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服務外包企業個頭小,經驗少,面對歐美來的大訂單,常常難以接招。商報記者昨日從2013重慶渝中國際服務外包項目對接會”上獲悉,為改變這種狀況,渝中區欲打造一個服務外包產業聚集園區,園區內的企業將可抱團”接下歐美大額訂單。
歐美企業帶來800萬美元訂單
此次共有7家外資企業來渝,帶來了800萬美元的訂單。”昨日,渝中區信息服務外包發展中心主任汪方龍介紹,參加項目對接會的企業全部來自歐美國家,其業務范圍包括軟件開發應用、網銀網站設計、醫藥測試等領域,其中還包括世界500強企業通用電氣。
商報記者從對接會上了解到,昨日共有20家渝企與7家外資企業進行對接。截至發稿時,世界互聯網數據有限公司、CING兩家已與重慶亞泰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比侖科技有限公司簽下百萬美元的服務外包訂單。
產業結構單一難咽”大單
昨日,市外經貿委副主任何為在對接會上表示,2008年,重慶開展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僅30多家,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不足100萬美元。但截至2012年底,開展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達到500多家,從業人數超過6萬人,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增長至8.49億美元,同比上漲102%,位列中西部第一,全國第八位。
雖然發展迅速,但都集中在軟件外包方面,缺乏與大型國際公司的溝通,也缺乏相應的人才作支撐。”何為說,重慶外包行業大多集中在信息技術外包和業務流程外包上,但服務外包的內容遠不止此,金融、醫療、市政等方面,渝企涉足得還較少”。
鼎韜服務外包研究院首席執行官齊海濤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重慶是國內第一批服務外包示范城市,近年來,重慶的服務外包飛速發展,但在產業環境及專業化路徑方面還較薄弱,這在未來將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或將讓企業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漩渦,掙扎在產業鏈的低端。具體表現為缺乏符合自身特征及差異化的產業定位。”齊海濤坦言,目前重慶在服務外包行業綜合服務平臺及體系方面還不成熟,缺乏中高端人才,這是整個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果能實現突破,將成為后發先至”的關鍵要素。
渝中區欲建產業聚集區
麥肯錫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到2020年,中國的服務外包產業將達到150萬億美元,其中將加快向二三線城市下沉。”何為認為,這對重慶來說意味著更大的商機。
未來3年,重慶在醫療、政務、金融等領域會有很大的服務外包機遇。比如,包括政府功能的IT外包、政府后勤管理外包、呼叫中心外包,和教育、會展、稅務審計、安保等具體職能的外包。”何為說。
據市外經貿委預測,到2015年,我市服務外包產業年產值將達1500億元。
中國二三線城市的人力資源成本是發達地區的50%~60%,房屋租金只是它們的1/5,我們非常希望與中國二三線城市加強服務外包業的合作。”通用電氣外包總監朱葉青表示,目前全球受到金融危機影響,但服務外包業務并未因此減少,相反地,企業會將訂單更多地轉移到具有一定基礎,同時具備價格優勢的中國二三線城市。
據了解,大多數重慶服務外包企業都存在規模小、經驗少的問題,多數是100多人的企業,且少有為歐美大型跨國公司服務的經驗。為了改變重慶企業個體實力弱的現狀,渝中區將建造一個產業聚集區。
目前這個聚集區正在選址。”汪方龍透露,在這個產業園區中,本地的服務外包商可聯合企業成立聯盟,從這些大企業手中接包,再分配給聯盟中的成員。這樣一來,重慶企業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成長,在與大公司的合作中積累經驗,增加今后獲取大訂單的資歷。”汪方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