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第一屆黑龍江省現代信息服務業創新發展高層論壇,暨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研討大會在哈爾濱隆重舉行。本次論壇以云計算助推現代信息服務業創新發展為主題,邀業內眾多專家對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技術發展和成果進行熱烈研討,并推動云計算這一新興信息技術產業的成長。同時通過本次大會平臺,實現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間的商業合作,加速當地云計算產業的落地,促進現代信息服務業集群的發展。原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省長王憲魁、商務部部長助理房愛卿、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魏茂洪等出席了本次會議。
促進老工業基地轉型
快速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是國家的重大戰略之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重要推手,將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云計算正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并已被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
周子學表示,在十二五”時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著力推進云計算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加強云計算技術標準和安全管理規范體系的建設,加快云計算服務中心建設,繼續開展云計算服務模式創新發展的試點示范工作,營造良好環境,推進產業發展。
研究報告顯示,云計算有望成為繼大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第四次IT產業革命,同時在2012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超過600億元人民幣(下同),到十二五”末,云計算產業鏈規模將可達到1萬億元。
繼北京、上海、無錫、杭州、深圳等城市搶跑云計算產業之后,黑龍江省政府也把發展云計算作為推進現代信息服務業的重要舉措,積極引導云計算產業,并以此推動黑龍江省作為我國重要老工業基地的戰略轉型。
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和引領作用。誰率先發展信息服務業,誰就能在發展中搶占制高點,就能在優化經濟結構、轉變方式上贏得主動權。”王憲魁表示。
三市聯動助推云計算
發展云計算,黑龍江省具有天然的地理和自然優勢。黑龍江省地處北緯40~50度,是全球云計算中心設立的黃金緯度,這里年平均氣溫低至3.5攝氏度,因此每年至少有6個月以上時間可通過冷空氣直接對云計算中心制冷,節約空調耗電50%左右。此外,在地質結構、水力資源、電力資源、人力資源等方面,黑龍江省也具有優勢。
從2009年底提出打造云產業基地”到現在,黑龍江省已初步建立了哈爾濱經濟開發區中國云谷”、哈爾濱高新技術開發區北方智谷”、大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凌云港”和黑河市新曙光基地”等重點項目。
哈爾濱市中國云谷”項目將通過建設哈南工業新城和科技創新城兩個產業集聚區來推進。其中哈南工業新城將重點發展云計算及相關物聯網、軟件外包、新媒體等,科技創新城則重點發展基礎網絡運營、云呼叫中心等。
大慶市啟動了凌云計劃”,著力打造一個5平方公里的凌云港”,構筑云計算和物聯網兩大產業鏈條,形成聯想科技城等三大核心業務區,重點發展云計算數據中心及運營服務、物聯網專業運營及服務、面向云計算和物聯網的設備制造與軟件開發、面向云計算和物聯網的技術服務共四大領域。
黑河市將重點放在云計算數據中心領域,并已全方位地展開招商引資工作,以期將黑河市建設成我國北方區域性的互聯網數據中心。
黑龍江省、市、區各級政府在稅收、土地、融資、人才以及產業配套服務等方面均提供了扶持,在本次大會期間,便有黑龍江省政府與騰訊、哈爾濱市政府及大唐移動等就11項商務合作成功簽約。
300家企業入駐云谷”
對于云計算產業而言,在如今的市場競爭中,無論是運營商、IT廠商,還是電信設備商都希望能在云計算的盛宴中分得一份羹。在國外,云計算的發展主要由企業推動,其需求、商業模式明確;在國內,云計算仍主要由政府推進,那么企業應該怎樣落地政府的云計算項目,如何確實推動云計算發展?
這些問題已經成為真正實現現代化信息服務業的挑戰,產業鏈各環節也在著力解決上述問題。以三大運營為例,他們均在黑龍江省部署相關云建設項目,希望借助網絡及運營的優勢,一方面積極推動內部應用云化,一方面對外提供云服務。具體來看,目前運營商重點集中于數據中心建設,同時也推出了針對政務系統的相關云服務。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要企業代表,思特奇幫助黑龍江省搭建了基于云計算的創新產業鏈平臺,以便更多的企業能夠加入進去,共同拓展云計算產業鏈。同時思特奇在中國云谷”建設了云計算運營中心、物聯網研發基地,并結合自身軟件產品和云平臺建設及運營經驗,提供面向物聯網、融合通信、位置服務、家庭信息化以及中小企業信息化的五類行業應用。
據悉,僅在中國云谷”,目前已有300家企業入駐,這為黑龍江省探索現代信息服務產業提供了堅實基礎。
高層觀點:
吳基傳:云計算推動電子信息與軟件業變革
現階段,業界對云計算還未形成統一概念,但可以這樣理解,云計算是一個基于互聯網的、大眾參與的計算模式,也是一種服務模式和一種應用模式。其計算的資源包括了計算能力、服務能力和存儲能力,可以動態、可伸縮并以虛擬化服務的形式提供信息服務。云計算就是以網絡互聯方式對大量資源進行統一管理調度,從而構成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按需提供資源的網絡。
隨著云計算的概念和應用不斷走向深化,基于云計算的應用服務對一系列相關的產業組織結構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可以總結為以下兩點。
第一,云計算促成了電子信息產業鏈的重大轉型。
云計算所產生的影響已經覆蓋到了整個電子信息產業。而且,云計算技術還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它對于所有信息商的產業結構和運營模式都產生了巨大震動。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華為、中興等在內的通信類產業群體也都在云計算浪潮的推動下,開始了轉型云計算的策略研究與規劃,并紛紛將自己的核心產品朝云計算方向靠攏??梢哉f,當下信息技術發展的重心已經從關注PC計算能力、應用軟件單機方式逐漸向按需服務的協同方式轉變,而這種轉變無疑是歷史性的。
第二,軟件業結構面臨產業調整。
IT廠商和運營商紛紛向基于內容的云計算服務轉移,同時終端設備種類的豐富也要求嵌入式軟件更加個性化和柔性化,因此,軟件產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原來產品式的軟件服務已經不再適用,云計算的深入發展造就了以服務帶產品”的模式。也就是說,在過去,軟件的生長方式都是以產品帶服務,但云的核心是服務,因此云計算的出現將帶動軟件業朝著以服務帶生產”的方向過渡。
當前國家正處在變革發展時期,相關產業都在整合與調整,在重新洗牌的過程中,不管是軟件開發商、資源提供商,還是網絡運營商,一方面需要認清現實情況和所面臨的挑戰,同時也需要政府在宏觀層面給予一定程度的指導和規劃,推動相關產業和企業踏踏實實地將云計算付諸實踐,而不是將云計算視為炒作的概念。
靳東濱: 打造綜合信息服務云 寬網建設為先
云計算帶來了三類革命,首先是技術革命,通過虛擬化、動態資源分配、彈性計算和資源共享,改變了當前信息技術的使用模式;其次是商業模式革命,從購買產品轉為購買服務,尤其是從一次采購轉為按需服務;最后是產業革命,2011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達到470億美元,2020年將增至2410億美元,由此帶動全球信息產業發展。
云計算具備的巨大能量,源于它定位服務”的理念。而作為服務,云計算勢必將具備眾多的業務名稱,中國電信基于此延續了天翼品牌,打造出了天翼云”業務品牌。在2009年啟動了天翼云”計劃,深入探索云計算,并從研、管、專三個層面研究云技術,比如虛擬結構、共性存儲等,如今中國電信的天翼云”已經具備了眾多的業務和應用。
論及中國電信發展云計算的出發點,我認為,首先是基于客戶需求和企業戰略,根據信息化的發展路徑,運營商必需要轉型,而方向之一就是做智能管道。內容提供者和參與者在不斷升級應用和運行速度,愈加豐富的終端也需要協同適配,同時信息的爆炸式發展也與本地容量產生了矛盾,這些需求都在呼喚更好、更新的技術和服務加以配合。云計算正好從IaaS、PaaS和SaaS三個層面對應了以上這些客戶需求,契合了電信運營商的發展戰略。
而最終,中國電信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寬帶網與云計算相結合的綜合信息服務云。
這其中,寬帶網絡也是綜合信息服務云的基礎組成,中國電信將依托于光網城市和無線網絡建設,在未來3到5年在國內所有城市實現20~100M的寬帶接入;而目前,天翼3G網絡已經覆蓋了342個城市和近90%的鄉鎮,并且在一些極限地域如高原、海島、高鐵等環境下也具備了信號覆蓋能力。
同時,中國電信還根據云計算的基礎架構,創新性地提出了云計算的服務架構,并劃分出四個層面:底層是支撐云應用的寬帶網絡;第二層是云的數據中心,實現資源共享,提供云存儲能力;第三層是建立平臺供開發使用;第四層則重在推進應用。
吳飛舟:聚合開放是現代服務業的競爭核心
現代科技與管理理念的革新,使得服務業在支持和信息的構成上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對于傳統服務業而言,不斷發展的商業模式與服務模式成為其在原有基礎上探索ICT技術和應用的兩大驅動力,現代服務業概念也由此誕生。
應該說,現代信息服務業包含了眾多ICT技術,如云計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呈現出泛在化、虛擬化、移動化、聯通化的行業特征。在ICT技術的運用中,互聯網將大量可擴展的IT相關服務提供給各類客戶,并通過基礎云、服務云、業務云這三個領域進行資源整合及能力分裝,以支持不同業務的開展。
從發展趨勢上看,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和提升的重要手段,與原來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相比,現代服務業的確能夠產生很好的高新技術附加值,并朝著網絡化、專業化、綜合化和全球化的高效方式發展。
不過現階段,如何從傳統產業升級至現代服務業,仍是我們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對此,思特奇認為,在技術上,信息網絡技術和融合性技術應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構成;從合作角度,聚合開放的服務模式也日益成為現代服務業的競爭核心。就當下國內發展情況而言,精細服務、區域協調、商業數據服務、經濟資源整合應是各地方打造現代服務業的四大關鍵因素。
在實際運作中,需要系統管理、市場管理、業務管理的協調發展,共同支撐傳統服務業轉型現代服務業。目前,一些運用ICT技術向現代服務業成功轉型的案例已經出現,比如電子商務、傳統運輸業、現代物流業等。
思特奇希望能夠以開發共贏”的思路,聯合產業鏈中不同成員,實現對現代服務業的合作創新,這其中不僅僅是對資源的開放,還有合作中對能力的開放。在此過程中,思特奇也將積極聯合應用提供商、產品能力提供商和集成商,結合各種工具搭建資源中心,將能力開放到應用,對產業鏈上各價值環節進行集中、完整的展示,利用云計算技術為現代服務業搭建起開放、合作、共贏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