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法律糾紛找誰去?老年人獨居無人照顧怎么辦?……面對公共服務產品供給不足”這一社會建設的重要課題,鼓樓區大膽創新,秉承有限政府、無限服務”理念,將外包模式引入居家養老服務領域,公共服務外包”改革應時而生,有效激發社會活力、擴大公眾參與、促進幸福城區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實施的公共服務外包項目28項,涉及13個部門,2011年度服務外包資金總額達4000多萬元。
政府公共服務外包,是指以政府機關或部門作為發包方,將原來由政府直接舉辦的、為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務的事項,承包或委托給具備條件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以下統稱承包商)履行,并支付相應報酬的民事法律行為。
2003年5月,鼓樓區在全國率先創建居家養老服務網”,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與民營養老機構展開合作,免費為孤寡、獨居老人和困難老人家庭提供照應起居、買菜做飯等生活照料服務。目前居家養老服務網”服務老人達5500人(戶).2004年6月,鼓樓區出資創辦了96180生活服務求助熱線。全市近400家相關服務企業依托96180熱線,提供家政等100多項服務資源。2005年,鼓樓區成功運作民營金康老年護理中心租房項目,以招投標方式吸引民營養老機構參與,中標的機構可獲得無償使用權。短短幾年的發展,全區養老床位總數已從2003年的190多張增至2368張,提前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目標。2008年8月,鼓樓區拿出6家農貿市場進行試點。將市場門前及周邊地區管理托管”給物業管理公司,運行以來,農貿市場門前及周邊管理由難點”變成亮點”。
政府購買、委托、評估、認證社會組織服務,建立新型的政社合作互動關系,是實現政府職能轉變,推進公共服務創新的基礎。有人這樣算過賬:在外包”模式下,財政花200萬元支付給民營養老機構,可為2000名老年人解決養老難題,這就等于建起一個沒有圍墻的2000張床位的養老福利機構。若按當前長三角地區的行情,在南京建設福利機構每床位造價約25萬元,以此推算需總造價約5億元。而把這5億元用于購買服務,支付每年200萬元居家養老服務經費,至少可用250年……
在公共服務外包過程中,鼓樓區政府職能悄然實現了兩個轉變:一是錯位”的政府職能重新定位”,做到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二是缺位”的政府職能終于到位”,不該政府管的政府不能無限兜底,但是政府應該做的就一定要做好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