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 十一五”至今,在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全面支持和培育下,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從無到有,迅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覆蓋領域逐步拓寬。如果我們對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做一個綜合的,定性分析描述,那么十一五”就是各類產業要素萌芽自生的基礎培育階段,而十二五”則是各要素協調互動,形成統一的服務外包產業生態系統的升級發展階段。打一個形象的比喻,十一五”產業發展的核心任務是補短板,而到了十二五”,產業發展的核心任務則是搭架構。
基于此,鼎韜認為,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將實現三個核心的轉變及發展趨勢,首先從以產業要素培養為主的內生式發展向以各要素協同發展,構建生態系統為主的外延式發展轉變;第二是從以政府為主力的政策導向式發展向市場導向式發展轉變;最后是從以自由成長為核心的自生式發展到以投融資潮流為核心的整合式發展轉變。
十一五”期間,我國全面推進服務外包產業基礎設施及服務體系的建設,推動整體產業環境的不斷優化和成熟,在這樣的綜合環境下,服務外包領域內的各個產業要素紛紛萌芽并快速成長,尤其是服務外包企業在規模、人員、資質認證、業務結構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提升。目前,整體產業初步形成了以接包商和發包商為兩極,以政府和咨詢機構為引導,以第三方平臺為核心支撐,包含認證、會展、培訓和行業組織等行業服務機構的基本架構,為十二五”期間整體產業生態系統的完善構建了一定的基礎。
鼎韜認為,成熟的服務外包產業生態系統應該是以市場為核心導向,以服務外包企業為主體,以豐沛的人力資源供應和完善的行業服務為支持,由政府提供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環境優化保障,各個產業環節無縫對接,協調發展的綜合體系。通過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應該起產業支持作用的政府和園區是我國目前最為成熟的產業要素,而作為產業核心要素的市場處于相對弱勢,同時行業服務機構目前在數量上、規模上以及專業性等方面均不夠成熟,包括服務外包企業的專業服務能力盡管近年來快速提升,但是橫向對標全球市場標準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從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以及協同發展的角度,為了順利實現內生式發展到外延式發展的轉變,十二五”期間我國產業發展的核心任務首先是強化市場的重要地位和引導作用,其次是提升外包企業的業務能力,同時加強服務機構,尤其是同市場以及發包商等要素密切相關的行業咨詢機構及第三方交易平臺的培育,從而通過整體產業鏈各相關機構的培育,充分發揮其職能及影響力,推動整體服務外包產業的協調發展。
而這種轉移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于目前產業的核心引導要素,也就是政策體系的變革來實現。
十一五”期間,我國形成了以城市和園區為載體、以外包企業為落腳點、以產業政策為核心抓手的產業推動體系及發展路徑。這種政策驅動首先來自中央政府到城市再到園區的自上而下的推動。依據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初級階段產業趨勢及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十一五”期間的產業政策以鼓勵離岸、降低成本、培養人才等為著力點,綱舉目張的帶動各項產業推動措施的落實,有效拉動了整體產業的快速起步和產業集聚。
另外,我國十一五”期間政策體系的另一個主要特征就是各項服務優惠政策均將落腳點放在了服務外包企業身上,這與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自身特征也是相符的。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剛剛起步,產業體系還相對并不完善,主要以服務外包企業為主,而產業鏈的其他環節如發包商、培訓機構、咨詢機構、行業組織等均處于相對缺失的狀態,因此其相應的職責,如人才培訓等也都落到外包企業頭上,無疑加重了企業負擔。產業政策的有力扶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外包企業的高壓運營”,為產業鏈的完善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經過十一五”期間的發展,目前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內外環境以及自身特征都已有了很大的不同。這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產業的發展已經從鋪面”過渡到了做精、做深”,整體產業的核心任務也從產業要素培育過渡到整體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因此,無論從產業發展的需求還是政府投入的角度,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政策體系都面臨改革的迫切需求,包括從鼓勵離岸向在岸轉移,鼓勵接包向鼓勵發包轉移,從單純降低成本向鼓勵企業創新、高端人才升級等方向轉移,同時拓寬政策覆蓋范圍,將培訓機構、公共平臺、行業組織等第三方機構納入支持體系,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和 扶持”作用,通過政策迅速推動市場的快速開發與成熟,第三方行業服務機構的發展,從而順利實現從政策導向式發展向市場導向式發展的轉變。
不同于印度等國單純依靠離岸市場發展的路徑,隨著我國內需市場的不斷增長,對于整體產業的發展也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鼎韜認為,沒有內需市場,就沒有產業的真正發展 。
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中國本土企業能釋放的外包”市場潛力十足,2011年我國領軍型企業來自本土買家的業務額增長了約19%,此外像IBM、埃森哲這樣的跨國公司同樣也承接了很多國內的發包,這些都說明國內發包量正變得越來越大。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本土買家市場容量在600—700億美元,但是真正釋放出來的需求僅有60—70億美元,預計到2015年以后,將上升到280億到320億美元的規模。從行業領域來看,目前內需市場主要以自于金融、電信和政府發包為主導,未來隨著龐大的傳統制造業釋放出更大的外包需求,以及醫藥外包、電商外包等新興行業的加入,內需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成為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主導市場。因此,如何鼓勵內需市場的全面爆發,是推動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從政策導向式向市場導向式發展的關鍵之一。
在離岸市場發展方面,我們過去依靠的主要是人力成本套利。而近年來,隨著我國勞動人員工資的不斷上漲、人民幣持續升值,我國人力成本優勢正在迅速消失,從而迫使我國離岸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必須擺脫目前的成本導向發展模式,破解產業發展低端宿命,向價值鏈中高端實現戰略轉型。因此,十二五”期間我國離岸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全面提升我國服務外包企業獲得國際訂單的能力。
經過十一五”的累積,目前我國不同規模的服務外包企業均面臨其自身升級發展的臨界點和瓶頸,在參與國際競爭方面面臨規模擴不了,市場打不開,技術上不去,服務提不起等幾個核心問題。為了有效整合業務、快速擴張、搶占市場先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提升核心競爭力,并購無疑成為一劑良藥。通過并購,企業可以直接購買和整合并購對象的市場資源、人才團隊和技術能力,快速完善自身業務線和產品線,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合理分配利用資源、降低總體成本和增加營收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和拿單能力。近年來,業內不乏諸多成功的收購案例,如畢馬威收購了外包咨詢服務商EquaTerra,從而拓展了其全球的咨詢服務業務;文思收購Bright,加強了其國內的技術能力;華勝天成收購i-Sprint,提升了其云計算”技術能力并向國際化市場進行拓展;東軟通過收購望海康信進入醫療信息化領域,提供醫療IT全面解決方案。不過同時,鼎韜也慎重的提醒各服務外包企業,并購自身存在的風險性也不容忽視,尤其是針對風險較大的海外并購來說,企業文化融合、知識產權保護、企業合同管理、勞資糾紛風險、政治環境等等都是需要企業重點考量的要素。
除了企業自身能力的提升,我國服務外包產業還面臨著一個巨大的產業機遇,即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的興起。作為IT行業的第四次革命,云計算從外包模式、人才結構、治理關系、成本和規模等各個角度對傳統服務外包產業體系及市場格局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并引起服務外包產業鏈上的再一次利益劃分。我們相信,同日本利用第三次工業革命迅速成長成為全球領先的經濟體的發展路徑類似,如果我國能夠充分利用云計算革命的契機,完全可能實現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和提升,云計算之于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的意義不下于千年蟲在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史中的地位。然而二者也略有不同。千年蟲事件發生之時,全球服務外包產業市場結構單一,在沒有其他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可以說是印度獨家的歷史機遇,通過他印度完成了產業的初級積累,在之后的數年發展中逐步實現產業的升級和繁榮。而目前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競爭激烈,云計算為所有的國家提供了一個公平的,都可以參與的機遇平臺,同時,云計算為服務外包產業帶來的也不是初級低端業務的積累,而是產業向高端升級發展的機遇,從而增強了我國產業發展的急迫性以及難度。因此,鼓勵企業加強對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應用,是提升企業全球業務能力,推動產業鏈升級的關鍵之一。
在面臨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也面臨著一個潛在危機。隨著第一批在十一五”期間成長起來的服務外包企業走向全球,完成自身的規模化發展和綜合競爭力的升級成為國際級企業,我國整體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面臨企業斷層的潛在危機。因此,為了推動產業的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前瞻性的采用相關策略,加強產業后續力量,即第二梯隊企業的培養。在廣大的中小企業中,選取具有一定產業特色以及專長領域的,高成長性的創業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和支持。
十一五”期間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自由增長。這一特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兩個原因。第一,十一五”期間我國服務外包企業均處于成長階段,能力和規模有限,客觀上不具備整合產業的能力;第二,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十一五”的產業發展的重心是整體產業環境的構建,政府對所有的外包企業進行培育和支持,對于獲得支持的服務外包企業的業務發展方向和目標等并不會介入或者有所要求,任其自由發展和成長。
但是伴隨著服務外包產業的不斷成熟和潛力釋放,我國一批優秀的服務外包企業快速發展成為行業領軍企業,能力、經驗以及品牌等各方面均有了較大的提升,在各自的領域也初步建立了其主導地位,具備了整合產業的能力和愿望,推動了產業整合趨勢的出現。同時產業的迅速發展也吸引了眾多私募基金進入該領域,僅是電子商務外包行業2011年至今就已披露了13起電商外包企業融資案例,其中已披露金額的獲資最高為1000萬美元。而不同于政府層面的支持形式,私募基金主要是針對最具投資潛力的服務外包細分領域以及具有較高成長力的服務外包企業,通過資本運作整合產業,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從而進一步加快產業整合的發展趨勢。所以,鼎韜預計在私募基金的主導下,我國十二五”期間將完成服務外包產業的第一輪產業整合,這些整合將首先出現在金融外包、電子商務外包、第三方交易平臺、呼叫中心和生物醫藥外包等幾個領域。
在內生式發展到外延式發展、政策導向到市場導向、自生到整合三個核心發展趨勢下,我國十二五”期間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分別是內需市場、整合、價值驅動、市場導向、產業、生態系統以及云外包。鼎韜建議我國各級政府、城市和園區、以及企業等圍繞這些趨勢,緊緊抓住產業核心要素,針對自身特征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實現綜合競爭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