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消費和出口歷來被稱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保持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更需要不竭的動力和內在的驅動力。今年以來,濟南市克服了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帶來的嚴峻挑戰,按照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的總體思路,以開放商務”理念指導引領全市外經貿工作,瞄準國際市場調結構、著力工作創新轉變發展方式,全市外經貿發展增速加快、質量提升。
近十億美元外資彌補產業短板”
2011年,是濟南商貿流通業發展歷程中,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恒隆廣場、和諧廣場、華潤萬家等一批大體量、高檔次的城市綜合體相繼亮相,給濟南市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物質享受的同時,也為城市面貌和品位的提升增色不少。
這其中,因產業招商而注入的外來資金功不可沒。
于今年8月26日開業的濟南恒隆廣場,是濟南引進的、香港恒隆地產有限公司在山東的首個運營項目。項目位于濟南核心商業中心泉城路,經營面積超過17萬平方米,投資40億元人民幣。
濟南恒隆廣場不但因其獨到的建筑風格成了省城客廳泉城廣場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大批國際一線品牌也讓濟南市民大飽了眼福,如無印良品、女裝ESCADA等,還有不少餐飲和娛樂品牌,如代表國際最高水準的豪華影院PALACE(百麗宮)影院和Ole精品超市、韓國釜山料理、板長壽司、香港太興餐廳等。
不僅僅是恒隆廣場,來自馬來西亞的另一世界級零售業巨頭百盛百貨也將年底開業,而來自德國的麥德龍則正在濟南覓址;同時,樂購迅速開了兩家店,沃爾瑪也開了第二家店,并把區域中心總部建在了濟南。希爾頓、喜來登、香格里拉、星巴克、金錢豹等一批國際高端住宿餐飲企業也先后落戶濟南。
據統計,1~11月,濟南市投資額1億元以上,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批零貿易業重大項目共116個,總建筑面積873.25萬平方米,總投資額498.32億元,外來投資為這一產業的發展帶來了無限活力。
同樣的驚喜還體現在濟南的汽車產業發展上。
中國重汽(000951,股吧)一企獨大、零部件配套能力相對滯后,一直是濟南汽車行業的一個短板”。
多年來,濟南零部件生產企業在規模、工藝、配套技術、質量、成本等方面實力不強,高附加值的關鍵零部件少,本地配套率偏低,跟不上整車發展需要。
濟南市把汽車產業招商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著力點,今年以來,圍繞該市十二五”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規劃,先后在日本名古屋舉辦2011濟南(名古屋)汽車零部件產業推介會,德國商用車中國投資高層論壇,舉辦荷蘭、奧地利、瑞士、意大利、英國、德國等國家的汽車產業專題招商促進等活動。
今年5月,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陸汽車電子(濟南)有限公司建成投產,成為繼德國ZF公司、德國VOSS之后的又一家在濟南投資設廠為中國重汽配套生產汽車零部件的德國汽車零部件知名企業。
與此同時,韓國KPF株式會社、荷蘭安盧卡斯特公司、意大利艾德勒(濟南)機械有限公司等世界知名汽車配件公司相繼落戶。截至目前,以德國采埃孚、德國曼、大陸集團、必威斯成驊、英國鮑迪克、瑞士歐瑞康巴爾查斯、意大利艾德勒、比利時艾思柯等為代表的數十家世界知名汽車配件公司齊聚濟南,濟南汽車產業即將迎來又一個發展的春天。
據統計,濟南市前11個月新批外商投資項目79個,同比增長5.3%;合同外資額12.63億美元,同比增長45.6%;實際使用外資9.5億美元,同比增長48.4%。制造業、第三產業位居前列。
本土創造”智”闖世界百余國家
面對歐債危機”、美元升值和國內原材料上漲等不利因素的影響,濟南外貿企業加速推進產業升級,不斷優化出口產品結構,積極開拓新興市場,進出口總值在去年實現恢復性增長的基礎上,今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來自濟南商務局的消息稱,前11個月全市實現進出口總值95.52億美元,同比增長43.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7.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55.95億美元,同比增長55%,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3.6、全國平均增幅33.9;進口39.56億美元,同比增長29.2%。
值得一提的是,前11月,本土企業出口40.82億美元,同比增長66.6%,占全市出口比重的72.96%,其中:私營企業出口15.57億美元,同比增長48.2%,占全市出口比重的27.8%;三資企業出口15.13億美元,同比增長30.3%,占全市出口比重的27%。內資企業成了濟南外貿出口的主力軍。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需求依然不足,歐美兩大經濟體復蘇困難。同時國際經濟競爭更加激烈,既有來自發達國家的競爭,又有新興市場的競爭。外部需求下降與成本上升疊加在一起,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經營困境日益凸顯。
面對外貿出口的諸多不利因素,濟南市按照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要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提高外經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據了解,濟南市自2009年起每年增列1000萬元的外貿發展引導資金,用于鼓勵外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2010年以來,濟南市外貿企業在外貿發展資金的引導下,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今年1-11月份,全市出口的國家(地區)達181個,比上年新增11個;企業參加境外展會、境外市場考察人次連續兩年同期增幅均在20%以上,并培育出諸如省電建、重汽、濟鋼、玫德鑄造、省冶金等65家過千萬出口企業。
濟南市還著眼于國際品牌建設,以高端技術和高端市場為方向,準確調整產品和市場結構,實施了外貿6126”工程,加大了全市出口6大行業、10大市場、20大類商品和60家企業的監測和扶持力度,并突出抓好了鋼鐵制品、紡織服裝、化工醫藥、機電產品等傳統優勢產品出口,扶持了一批三自三高”企業做大做強,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不斷提高,出口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
前11月,全市機電產品出口39.02億美元,同比增長74.7%,占全市比重69.7%,高新技術產品出口5.11億美元,同比增長30%,占全市比重9.1%。
濟南市還通過對外工程的承包帶動相關機電設備出口。前11月,全市對外工程承包帶動出口15.92億美元,同比增長243.1%,占全市出口的28.5%。
企業海外淘金”躋身全省前列
在利比亞戰爭、日本海嘯和核泄漏等國際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濟南市企業海外淘金”不降反增、形勢喜人。來自濟南市商務局的數據表明,前11個月全市企業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34.4億美元,同比增長44.7%,居全省第一位;營業額19.5億美元,增長65%,居全省第二位;新批境外企業(機構)43家,協議投資額24088萬美元,同比增長65.1%。
濟南商務局負責人介紹說,預計全市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累計超過35億美元,同比增長1.8%,完成營業額21億美元,同比增長40%,外派勞務9000人,新批境外企業(機構)45家,同比增長50%。
今年以來,為應多國內外諸多不利形勢,濟南商務局首先從強化企業走出去”意識入手,組織企業參加了山東省商務廳、國稅局、地稅局等六部門組織的境外投資新政策說明會和重點項目對接會,組織部分企業參加迪拜政府投資推介會”、匈牙利投資環境說明會”等一系列活動,使企業增加了對有關國別投資政策的了解,提高了企業走出去”的信心和動力。
同時,濟南市商務局召開了重點企業外經工作座談會和部分重點境外企業座談會,針對企業的年度業務發展計劃和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行了預計、分析,加強了對省電建、中鐵十四局等重點企業重點在談項目的調度、跟蹤,加快了力諾集團、圣泉集團等有實力大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據了解,力諾集團已積極考察美國、加拿大、南非、印度、土耳其等海外市場,著手進行海外整體布局,拉開了實施海外再建力諾”海外發展戰略目標的序幕。
為鼓勵企業走出去”,濟南市設立了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專項扶持資金,主要對境外投資合作、境外承包工程和設計咨詢、對外勞務合作、境外中方人員意外保險、參與境外新興市場拓展、對外勞務合作服務平臺建設等六類走出去”進行鼓勵和支持,增強了企業的積極性。
濟南市走出去”企業在穩固原有市場的基礎上,新興市場不斷擴大。2009年全市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32.4億美元,印度市場所占比重高達94%,其他市場僅占6%。市場相對單一,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亞洲國家。2010年起,市商務局通過資金扶持、推進項目對接等方式,鼓勵、推動企業開拓新興承包工程市場。2010年,其他市場所占份額上升到15%。
今年1~11月,全市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34.4億美元,土耳其、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所占比重有了大幅提升:其中新簽對土耳其承包工程項目7個,合同額3.5億美元,占總合同額的10.2%;新簽非洲項目15個,合同額8.6億美元,占總合同額的25%;新簽拉丁美洲項目1個,合同額1.97億美元。占總合同額的6%。
值得一提的是,民營企業異軍突起、開拓國際市場的勢頭強勁。其中,源和電站工程有限公司繼上半年新簽3.7億美元印度電站項目后,7月份又成功簽訂土耳其EPC電站項目,不僅成為濟南市第一家開拓國際承包工程市場的民營企業,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家對外承包60萬千瓦以上大機組EPC項目的民營企業。
服務外包一枝獨秀離岸外包領跑全省
濟南服務外包一支獨秀,成為今年濟南外經貿發展的一大亮點。
濟南市商務局的數據表明,今年前11月,濟南市服務外包實現離岸外包執行額4.13億美元,同比增長110%,占到全省總額的47%,居全省第一位。
濟南商務局負責人介紹說,全年預計完成離岸外包執行額4.8億美元,同比增長110%;新增服務外包企業65家,其中新引進企業30家,微軟、微創、網新等微軟合作伙伴相繼落戶濟南,全市服務外包企業累計達到265家;培訓服務外包適用人才1.4萬人,實現服務外包人才就業6354人。
2006年12月,濟南市被國家商務部、科技部、信息產業部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是首批被認定的11個城市之一。2009年1月,該市又被國務院批準20個城市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市”之一,試點實行為期5年的一系列鼓勵和扶持政策,近年來服務外包增勢迅猛,成為外貿出口新的增長點。
特別是最近幾年,濟南市明確提出了充分發揮省會綜合優勢,把服務業打造成為我市的首位經濟。建設信息服務中心,打造服務外包基地”的目標。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已經成為濟南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引擎。
據了解,為了全面推動服務外包工作的開展,濟南成立了市服務外包工作領導小組;2007年出臺了《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意見》,設立每年2000萬元的服務外包財政專項扶持資金;2009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意見》,服務外包資金規模提高至1億元。
近年來,大批國際知名軟件企業紛紛在濟南布局,服務外包企業從2007年的11家發展到目前的265家。以軟件外包教父”NEC公司為代表的多家日資公司先后落戶齊魯軟件園,逐漸形成了對日軟件外包發展格局。
今年4月,濟南成功舉辦第四屆微軟(中國)軟件外包事業高峰論壇”,國內外頂級外包企業領袖齊聚濟南,簽署《濟南共識》;5月舉辦微軟創新(濟南分區)大賽,直接帶動了微軟、微創、網新等微軟合作伙伴相繼落戶我市;同時,濟南商務局積極推動日本NEC、日立和美國微軟在該市發包中心的建設,形成國外市場本地化”格局。浪潮世科、華信計算機等本土知名企業也迅速崛起,將外包服務范圍擴大到香港、東盟、北美等國家和地區。
今年11月,濟南又被國家工信部授予中國軟件名城”,成為國內第二家獲此榮譽的城市,更為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動力。
濟南商務局負責人介紹,該市還將以園區規劃建設為著力點推動服務外包發展。截至目前,總面積160萬平米的齊魯外包城”項目已經開工,西區大學科技園、西客站周邊軟件名城二期等園區建設和企業引進納入議事日程,15萬平米的銀荷大廈”企業已經陸續入住。
近日,濟南與微軟公司簽署了微軟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及認證合作備忘錄,濟南成為微軟在全球的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和國際認證合作的首家示范城市。濟南還計劃在未來3年培養10000名合格微軟軟件外包工程師,推動師創和浪潮等培訓機構擴大與高校合辦軟件外包專業,加快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和引進,為開展歐美外包業務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