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發展迅速,目前已有相關企業近萬家,離岸外包收入逐年增長,從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加。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以各類服務外包產業園為基礎,以北京、上海、大連、成都等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為主力,服務外包產業全面發展的格局。
但是,在服務外包行業快速發展的時候,中國相關行業面臨著嚴重的財務風險。如:受發包企業的信譽、經營狀況、經營環境等因素制約,由發包企業和其具體項目所帶來的風險;由于各種原因而產生的人力培訓成本浪費、人力資本儲備過剩、人力資本短缺、員工中途終止服務及員工泄密所引發的風險;承接離岸外包業務的企業把外幣作為主要結算貨幣時,匯率變動帶來的直接影響;發包方經營策略的調整引起的項目服務內容調整給服務外包企業帶來的影響等。
針對這些風險,中國必須采取各種措施,努力規避財務風險,確保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
首先,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外包風險基金。離岸外包風險基金的建立可使服務外包企業對風險的防范制度化,利用較大的財務支持來應對發生的各種風險,避免陷入經營危機。同時,其建立也為處于起步階段的小型高風險高新技術服務外包企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保障。因此,政府要加大人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建立規范的外包風險基金,并建立專門的機構加以管理。
其次,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強化服務過程管理。第一,要建立專門的無形資產管理機構,通過管理充分發揮無形資產效益,保證客戶資源,促進服務外包企業健康發展。第二,加強人力資本管理,節約企業的人力成本開支,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增強服務外包企業的經濟效益。第三,加強對災備投資的管理。對企業發生的災備投資要進行可行性研究,研究其服務內容的外包市場前景,力爭擴大災備投資的服務客戶數量;科學預測災備投資的回收期,采用加速折舊的辦法盡早收回災備投資。
第三,建立風險防范機制,提高應對風險能力。一方面,針對服務外包企業無形資產存在環境及方式的特殊性,制定企業無形資產的管理制度,以加強對企業的無形資產及發包方無形資產的管理。另一方面,在組織實施項目的過程中,應注重拓寬企業資金籌集渠道,以保證企業資金的正常供應。
在第四屆全球外包大會即將召開之際,著名國際經濟學家、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執行主席鄭雄偉特別提醒,服務外包企業應加強對外匯資金的管理,遵守國家的外匯管理規定,關注外匯市場變化,對可能發生的外匯風險要根據匯率的變化情況進行科學的風險評估。同時注意發揮匯率的杠桿作用,平衡企業的外匯收支,對遠期外匯收支進行科學的預測以避免發生外匯損失。在進行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以辨別、評價、分析財務風險,提出合理的風險規避策略。(闕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