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機時代,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大環境下,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成為新的推動力。日前,第十四屆中日信息服務產業懇談會在西安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我國軟件外包必須強化中日軟件產業交流,擴大對日外包業務領域,并在服務層次上逐步向高端業務進行轉移,以擴大市場空間、拓展產業前景。
外包向基地城市聚集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胡
向服務提供型”轉變
杉山尋美強調,未來軟件外包和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方向,將從受托開發型”向服務提供型”轉變,從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變,從客戶從屬型向伙伴型轉變。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理事長曲玲年也認同轉變說”,并從三個階段分析轉變的實質和目標。
第一階段是軟件委托開發階段,特點是詳細設計的編程和測試。本階段日本企業的目標是培養中國開發隊伍,形成伙伴關系;而中國企業的目標則是提高服務能力,擴大企業規模。第二階段是形成合作態勢,特點是完善行業解決方案、項目開發與運維。本階段日本企業的目標是進入中國軟件市場,積累跨國服務經驗;而中國企業的目標是提升大型軟件系統的設計和開發能力。第三階段是優勢互補,共同服務階段。特點是形成共同團隊,進入全球產業鏈,中日雙方的企業目標都是進入全球市場,擴大市場份額。
記者注意到,轉變”的前提是正視目前中國軟件企業存在的問題。上海歐比西晟峰軟件有限公司徐一
從接包”到對接”
軟件外包要貼近市場,滿足用戶需求,還要加強接包方和發包方的對接”。由于文化的接近性,目前中日軟件外包對接具有較好的條件,但在需求分析以及技術、市場環境方面還存在一定的鴻溝”。
中訊軟件集團高瑞東分別從發包方和接包方的角度提出外包服務的成功要素。對發包方來講,成功要素包括:選擇合適的項目,做好費用預算,建立合理的體制,制定相對長遠的企業戰略。對接包方來講,成功要素包括: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體制,卓越的項目管理及溝通能力,充足的業務積累和知識沉淀,積極的學習型組織,較高的技術和外語水平,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
強調對接”,一方面是為了把雙邊的合作交流引向深入,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彌補中國企業逐漸喪失的外包成本優勢。在新的技術和市場環境下,怎樣才能保證軟件外包的可持續發展?專家提出以下的建議:豐富業務內容,拓展業務領域,加強BPO、數據中心業務,和發包方共同拓展經營之道,共同制定人員評價制度,實現差別化的價格體系;更重要的是,積極向高層次業務轉型。
一切都在變,但對接”才能以不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