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糖果臨時促銷”、急聘春節數碼相機促銷員”,春節之前,各大招聘網站及賣場門口充滿了各類短期促銷人員的招聘廣告,多家連鎖家電、大型超市、3C賣場及相關產品企業向筆者透露,盡管廣泛招聘、甚至較大幅度的提薪,但春節期間的短期用工需求仍舊沒有得到滿足,人員短缺危機頻現。
●臨時性崗位空缺讓靈活雇傭方式備受青睞
春節期間,一線促銷人員特別是短期促銷人員等臨時性用工崗位空缺現象明顯,企業面臨員工供不應求的困境。和平里社區市民張大媽反映:春節期間商場、餐廳的招聘廣告是最多的,我走在路上就能看到很多賣場門口貼滿了各類短期促銷人員的招聘廣告——招聘糖果臨時促銷、急聘春節數碼相機促銷員。各大招聘網站的短期招聘信息更多。” 京城一家大型超市的人力資源負責人王女士告訴筆者:這是大勢所趨,春節將至,一方面外地員工回家過年,另一方面我們這些賣場需要人員來搞春節大促銷,連鎖家電、大型超市、3C賣場等企業往往在節前一兩個月就抓緊啟動人員招聘和培訓工作。我們超市的促銷、導購人員缺口嚴重時甚至會達到7成,嚴重影響了銷售業績。”
不僅春節,其他各大節日,或者企業有特殊需求、特殊人員變動的時候,短期招聘即靈活雇傭方式也備受企業青睞,最新出爐的《2010中國企業靈活雇傭策略及實施市場調查報告》顯示:靈活雇傭方式已經在企業中廣泛普及,82%的企業被訪者表示了解派遣、臨時性、項目制用工等靈活雇傭方式;而其中九成的被訪企業表示已經正在采用派遣、臨時性、項目制用工等靈活雇傭方式。而在未來的趨勢中,近五成的雇主表示未來一年將會考慮使用靈活雇傭方式;38%的雇主表示不好預測,看需求而定;而其余少部分則表示不會考慮。
而具體使用靈活雇傭的職位類型中,辦公室行政類的崗位及市場銷售類的崗位采用靈活雇傭形式的比例最高,各占1/5的比重。究其原因,在于前臺、助理、文秘等初級行政類的崗位日常事務性的工作較多,可替代性強。而市場銷售類的崗位主要是由于企業業務出現明顯的淡旺季特征,因此,單一的長期固定員工雇傭方式難以滿足其需求。
●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多元化租用方式
金融危機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意識到傳統單一化的雇傭方式已經難以應對突如其來的市場變化。當被問及在后金融危機時代,2010年貴公司在人才雇傭策略方面面臨哪些挑戰時”,在參與調查的企業中,七成的被訪者認為中高級專業人才的招聘依然是企業招聘策略中面臨的最大挑戰;三成被訪者強調了內部人才庫的重要性,認為有效管理內部人才是企業積累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調查者還發現,在這些被訪企業當中,近兩成認為臨時性、項目性雇員的招聘管理比較棘手,還有8%的企業認為外部服務供應商的管理也是2010雇傭策略中的挑戰之一。
科銳國際相關專家指出,根據企業的業務特點實施長期固定員工與臨時性、項目性及第三方派遣員工組合的靈活用工方式,能夠有效提高人力配置對業務需求的響應速度,提高組織戰略的靈活性與高績效性,靈活雇傭已經成為市場趨勢。調查中發現,超過四成的被訪者認為金融危機之后,靈活雇傭方式對公司保持競爭力比較重要。
●第三方雇傭外包公司短期用工服務興起
春節前各個商家都在搶人,短期銷售人員存在招聘難、上手慢、管理難等諸多問題。一方面在短期內難以找到合適的人員,即便提高薪水甚至日薪翻倍招到了人,但是培訓上手還需要一段時間,再加上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人員流失問題也比較嚴重!”大型超市人力資源負責人王女士表示十分頭疼。通過采訪筆者了解到,一種由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提供的促銷員外包類的靈活用工模式正在走俏市場,有望緩解企業高峰時期一線促銷人員短缺危機。
據悉,這種促銷員外包的靈活用工方式其實是由第三方專業服務公司直接向企業派駐短期促銷員,從員工的招聘、勞動合同管理、培訓,都可以一站式完成,甚至可以根據需要將整個短期促銷項目外包至專業服務公司。這種服務的最大優勢不僅僅在于能夠迅速滿足企業非固定人員的招聘需求,同時由于專業服務公司派駐的人員已經具備了相關促銷經驗,上手時間短,能夠迅速投入到一線工作中。
在科銳國際市場調研中心發布的《新勞動法對企業用工策略和風險的影響調查》中顯示,62%的企業雇主已經在使用或考慮以第三方派遣為主的靈活用工方式,但仍有38%的企業雇主存在顧慮。在使用第三方派遣的企業當中,近九成的被訪者認為當企業業務急需用人、而又缺乏正式用工指標時,通過第三方派遣等靈活雇傭方式能夠通過采購服務的方式免除正式招聘指標的申請,有效緩解緊急雇傭壓力。
科銳國際相關專家提醒企業,使用靈活雇傭方式也應多加小心。在實施靈活雇傭方式時,提高靈活雇傭員工的企業歸屬感,讓其在企業服務期間一樣保持高漲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一方面需要企業為靈活性雇員提供合理透明的薪酬待遇,在日常工作中盡量減少和正式員工的差別化;另一方面企業需要認識到靈活性雇員是企業非常寶貴的潛在人才資源,通過階段性的項目或短期工作考核,將優秀的靈活雇員轉為企業正式長期雇員,可以有效降低員工雇傭風險,因此企業可以通過為靈活雇員提供轉正機會的方式提高靈活雇員企業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