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行業廠商之后,用友、金蝶將要提供的仍然是行業中的管理軟件,而不是行業核心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它們并未涉及行業企業最核心的業務,也就無法從需求旺盛的行業市場中受益。
2010年,軟件業上演了一幕幕并購大戲,管理軟件、行業軟件和軟件外包企業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模糊。并購才能長大,長大才能強大,這已經成為中國軟件的出路。
軟件打破界限
12月8日,金蝶宣布斥資3000萬元并購國內餐飲娛樂行業專業軟件廠商——中山市食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進軍服務行業信息化市場。年終歲末,這起并購給2010年的軟件并購大戲畫上了句號。
對金蝶來說,這次并購是其近兩年切入行業的又一起案例。現在,金蝶已經進入了零售、房地產、稅務等行業。2010年1月22日,金蝶斥資人民幣2000萬元收購國內房地產行業專業軟件廠商深圳市嘉碼信息系統有限公司。而2009年,金蝶4個月內就完成了3起并購。
管理軟件切入行業
和金蝶相似,同為管理軟件廠商的用友也正在切入房地產、汽車、政務、醫療、煙草、審計等行業。2010年年初,用友集團的新三年戰略規劃”就以行業來劃分,用友軟件、用友政務、用友醫療、用友煙草、用友審計、用友華表、用友暢捷通和偉庫網八艦齊發”,用友的行業”之心躍然紙上。
這種變化說明國內ERP市場正在進入成熟期。ERP在傳統行業中的應用從財務管理逐步向生產、銷售等核心業務轉移,用戶對產品細分市場的需求非常強烈。不同行業的企業有著不同的信息化需求,即使同一個行業中不同規模、不同管理方式的企業,信息化需求也不一樣,這就需要管理軟件廠商深入了解各個細分行業的業務模式特點和系統需求,在通用化產品的基礎上提供行業化的解決方案。
說得容易,做到難”。管理軟件廠商多年來的優勢在于管理”,而不是行業經驗。因此,對于并不太了解行業的管理軟件企業來說,并購細分行業中比較成熟的軟件供應商,直接獲得行業經驗、技術積累、客戶資源,這無疑是一條捷徑。
但是,并購仍然難以讓管理軟件深入。并購行業廠商之后,用友、金蝶將要提供的仍然是行業中的管理軟件,而不是行業核心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它們并未涉及行業企業最核心的業務,也就無法從需求旺盛的行業市場中受益。這意味著它們的增長空間仍然有限。
行業與外包搶食
如果說在2010年軟件業跨界”大戲中,管理軟件唱的是獨角戲,那么行業軟件和軟件外包的跨界可以說是一場精彩的對唱”。
我們在金融行業并購時,總能碰到軟通動力(ISS,18.05,-0.66%)這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東南融通(LFT,35.98,-0.55%)CEO連偉舟曾向記者抱怨軟通動力讓他很頭疼,搞得并購價格很容易水漲船高。
其實,這兩家公司的業務原本井水不犯河水”,軟通動力一直活躍在軟件外包領域,東南融通則緊緊扎根本土金融行業。而現在,軟通動力50%的營收來自國內,橫跨電信、銀行、保險及企業金融、能源、物流和公共事業等行業,其最早起家的資產管理領域恰恰也是東南融通的業務范疇。
來而不往非禮也”。東南融通也開始切入軟件外包領域。2010年,東南融通在軟件外包領域快速發展,東南融通高級副總裁趙為也明確表示,到了把軟件外包獨立出來的時候。”并計劃未來3年內單獨上市。
緣何這兩個原本毫不相干的企業開始如此針鋒相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客戶的IT管理越來越深入,信息化的企業要達到的是業務與IT的融合。在這一趨勢下,市場頗大的業務流程外包(BPO)成為行業軟件與軟件外包企業狹路相逢的第一戰場。行業軟件的殺手锏是核心業務系統,而軟件外包拿手的是服務外包,一個向下走,一個向上走。
實際上,無論是管理軟件、行業軟件,還是軟件外包,成為綜合IT服務提供商是他們共同的目標。這緣于客戶的IT需求越來越綜合,需要上至高端咨詢,下至IT服務的一攬子服務。
在成為綜合IT服務商的背后,軟件企業還有著做大做強的內生動力。2009年,甲骨文(ORCL,31.62,+1.02%)營收268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軟件企業還是螞蟻”級別,差距越大,做大、做強的動力也就越大。
上市成就并購
用友將進一步通過并購做大。”2010年初,用友股份董事長、總裁王文京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表示。2008年〜 2009年,用友并購了20余家公司,耗資近4.485億元。2010年6月底,用友更是豪擲4.91億元收購了汽車行業軟件英孚思為,一舉刷新了國內軟件業并購金額紀錄。
并購是一種打破界限、跨入其它領域的手段,也是快速做大的方式。”一位行業人士分析認為。
實際上,并購需要大量資金,需要平臺,需要機制。而上市公司的這些優勢往往增加了企業并購的機會。上市公司除了擁有品牌、知名度等比較虛的優勢外,真正的優勢在于可以方便地使用資本手段進行并購。并購公司可以通過現金支付,也可以通過換股來完成。這樣就不必太在意被并購公司的規模。如果不使用資本市場做并購,上市公司就折損了一半的功力。”連偉舟這樣解釋。
廣聯達軟件股份公司也正在進行上市后的第一輪并購。12月9日,廣聯達和夢龍軟件公司正式簽署并購重組協議,以 9434萬元價格全資收購夢龍軟件。夢龍軟件與廣聯達在產品上有很強的互補性,讓廣聯達向建筑行業項目管理的戰略目標又近了一步。這件事對廣聯達意義重大。”廣聯達公司董事會秘書張奎江對《計算機世界》報記者表示,這是廣聯達在資本市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情。”
而在上市之前,廣聯達或許不具備這樣的條件。2009年,廣聯達營收為3億元,要拿出近億元資金收購絕非易事。上市后的廣聯達擁有了更大的平臺,這恐怕才是夢龍更為青睞的原因,夢龍軟件公司創始人鞠成立曾這樣對媒體坦承,我一分錢不要也會選擇和廣聯達聯合。因為廣聯達是一個更大的舞臺,可以幫我實現更大的夢想。”
記者觀察
2010年,并購整合大戲開始上演。可以預見的是,2011年,這部大戲將更加精彩。因為截止目前,中國已經擁有近兩萬家軟件企業,軟件企業平均人數不足百人,上千人的企業不足百家,而達到5000人的企業更是不足10家,行業集中度過低。
2011年,中國的軟件外包、行業軟件、管理軟件的界限將會越來越模糊。這三個領域的領頭羊還會在更多業務領域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