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鼓勵發展服務外包,建設若干服務外包基地, 進一步確立了服務外包產業的戰略地位, 為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十二五”時期,將成為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快速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新特征,服務外包企業要科學判斷、準確把握、提高服務能力、搶抓發展機遇。
首先,要更加關注國際市場的新變化。近年來,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繼續大幅增長,中國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中國擁有人力資源優勢,而且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完備,社會穩定、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離岸服務外包的承接地。當前,盡管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有所減弱,但回升向暖的基本態勢并沒有改變,國際客戶為維系競爭實力,把更多的業務,包括核心業務、高端業務進行離岸外包的速度繼續加快,這已經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產業發展態勢所證實。世界500強進入中國市場,也都希望在中國建立面對亞太地區的后臺共享中心,此外跨國機構、互聯網、云計算、第三方物流的興起,離岸業務呈現出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
其次,要更加關注離岸外包和在岸外包的協調發展。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和水平,推進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未來五年,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經濟結構轉型加快,科技教育整體水平提升,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為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金融、電信、制造業、電子商務、醫藥研發等領域內市場的釋放將日益加快。中國憑借自身的優勢和需求,有望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發包國, 外包企業要提前布局,盡早謀劃,開辟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新藍海。
第三, 要更加注重與客戶建立深層次的合作關系,要實現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高效益、高附加值。企業必須擺脫過去單純依靠人力資本優勢的接包模式,專注于技術研發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商務溝通能力的提升,進而實現綜合服務能力的躍升。在發達國家,接包發包的商業模式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最初的獨立結算,類似于計件的項目外包,逐步發展到項目長期合作,類似于按年結算的項目合作,從而發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互利共贏,幫助客戶創造價值的戰略型外包。這就要求企業提供令客戶滿意的全要素服務,提供從項目咨詢、方案設計到項目實施、運行維護的全產業鏈綜合服務。
第四, 要更加注重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最近,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這是從國家層面來講。對服務外包企業而言,文化同樣是企業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同樣是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同樣是企業長盛不衰的重要支撐。大學畢業生是服務外包企業的就業主體, 他們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富有激情和理想, 可塑性極強。服務外包企業要加強文化建設,以知識產權保護為核心,構建誠實守信的產業氛圍;以團結和諧為前提,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以干事創業為導向,營造奮發有為的工作環境。以此來凝聚年輕人的創造活力,激發他們的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培養員工良好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這樣企業才會有持續發展的光明前景,產業才會有更加輝煌的未來。
一直以來,中國秉承對外開放的原則,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截至2011年9月底,全國服務外包企業達到15417家,從業人員達到286.1萬人,離岸服務外包的合同執行金額達到145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了65.6%,已經超過去年和前年,預計2011年全年我國離岸服務外包的執行金額將超過200億美元。作為異軍突起的新興產業,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正日益成為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城市的競爭力、緩解就業壓力、倡導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新亮點。經過不懈努力,中國已具備較好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環境。首先是政策環境不斷優化,第二是高素質的人才供給充沛, 第三是離岸和在岸市場協調發展,第四是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互聯網用戶已經超過4.85億,互聯網的普及率攀升到36.2%,以3G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技術日益普及,此外中國社會大局穩定,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相信通過各級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國服務外包的前景將十分廣闊。
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今年年初服務外包座談會上指出,要一而再,再而三抓好各項政策的落實,加強各項政策對服務外包的帶動作用。為貫徹落實國家十二五”規劃和領導的指示,商務部服貿司今后的工作重點主要是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十二五”服務外包發展綱要即將發布,首先我們要加強輿論宣傳,多渠道、多虛實的開展宣講,提高全社會對服務外包規劃和產業的了解與關注,為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其次要統籌協調,加強對規劃綱要實施的領導,第三要完善社會監督,做好各項規劃任務和政策措施的督察工作,加大規劃的執行落實力度。
第二,要不斷創新和集成,繼續完善政策體系,加大69號和9號文件的落實力度,確保執行到位。密切關注當前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新態勢和新特點,及時應對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要做好國家級服務外包交易平臺的建設,重點打造服博會等國家級大型活動,鼓勵具備條件的示范城市舉辦專業性、特色性的服務外包會議、論壇和會展。
第三,要加快培養和引進服務外包人才,保持政策的延續性,繼續加強初級人才的培養,推進高校、企業、培訓機構共同構建多形式、多渠道的模式,總結江浙兩省依托本科院校的經驗,加強推廣、強化中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探索建立覆蓋全產業鏈的多層次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支持體系。
第四,要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層次和水平,在服務外包示范城市試點建立并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管理和運用服務,支持企業不斷改進內部安全體系,按照國際信息保密的規則,建立有效的數據安全機制,深入提升人力水平,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的經驗交流與合作。
第五, 要進一步加大國際市場的開拓力度,加強服務外包產業的基礎研究,發布更多高質量的研究報告,把握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的話語權。要引導企業走出去,建立境外營銷和交付中心,提高國際認知度,支持企業境外并購上市,與國際服務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要創新服務外包的境外投資促進工作,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中國服務的品牌。
第六, 要大力支持示范城市的發展,要會同各部門研究和完善示范城市的認定和評估方法,加強對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政策落實情況的督察,集成各部門的資金和優惠政策,落實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因地制宜, 形成各具特色的外包產業,避免同質化競爭,實現錯位發展。
作為國家級的示范城市, 杭州舉辦服務外包商務發展年會,搭建合作交流的平臺值得肯定。杭州強抓國際產業轉移、服務業大發展的機遇,服務外包企業迅速成長壯大、產業發展成就斐然,在21個國家服務外包示范當中名列前茅,成績的取得首先得益于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瞻遠矚、實實在在的政策支持,杭州服務外包產業勇于創新、富有特色,探索創建的服務外包人才培養的四位一體”模式,很多經驗都是全國的亮點。
在國家十二五”開局之年,杭州市組織本屆商務發展年會,以發現、轉型、應對、分享”為主題,共同研究當前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恰逢其時,意義重大。我們非常有信心地期待,杭州的服務外包產業取得新突破、開創新局面,繼續干在實處、走在前面。
(本文根據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司長周柳軍在第四屆杭州國際服務外包商務發展年會”上的致辭整理,題目為編者所加。)
來源:<中國服務外包>編輯:孫書信 彭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