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上旬,筆者有幸參加東莞市黨政代表團赴穗、佛、惠等兄弟城市參觀考察,學習他們在重大項目、重大發展平臺、重大科技專項、三舊”改造、科技產業園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通過學習考察,看到了差距,查找了不足,感到了壓力,進而變壓力為動力,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出新招、實招、狠招,力促經濟增速,做大規模總量,加快轉型升級,提高發展質量。此次考察之行,感受良多,其中最為深刻的是要擦亮東莞制造”品牌。
做深轉型升級文章
東莞制造”是飲譽國內外的城市名片,在新的形勢下,更要弘揚東莞制造”的優勢、強勢,助推東莞產業走向高端化,拉長延伸制造業產業鏈。具體要做到兩手抓”:一是抓增量優化,實施三重”帶動,推進產業高級化;二是抓存量提升,深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傳統產業科技化。
此次珠三角取經之行的首站佛山市南莊鎮的轉型經驗為我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樣本參考。南莊鎮是全國聞名的陶瓷生產第一鎮”,其陶瓷產業高峰時產量占全國的1/4。但美譽背后,南莊因集聚了大批高污染、高能耗企業,使城市環境難以為繼。為此,2007年,南莊啟動產業優化升級行動,關停整治污染大、能耗高企業1200多家,騰出8000畝土地,投資26億元打造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以大陶瓷”產業作為發展方向,著力培育陶瓷商貿、研發、機械、總部等經濟形態。目前,總部基地集聚了1100多家陶瓷營銷中心,南莊成為全國最大的陶瓷總部集中地和展示貿易中心。
南莊的綠色轉型之路為我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益的借鑒。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我市傳統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形成了虎門服裝、大朗毛織、厚街家具和鞋業、大嶺山家具、長安和橫瀝五金模具、茶山和道滘食品等擁有較高知名度的產業集群和專業鎮。我市要充分發揮傳統特色產業的基礎優勢,努力打造一批傳統特色產業總部基地,通過在基地內建設研發中心、中小企業孵化器、物流配送和銷售中心等方式,增強總部基地的集聚和輻射能力。與此同時,逐步把傳統制造業低端環節向外轉移,形成兩頭在內、中間在外”的產業格局,推動傳統產業專業鎮從單一的生產制造向總部經濟形態轉變,傳統產業企業從生產車間向擁有完整產業鏈的企業轉變,實現傳統產業從候鳥經濟”向榕樹經濟”轉型。
做大金融服務平臺
隨著我市轉變發展方式逐步邁入深水區,以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為主要內容的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推進。加快金融創新與科技、產業的深度融合,強化產業轉型升級的要素支撐,成為東莞實現高水平崛起的必然戰略。
在走金融科技產業融合之路方面,具有搶”的意識的佛山較東莞先走一步。2007年,面對企業轉型升級對金融服務的巨大需求,佛山市啟動了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的項目。經過四年來的招商建設,目前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已有50家企業進駐,其中有23家為私募創投機構,總投資150億元。以有力的金融服務為支撐,佛山南海區于2008年開始雄鷹計劃”,先后培育了伊利浦電器、志高空調、南方風電等一大批上市企業,引進了一汽大眾、奇美電子等一批龍頭企業,引資總額超1000億元,金融與科技為南海的產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佛山打造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的做法為我市提供了有益的啟示。我市應加強金融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打造成為全省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的示范區。可在松山湖選取一定區域打造金融創新園區,重點招引省內、外著名風險投資基金、私募基金、金融類公司等投資機構進駐,形成金融創新集聚。在此基礎上,建立每年更新的成長型企業名錄,通過建立獎勵資金或引導資金的方式,引導私募創投機構對名錄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同時,大力搭建金融科技產業對接平臺,推動金融資本與科技項目無縫對接,大力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擔保、融資租賃,促進金融、科技與產業的緊密結合,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做強服務外包產業
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價值鏈中原來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礎性、公共性、非核心性的業務流程剝離出來,外包給專業的服務提供商完成的經濟活動。從現代產業分工來看,服務外包已成為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市轉變發展方式的深入推進,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對服務外包的需求和服務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是我市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力。
廣州培育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經驗做法,為我市進一步推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廣州市高度重視現代服務業,通過制定出臺系列扶持措施,為其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為使服務外包產業更好地發展,廣州市把服務外包確定為其支柱產業,在各區建立專門的服務外包產業園,推動集聚式發展。2011年服務外包合同額超過200億元,廣州被認定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借鑒廣州經驗,我市要立足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大力培育發展服務外包產業。一是強化政府推動。要把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作為我市推進高水平崛起的重要內容加速推進。二是強化政策保障。加快制定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的相關政策和實施細則,為其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三是強化載體配套。可考慮在市屬四大園區選取特定區域建立專業化的服務外包工業園,推動服務外包企業的集聚發展。四是強化招商引資。把服務外包招商引資納入三重”工作內容,圍繞制造業引進一批配套服務外包企業,推動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相互融合、良性發展。
作者系時任中共東莞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研室主任,現任市人大常委、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