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趨勢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先進經濟體發展陷入困境,全球經濟低速增長,雖然隨著各國經濟刺激政策的不斷出臺,先進經濟體增長動力增強,但是全球金融危機的遺留問題如債務積壓、高失業率等尚未解決,經濟前景依然不明朗。根據國際貨幣經濟組織的預測世界經濟仿佛走在平衡木上,…陷入平庸增長態勢”。未來,受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服務外包需求市場增長緩慢,但是隨著服務業和服務貿易成為推動經濟復蘇的新動力,服務外包供給市場熱情高漲。下一階段,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步入調整期,呈現如下趨勢:
服務外包從成本驅動向價值導向轉移,服務外包價值逐步提升。尋找低價勞動力是服務外包最原始的訴求也將是永恒的主題,然而隨著服務專業性的提升,服務外包的訴求逐漸多元化,開拓市場、提高效率、緩解資本壓力、提升技術水平、降低運營風險、探索轉型發展等成為企業發包的重要考量因素,服務外包的價值逐漸提升。未來,服務外包領域的長期、深度的戰略合作模式有望增加。
國際貿易依存度提高,國際服務外包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國際貿易在經濟中的作用日益增強,企業生產對國際市場資源依存度提升,未來國際貿易增長將領先全球經濟,回復到危機前水平,特別是隨著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貿易談判進程加速啟動,服務貿易必將成為增長新引擎。其中,以科技引領、模式創新為特點的國際服務外包有望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信息技術推動服務外包需求變革,ITO長期占據主導,并將迎來新一輪增長。以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加速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基于信息化、互聯化的新興商業模式正在重新構建。伴隨著終端用戶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日益普及,無論是傳統工業、金融業還是醫療、教育等領域都在發生變化。有別于以往,這一輪變革顛覆性強、快速、緊迫,服務外包需求方更傾向于借助第三方專業服務商的力量重新布局,ITO業務必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發展中國家紛紛重視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的發展,接包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金融危機后,全球眾多國家都走上了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發展服務業和服務貿易成為服務經濟時代的共同選擇,發展中國家也是如此,特別是印度的成功,為更多的國家樹立了典范,圍繞服務外包的競爭更加激烈。受成本攀升影響,全球兩大服務外包承接地印度和中國在承接服務外包轉移方面的成本優勢開始減弱,離岸市場發展增速出現下滑,轉向探索新的增長點,而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服務外包產業憑借其低成本優勢正在加速崛起,產業成長迅速。
服務外包企業競爭梯隊將保持不變,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或將打破現有格局。在服務外包企業國際競爭力排名中,位于前列的多為歐美及印度領軍企業,預計這一競爭梯隊將保持不變。雖然近些年中國服務外包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在不斷攀升,但是達到世界第一陣營還需要較長時間。另外,隨著以互聯網企業為主導的跨界融合不斷滲透,服務外包合作模式日益成熟,傳統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有望加入到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中,并成為發展主力。
云計算驅動服務外包模式創新,提高服務效率。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內部應用和基礎設施轉移到云端,各個系統從企業數據中心向單一公有云提供商轉移,未來云計算的架構趨于簡單,云計算的安全解決方案趨于成熟,基于云計算的服務模式被廣泛認可,傳統服務外包也將會大量采用云端交付模式,交付模式的創新有助于服務效率的大幅提升。
二、中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趨勢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在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度增長,經濟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為適應我國經濟新常態”發展,國家對服務外包產業提出了更高的期許,2014年底《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國發[2014]67號)出臺,服務外包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但不能回避的是面對國際經濟的緩慢復蘇及國內商務成本的不斷攀升,服務外包產業增速下滑,企業在不斷尋求轉型之道,我國服務外包產業也開始步入常態化發展階段,主要呈現如下趨勢:
產業規模持續穩定增長,從規模擴張向量質并舉發展。未來,雖然全球經濟復蘇依然緩慢,國內成本上升趨勢不可逆,但是隨著服務經濟時代的到來,服務業及服務貿易的發展必然成為全球經濟轉型的重要選擇,而借助服務外包這一高科技含量、高智力集聚的新興領域來撬動服務業升級,帶動服務貿易發展已經得到國家政府的高度重視。在政府的重視、市場的需要、技術的蓬勃發展的帶動下,我國服務外包產業仍將持續穩定增長,增速有望長期持續在25%左右,且從規模擴張向量質并舉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在橫向上向研發、金融、政府服務等更多領域拓展,在縱向上向處于外包產業價值鏈高端的行業解決方案或者高端技術服務的方向轉變提升。工業4.0時代,制造業服務需求有望井噴”。有數據顯示,在美國,制造與服務融合的企業占制造業總數比例約為58%,而在中國這一比例僅僅只是2.2%。進入工業4.0時代,制造業服務將被智能服務這一新型模式所主導,其中智能服務信息化系統是發展關鍵,依靠數據監控、分析、挖掘提供主動服務成為主要內容。當前我國政府提出開展工業4.0”合作,意味著中國制造業企業需要有跨越式的發展思路及發展能力,尋找外部專業團隊將成為行之有效的決策之一,未來我國的制造業服務需求有望出現井噴”式發展。
新一輪信息技術的影響從ITO向BPO、KPO延伸。以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創造了機遇,其中影響較大、首先發力的是ITO領域。為了順應新技術的變化趨勢,ITO在技術手段、業務模式上主動靠攏。而隨著這些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滲透融合的加速,BPO、KPO領域逐漸開始獲利,如藥明康德推出首款針對小分子化學定制合成服務的移動應用APP掌上化學”;阿里云計算和中南卡通開展動漫云”的研發。
核心業務環節外包需求增加,服務外包業務附加值提升。服務外包的內容早已不再局限于非核心業務環節,核心業務環節的外包活動日益增多,而其中高附加值的知識流程外包與提供商業解決方案的業務流程外包占比日益增大。另外,根據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的數據監測,2014年我國500萬美元以上的離岸大額合同簽約數量增加15%,200萬美元以上在岸大額合同簽約數量增加23.4%,企業承接大額合同的能力在提升,未來這一態勢將會持續延續。
國內外市場政策環境良好,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同步發展。從2006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起步起,離岸服務外包就成為關注的重點,政策措施也更多地集中在離岸服務外包領域。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務院陸續出臺了健康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現代保險服務業、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等產業發展指導意見,鼓勵和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未來在政府采購服務的帶動下,在岸服務外包市場將迎來新一輪增長。同時,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國家金融支持企業走出去”政策的提出,也為服務外包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創造了更為良好的條件。服務外包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將并舉同步發展。
區域布局逐漸優化,產業集群區差異化競爭。在政府、企業多方面努力下,適應市場變化,這些年服務外包產業梯度轉移一直在路上。2015年,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持續推進,互聯互通將成為起步之舉,部分中西部省市區由內陸”變前沿”,開放發展加速,基礎設施、人才集聚、資金匯集等各方面全面升級,承接服務外包轉移的優勢再次提升。此外,《服務外包產業重點領域指導目錄》的醞釀出臺也將成為通盤考慮服務外包產業全局發展的重要依據,國發[2014]67號文對產業集聚區科學布局提出了明確要求。未來,特色差異化競爭成為發展必然,區域協調發展的良性格局將逐漸形成。
服務外包企業類型更加豐富,競爭愈發激烈。在我國從事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專業的服務提供商,二是產品與服務共營企業,三是以產品生產為主的企業,其中專業的服務提供商占多數。近些年,隨著服務外包與垂直行業的合作加深,一些傳統的互聯網企業、科技企業甚至制造企業開始以戰略合作的模式進入服務外包領域,并逐漸發展壯大。戰略合作的模式一方面形成利益共贏體,有助于提升效率;另一方面規避信息安全風險,有助于延伸業務鏈條。未來傳統企業將更多以這種模式進入服務外包領域,企業間競爭愈發激烈。
服務外包產業創業熱潮開啟,以創業帶動就業。服務外包輕資產、智力投入為主的特色,是非常符合大學生創業的領域。在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下,2015年服務外包產業有望掀起創業熱潮,進入創業窗口期。特別是隨著服務外包孵化環境的成熟,多元化、市場化、全鏈條化、多樣化運行的創業孵化體系建立,創業孵化功能區遍地開花,全方位的服務體系為創業成功提供了保障。以創業帶動就業,服務外包產業有望吸引一批中高端人才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