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近年來,我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速。2009年承接服務外包協議金額達200.1億美元,同比增長185.6%,執行金額138.4億美元。其中離岸外包協議金額147.7億美元,同比增長153.9%。加快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對于解決城市大學生就業,提升服務業質量和開放水平,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服務外包產業是我國十二五”時期需要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時期將是我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跨越發展,整體提升,創造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時期。那么,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帶著與此相關的問題,本報記者近日專程走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博士王曉紅。 王曉紅認為,十二五”時期我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戰略任務:培育世界級服務外包企業和服務外包品牌,積極培育國際服務外包人才,打造國際服務外包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形成一批高端服務外包產業集群,促進國際服務外包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國際服務外包與境內服務外包聯動發展等。 培育世界級外包企業 目前,服務外包企業普遍規模小、缺乏品牌,這成為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主要障礙,也是制約我國服務外包企業國際競爭力的瓶頸。為此,王曉紅認為,十二五”時期,應當把培育具有世界品牌的服務外包企業和外包品牌作為重要戰略任務。一是通過國際并購、戰略性重組等方式擴大服務外包企業規模,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服務外包企業,以大企業為龍頭,通過分包、轉包等方式,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發展。二是鼓勵服務外包企業走出去”承接國際服務業務,擴大中國服務外包品牌知名度,國家應在外匯審批、稅收返還、企業審批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是加大政府海外宣傳力度,中央財政應增加投入,用于國外廣告投入,支持企業海外參展等活動,幫助企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打造中國服務外包品牌。 強大的服務外包人才隊伍是產業發展的前提條件。研究結果表明,我國服務外包人才較為匱乏。服務外包企業人才數量不足、人才結構不合理、人才質量差距較大、人才適應性較差等問題十分普遍。就此,王曉紅建議,應把人才培養作為十二五”時期國際外包服務發展的戰略重點: ――加快改革高校教育模式,鼓勵面向市場需求,培養適應性人才; ――加強產學研合作,鼓勵通過在企業、園區建立學生實習基地等方式,培養和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適應企業需求; ――加強企業在崗位培訓,提高服務人才整體素質和能力,國家應給予一定財政補貼; ――建立社會培訓體系。大力發展中介培訓服務機構,發揮網絡媒體等遠程教育作用,國家應給予相應的資金補貼和稅收優惠; ――加強國家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選擇有條件的國際培訓服務機構進行認定,為企業培訓各類高級服務外包技術和管理專業人才。 打造外包公共服務平臺 王曉紅告訴記者,服務外包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目前普遍存在融資難、缺乏接包信息渠道、缺乏知識產權保護、研發經費投入不足等問題,這嚴重影響了服務外包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做大做強。為此,她建議十二五”期間要加強服務外包園區各種信息服務、融資擔保服務、研發設計服務、知識產權服務、市場交易服務、會展服務等各種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政府應加強引導,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和減免稅政策力度。與此同時,也應采取政府直接投資,鼓勵龍頭企業、大專院校、科研機構、民營企業、外資等各類主體投資建設。國家有關部門還應認定一批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公共服務平臺,帶動全國平臺建設與發展。 目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后嚴重制約了我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成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王曉紅說。 王曉紅認為,十二五”時期,我國應加快軟件信息、金融、現代物流、研發、工業設計、咨詢、會展、創意產業等高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通過學習示范效應提升我國生產性服務業水平。國家有關部門應積極做好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園區的認定工作。除軟件服務外包外,還應重點發展上述行業的特色服務外包示范園區,促進集群化發展。 離岸”與在岸”聯動 目前,我國國際服務外包發展主要在東部沿海地區,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由于具備國際化程度較高、基礎建設完善、人才密集、交通通訊發達、產業基礎雄厚等優勢,在吸引國際服務外包上已形成較為明顯的優勢。而多數中西部地區由于開放程度較低、基礎設施較差、產業基礎較弱、人才較為匱乏等原因,在發展國際服務外包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 王曉紅認為,這種趨勢不利于中西部地區產業優化升級,并影響區域協調發展。 為此,王曉紅建議,十二五”時期,我國應進一步優化服務外包區域布局,以東部沿海城市為重點積極向中西部內陸城市推進,以一二線城市為重點積極向三線城市推進,以示范城市為核心帶動周邊城市發展: 其一,發揮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的高端聚集優勢,提升我國國際服務外包的國際競爭力,北京、上海、大連、深圳、南京、杭州等城市要力爭引領全球服務外包發展潮流。 其二,加強中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財政稅收優惠,增強中西部地區承接國際服務外包能力,擴大中西部城市服務外包規模,促進服務外包區域協調發展,尤其要發揮武漢、西安、成都、合肥、重慶、長沙等大城市的要素優勢,帶動中西部地區服務外包的整體發展。 其三,發揮21個基地城市的示范帶動作用,增強基地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擴大中小城市國際服務外包覆蓋范圍。 目前,國內服務業由于內置于制造企業,造成專業化程度低,影響了服務業規模和質量。王曉紅認為,發展境內服務外包,要鼓勵企業和政府將內置的服務環節外包出去,成為推動服務專業化,提高服務品質,促進國內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由于離岸”與在岸”服務外包具有互補優勢,王曉紅認為,積極鼓勵企業承接跨國公司在岸”業務,將有利于企業延伸和拓寬境外業務渠道,為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創造條件;同時,要發揮國際服務外包企業利用國際人才、技術、標準、渠道等優勢承接在岸”業務,將國際服務外包產業鏈向國內延伸,這有利于提升國內服務業質量。 在我國尚處于服務外包發展初期階段,應適當降低國際服務外包企業認定中‘離岸’業務比例,促進‘離岸’服務外包與‘在岸’服務外包互動發展。”王曉紅說。
標簽:泉州 揚州 鷹潭 惠州 許昌 蘇州 烏海 白城
上一篇:全球最大外包辦公供應商將現身合肥
下一篇:萬國數據總部正式入駐蘇州工業園區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