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政府攜手國內災備服務的領軍者萬國數據共同建立和完成了基于云服務模式的數據存儲與災備服務平臺,此舉旨在深化政務信息化建設工作,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據了解,該平臺采用云服務的災備模式,建成后可通過按需配置的方式,安全、靈活、動態地提供給成都市各委辦局使用,使存儲災備服務成為易于訪問的彈性服務。例如,可根據各委辦局業務系統的特點和需求提供多種存儲與災備的服務解決方案。各委辦局可隨時申請、釋放和調整存儲與災備資源的使用。作為管理者的成都信息化技術應用發展中心還可將各委辦局使用的存儲、備份及其他特定功能的服務按合理一致的標準計量,將服務標準化、計量化。通過云服務可減少委辦局所擁有數據中心之間的應用數量,加快數據中心整合的步伐,構建一個成本和風險更低、更專業化、服務范圍更廣、更靈活的災難恢復體系。基于網絡云存儲平臺的桌面數據備份服務還可面向成都市各委辦局所有工作人員為個人重要數據提供安全、快捷、海量的存儲備份空間,確保個人數據不被非法獲取。
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李長虹表示,時至今日,災備建設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尤其是最近幾年,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各種系統癱瘓事件不斷出現,這些事件都在提醒我們,災難恢復體系建設刻不容緩。成都市準備籌建的災備平臺項目,需要嚴格遵守《信息系統災難恢復規范》的國家標準,同時要結合成都市信息化建設統籌規劃、統一標準、統籌運維的原則。但考慮到災備項目實施經驗不足,我們希望通過采購第三方專業容災機構的服務,雙方協作,建成具有成都市本地數據生產中心及備份中心、同城政務容災中心和異地數據災備中心的兩地三中心災備服務平臺。同時,還要為市各委辦局提供統一、專業的數據存儲、備份、容災和專業咨詢等服務。”
據了解,成都市已啟動國家級信息災備基地建設,同時把成都市政務數據存儲與容災系統項目列為成都市信息化基礎設施重大項目之一,初步形成了兩地三中心的設計目標。兩地三中心包括位于市行政辦公中心南樓的成都市本地政務數據資源中心、位于成都高新西區的萬國數據同城應用級災備中心,以及位于深圳觀瀾的萬國數據深圳異地數據級災備中心。
依據全方位的評估和審核,成都市政務數據存儲與容災系統項目最終選擇了國內率先踏入容災外包藍海領域的萬國數據作為第三方專業容災機構。據該項目評審專家介紹,成都市之所以選擇萬國數據,不僅是因為其擁有遍及全國的世界級新一代數據中心網絡、豐富的高可用IT服務和災備管理經驗,更是因為萬國數據提出的云服務架構和業界領先的IT服務流程管理體系能滿足兩地三中心災備服務平臺支撐未來應用的需求。截至目前,萬國數據已為成都市10多個委辦局共計50余套重要政務信息系統提供超過450TB存儲以及200余臺各種類型服務器主機的數據災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