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500億美元的海外服務外包訂單,會落到中國市場,身居內陸的重慶市渝中區,也打起了這塊蛋糕”的主意。一年多前,該區與上海市服務外包發展中心合股組建公司,打開一條通往海外服務外包市場的通道。去年,我市兩家公司借助這條通道,先后拿到美國外包訂單。昨日,記者從渝中區外經委獲悉,我市一家企業正借助這條通道,爭奪美國標準普爾大門的服務外包大單。
圖形 徐僑唯 制
外企上門 渝企不敢接單
去年初,美國標準普爾的母公司——麥格老西爾公司的高層,帶著價值8000萬美元金融服務外包訂單來到重慶。轉了一圈,沒有一家重慶企業敢接單。
重慶服務外包企業個頭小、分布散,相比上海、北京,實力整體偏弱。”市外經貿委有關負責人談到,目前,我市服務外包業務主要來自國內。
從國家相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服務外包的市場蛋糕有9000億元美元,流向中國市場的大體在1500億元美元。”上述負責人說,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接走了其中的大頭,其中上海是最強的。
渝中區外經委副主任王永強曾到上海掛職,對那里的服務外包業深有感觸。
借力上海 合搞外包公司
上海承接服務外包企業動輒數千人,渝中承接服務外包企業卻只有幾十人的規模。”渝中區外經委負責人談到,靠渝企單槍匹馬打拼,很難做大服務外包。
調研之后,渝中區發現,相比上海等沿海城市,我市承接服務外包的人力成本要少30%。比如,一個軟件技術工程人員,在上海的月工資需要一萬元。在重慶,只要6000元左右。同時,重慶作為西部唯一的直轄市,發展勢頭迅猛,國外知名的企業和機構,都有想通過進駐重慶占據西部的想法。癥結點是,如何能讓本土的服務外包企業順利對接上歐美企業或機構,吃到訂單?
傍大款”搭平臺,借力發展的思路浮出了水面。2010年,渝中區與上海市服務外包發展中心合作,成立渝中區服務外包發展中心。上海方對渝中區服務外包中心持股30%左右。
這一合作方式,既讓渝中服務外包中心第一時間獲得市場信息,也讓上海方獲得利益。”王永強說。正是這一資源平臺的牽線,才有上文提到的麥格老西爾公司赴渝之行。
成立聯盟 斬獲美國訂單
麥格老西爾公司赴渝遺憾之行,也讓渝中區看到,僅搭建平臺、暢通信息通道,仍然不夠。對于實力不強的本土企業,必須抱團”才能彌補劣勢。
隨后,由渝中區服務外包中心發起,成立了我市7家服務外包企業為核心、數十家中小企業組成的國內首個服務外包聯盟”。
去年,聯盟內成員企業比倫科技與美國企業對接成功,是重慶首個來自美國的第一單服務外包業務。隨后,聯盟內另一家科技公司也拿到美國訂單。兩單價值100余萬美元。
近日,我市一家從事科技研發的服務外包公司,借助渝中區搭建的資源平臺,已與美國標準普爾公司親密接觸,有望成為其全球供應商庫。
新聞縱深
我市服務外包缺少人才 渝中聘國際機構造人”
雖然打開了通向歐美市場的通道,但我市企業拿到的僅是服務外包領域中附加值最低的一塊。
據悉,國際服務外包主要由金融財務、醫療服務和IT動漫技術服務三大塊組成,前兩者的含金量最高,市場蛋糕也大,而我市對于承接這兩塊的海外服務外包,基本為零。
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瓶頸”。王永強說,海外服務外包業務,通過光纖傳送到重慶與服務外包重鎮班加羅爾、上海沒有區別,但在我市找全英文和專業技能同時兼備的服務外包人才,非常難。
盡管前路并不平坦,經過兩年多試水之后,渝中區有了更大的謀劃——立足西南大市場,建國際信息服務外包在西南地區的承接中心和分包中心。
渝中區外經委負責人說,今年,該區將進一步做強接發包平臺,在聯盟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組建聯盟集團公司,各聯盟成員企業入股,將分散組織變得更加緊密,提升承接外包訂單的實力。
同時,渝中區服務外包發展中心已委托全球三大培訓機構之一的印度GTT公司,為渝企培訓所需的服務外包人才,以緩解人才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