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取得巨大成就,貿易大國地位逐步確立,質量效益不斷提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外貿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存在,因此,迫切需要提升對外貿易的效益。
近年來,我們堅持出口和進口并重,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并舉,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積極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努力優化貿易結構。2011年貨物進出口總額達3.64萬億美元,增長22.5%,其中,出口增長20.3%,進口增長24.9%,貿易順差進一步下降。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160億美元,服務業和中西部地區比重提高。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601億美元。積極參與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多邊雙邊經貿關系繼續深化。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我國依靠資源能源、勞動力等有形要素投入的傳統外貿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
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是推動貿易強國進程的戰略舉措。我國已是貿易大國,但大而不強。與世界貿易強國相比,我國外貿商品的質量、檔次、附加值還不高,企業研發、設計等核心競爭力還不強,行業協調能力和政府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制定的能力還不夠。要鞏固貿易大國地位、推動貿易強國進程,我國外貿發展方式必須進行戰略性轉變。
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穩定出口。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發達國家出現經濟失序、債務失控、決策失當的趨勢,下一步還會繼續發展,我們應冷靜觀察,不失時機地抓住機遇,特別是要發揮我國貿易大國的優勢,大力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繼續穩住出口方面在世界上的地位。穩出口,就要大力推進市場多元化。對歐美日這些國家的外貿,我們一定要保住市場,不能退出來,因為市場一旦退出再進入就比較困難。而市場多元化的關鍵之一,則是在出口方向上應大力推進包括非洲、中東、中亞、拉美、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發展。穩出口,就要推動出口結構升級,大力打造高科技含量和自主品牌商品。我們現在是外貿出口大國,但不是外貿出口強國,最主要的表現在我們是以數量,而不是以品牌、質量和創新來取勝。今后我們要培養自主品牌,靠創新、靠技術含量和品牌質量贏得市場認可,大力培育一批中國制造”同時也是中國創造”的有高科技含量的商品,這些商品再也不是以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而是真正以自主品牌和高科技含量為主的產品。穩出口,還要加快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我國勞動力和生產優勢還會保持一段時間,加工貿易還是出口的一個主要部分,不要輕易地放棄加工貿易的優勢,而是要采取積極措施,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一方面要實現加工貿易產業和產品結構升級,提高加工貿易產品技術含量,提高關鍵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另一方面要優化加工貿易區域布局,引導加工貿易梯度轉移,促進東、中、西部產業布局的合理調整。同時還要引導加工貿易向產業鏈高端發展,由單純加工向設計、研發、品牌、服務等內容延伸。
二是多方努力擴大進口。面對當前新形勢,我們要堅持進口和出口并重,把擴大進口和穩定出口結合起來,把積極擴大進口作為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從多方面加強和改進進口工作。一要擴大進口的國別。以前我們都是加大對發達國家的進口,多年來進口的都是發達國家的工業制成品,但是這部分進口目前已經逐漸減少了,同樣的產品領域也需要加大從發展中國家的進口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對新興國家和長期貿易逆差的發展中國家的進口,此外還要加大從最不發達國家的進口力度。二要擴大進口的領域。加大國內自主創新、科技創新進步所需要的進口,加大對戰略物資的進口,包括戰略儲備、能源、礦產、糧食等資源進口。另外,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在制定進口政策時也應考慮納入服務行業。三要擴大進口商品的品種。不僅僅是進口一般的日用消費品、生產資料、原材料,也要加大一些高端消費品的進口,適當進口奢侈品。
三是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對于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服務貿易發展面臨良好機遇,服務領域對外開放、吸引外資的潛在空間很大,服務出口大有可為,要把服務貿易作為轉變我國外貿發展方式的切入口,加快推進服務貿易發展。一要發揮我國高端人力資本豐富的優勢,開辟大學生就業新渠道。服務業的國際競爭比較優勢主要是技術、知識和管理。當前,國際服務貿易對象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加上蓬勃興起的跨境交付、境外消費等國際服務貿易業務,都為我國高端人力資本的利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就業吸納潛力。二要發展服務貿易為動力,促進我國外向型經濟可持續發展。要把承接國際服務外包作為擴大服務貿易的重點,鼓勵中國企業積極承接信息管理、數據處理、技術研發、工業設計等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堅定不移地推進服務領域對外開放,著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最終推動外向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三要轉變我國貿易發展模式、減少貿易摩擦。針對更加復雜的貿易摩擦,我們除了要積極應對以外,更要重視貿易結構和貿易政策的調整。要通過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擴大服務貿易比例、改善服務貿易結構來提高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的能力,這是切實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也是減少貿易摩擦的必由之路。(熊 立 趙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