家港高端服務業的發展。”
張家港保稅區是中國最大的散裝碼頭,大宗貨物進出口集散地,各類外貿紡織、化工企業達到3000家,年進出口規模達到500億美元,但一直以來深受外貿服務成本高和融資難兩大問題困擾。張家港保稅區物流貿易局局長彭燁坦承:幾年前我們就在考慮由政府籌建一個外貿服務平臺,開發進出口管理系統,營造規范化、簡單化、安全化的外貿環境。
當日,在江蘇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開業慶典儀式上,江蘇一達通企業服務有限公司與民生銀行[5.56 -1.59%]簽訂戰略合作合同,共同推出貿易金融家”系列外貿融資產品:即外貿出口退稅;進口T/T押匯及代付;進、出口信用證融資。無須銀行單獨授信,為中小企業提供無擔保、無抵押、無最低金額限制的融 資信貸服務,適用于委托一達通進出口的中小企業甚至微小企業,單項最高貸款額達到500萬元人民幣。
業內人士認為,一達通平臺”這類的新型商業模式和新興服務工具,除了可以提高中小企業外貿效能和降低中小企業外貿成本外,還能對城市產生很強的外貿公共平臺效應。如一達通本身能成為中小外貿企業的金融工具,可供金融機構和中小外貿企業雙方選擇。還能對張家港市以外的城市和地區招攬規模化外貿出口業務,為城市增加外貿總量,并基于此繼續向下延伸,為張家港市的物流行業增加業務值、擴大城市金融、外貿和貿易的輻射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