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第九屆中國國際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會在大連開幕。商務部部長助理仇鴻在論壇主題演講中表示,中國軟件出口和服務外包連續10年持續穩定增長,再創佳績。
軟件出口和外包再上新臺階
仇鴻引用了商務部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軟件進出口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出口協議金額126.3億美元,同比增長24.4%,執行金額97.4億美元,同比增長34%;軟件進口合同金額23億美元,同比增長111%。而2010年中國服務外包合同的執行金額達到198億美元,同比增長43.1%,占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總量的5.4%,比上一年提升了1.04個百分點。
而2011年1-4月,全國軟件出口88.5億美元,同比增長23.2%,軟件服務外包出口14.4億美元,同比增長47.9%,繼續高增。
中國軟件出口和服務外包的穩定增長,一方面得益于中國日益堅實的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基礎,日益成熟的科研和教育系統,豐富的人力資源優勢和不斷深入的國際合作,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國家對軟件出口和信息服務外包的各項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中國高度重視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自2000年以來,出臺一系列支持軟件和信息服務發展的政策措施,助推軟件外包業持續走強。
2007年,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2009年9月,6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0年8月,財政部等3部委發文,對在北京、天津、廈門等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企業從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今年年初,國務院又發布了《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從財稅等七個方面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環境。而新實施的十二五計劃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服務業以及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確定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新興戰略產業。
機構預計,我國軟件行業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7.2%,增長最快的將是軟件外包子行業,2008-2012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0%左右,未來國際軟件外包業務向中國轉移的態勢將進一步明顯加快。中國軟件外包正處10年黃金期的初期,將成為全球服務外包最具競爭力國家。
壓力凸顯外包業需多方給力
盡管如此,在為外包市場的迅速發展而歡呼自信的同時,我國軟件外包業仍然面臨多重壓力,不但與美、日,而且與印度企業等國家在爭奪國際市場還存在不少差距。
一是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今年來,人民幣升值了5%,近一年,日元也在不斷主動貶值,給中國軟件外包企業帶來更大壓力。對于國內軟件外包行業來說,人民幣升值過大帶來的影響是嚴重的,將造成以日元或美元或結算的外包收益減少。
我國前十大軟件外包企業中,浙大網新、文思創新、海輝軟件和博彥科技主要是對美歐,而東軟、海隆軟件主要從事對日外包業務,對日外包占國內整體外包業務的70%左右。由于今年日本遭受強震,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仍在,加上日元貶值,未來可能會產生影響。
二是軟件服務外包企業多數規模較小,缺少名氣,規模化不足,外包利潤偏低。時下我國軟件外包企業與印度相比規模還較小,印度最大軟件外包公司員工數已達10萬人,而我國最大的軟件外包公司員工數不到2萬人。同時,我國目前軟件承接外包項目多集中在價值鏈的低端市場,競爭激烈、利潤偏薄。
三是國內軟件外包企業在人才、質量管理、關鍵技能方面的瓶頸仍然突出,與美、日、印度等國家尚存較大差距。據悉,我國最大30家軟件企業中,只有7家獲得國際CMM4級或5級水平認證。
還有,我國軟件業自主創新能力尚不太強,核心技術受控于美、日等大國,外包軟件企業要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面臨壓力。
專家認為,中國軟件外包業急需做大做強,不斷提升自身的整體形象,形成強大的全球競爭力。
一是軟件外包企業要改變原有的粗放式的行業格局,著眼于中高端的研發業務,從產業鏈低端的單純客戶信息管理躍升到技術含量更高的業務流程外包、金融管理、電信創新等中高端服務,培育出具有國際知名度的中國軟件外包大型企業,從容面對國際市場的復雜競爭。
二是鼓勵大型跨國公司來我國設立研發、營銷等關鍵部門,培育獲得大型國際項目所必需的規模和技術。跨國公司如能在我國建設研發中心、營銷中心、公司總部,將帶來強大的知識外溢效應、產業集群效應,并帶動我國國際服務外包向更高層次發展,努力使我國成為世界級的先進外包中心。
三是積極開拓國內軟件市場的外包業務,避免一味依賴外需,減緩國外不利環境的沖擊。
除了實現上面的三大跨越,我國軟件外包企業還需在匯聚大量外包專業人才、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加大功夫,形成全球有美譽度有競爭力的中國外包品牌。
關注績優軟件個股
目前國內涉及軟件外包的上市公司有不少,可值得重點關注的上市公司有浙大網新、海隆軟件、東軟集團等。
在A股上市公司中,東軟居于國內軟件外包第一,主要是對日業務,其盈利的75%來自于軟件外包,上半年利潤或難看,但預計第三季度凈利將比上半年有一定增長;海隆軟件則只有軟件外包一項業務,占主營收入比例達到95%,業務集中依賴對日外包,預計今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比上年同期增長100-130%,股價受到較大支撐;浙大網新軟件外包國內列第7名,但對美外包第一,兼營對美、對日業務,其有27%的盈利來自于外包業務,其凈利潤上半年預計將大增4-6倍,業績亮麗。對于中國軟件、恒生電子和三維通信而言,軟件外包占全部業務的比重還較低。
A股經過幾個月時間的下降調整,軟件上市公司的個股估值已得到較為充分修復,估值已在歷史次低點,可提前重點潛伏”績優的軟件個股,或有不錯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