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建設若干服務外包基地”。在此基礎上,商務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中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面向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規劃,對我國十二五”及未來服務外包產業的持續發展和升級將起到提綱挈領的指導作用。
以千百十”工程為綱,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在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全面支持和培育下,整體產業從無到有,迅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覆蓋領域逐步拓寬。2012年1-9月全國服務外包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金額412.1億美元,同比增長43.9%,執行金額306.8億美元,同比增長53.4%。其中,承接國際(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金額285.5億美元,同比增長36.4%,執行金額211.8億美元,同比增長45.9%,遠高于同期貨物貿易出口增速。同時,各類產業要素快速萌芽,完成要素自生的基礎培育階段而進入各要素協調互動,形成統一的服務外包產業生態系統的升級發展階段,產業發展的核心任務從補短板”升級到了 搭架構”。
基于此,鼎韜認為,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將實現三個核心的轉變及發展趨勢,首先從以產業要素培養為主的內生式發展向以各要素協同發展,構建生態系統為主的外延式發展轉變;第二是從以政府為主力的政策導向式發展向市場導向式發展轉變;最后是從以自由成長為核心的自生式發展到以投融資潮流為核心的整合式發展轉變。在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技術變革的推動下,整體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進入大變革時期,市場、技術以及資本,協同人才、成本、政策和環境等形成推動產業未來發展的新核心要素體系。《規劃綱要》以市場為核心導向,除了知識產權、人才、成本、政策和政府機制等傳統要素外,交易、創新、并購、平臺和資本等產業發展的新要素得到了強調及強化,具有五大核心亮點。
1)交易中心:《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將打造1-2家全球服務外包交易中心,成為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集散平臺和產業交流平臺,有效填補了目前我國服務外包產業體系的空白,對于完善產業鏈,促進市場化發展以及整體產業生態系統的優化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全球離岸外包業務日益萎縮及國內內需市場開發進程緩慢的情況下,交易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快速聚集產業資源,縮短交易流程及時間,從而推動整體服務外包產業市場體系及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和成熟。
2)企業創新:在產業大變革時代,我國服務外包將實現從成本領先、規模制勝到價值驅動和創新導向發展路徑的升級演變。創新成為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實現轉型升級、企業應對各項挑戰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而外包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肩負實踐創新,實現從成本到價值創新導向的轉變,推動整體產業升級的重任。《規劃綱要》將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高”作為十二五”期間產業發展的目標之一,提出要品牌建設取得突破,企業獲得國際資質認證總數達到3000個以上,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超過1500家,形成若干創新能力較強、品牌知名度較高的產業集群”,提出了明確的創新主體、評估標準及目標數量,具有較強的指導性。
3)走出去戰略:從民間呼吁到奧巴馬與羅姆尼競選大打中國牌,越來越多的工作被移回本土執行成為全球服務外包產業二次遷移潮流中的一大特色。在外包回流”及內包重啟”的趨勢下,《規劃綱要》積極鼓勵服務外包企業制定走出”戰略,針對全球服務外包新特征及新趨勢重新制定發展及市場策略,通過新建、并購、參股、增資、助資等方式開展境外投資,在美國等本土市場設立分公司及服務交付中心,有效整合利用國際資源,構建國際服務外包戰略體系。不僅符合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趨勢及需求,還有利于整體產業的國際化進程,全面提升外包企業的接單能力、海外交付能力、市場開拓能力以及跨國經營能力等。
4)資本:隨著產業的增長,資本成為十二五”期間推動產業整合及發展的關鍵要素。《規劃綱要》緊抓資本要素,提出健全高效投融資體系,積極改進和完善對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的金融服務,并大力支持外包企業上市。在政府的引領下,將有大量的金融機構及私募基金等社會資本進入服務外包領域。而在資本要素的影響下,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或將培育出多個具有代表性的超大服務外包企業,同全球領軍企業進行對抗和競爭,產業整合的發展趨勢將進一步增強。
5)平臺:近年來,我國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在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方面也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和卓越的進步,服務體系的平臺化趨勢日益顯著,公共培訓平臺、公共技術平臺、公共信息平臺、公共研究平臺等各類公共服務平臺陸續建成。《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未來要進一步加快各類公共平臺建設,充分體現了我國產業環境的成熟。同時,也將更加有效的推動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及企業的發展和升級。
隨著《規劃綱要》的發布,也正式確立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專項政策體系的延續,不僅體現出我國政府將服務外包產業作為戰略先導產業的決心和力度,也預示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新一輪的發展高潮。鼎韜認為,《規劃綱要》圍繞產業的新特征和新趨勢,抓市場、抓創新和抓資本三大要素,建中心、建平臺和建體系三抓三建”戰略見真功的同時,在未來的產業發展實踐中還需要聚集資源,形成三突破”。
首先是技術突破。鼎韜認為,面臨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及挑戰,目前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技術準備不足,在云計算帶來的產業根本性增長范式的轉變,以及大數據外包的快速興起等核心變革下,我國外包產業及企業都還沒有做好準備,在平臺化、智能化發展等方面均落后于歐美企業,而這一點將直接影響整體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及持續發展能力。因此,全面加強新興戰略技術的普及應用,形成技術突破是整體產業升級發展的重要基礎。
其次是協會突破。隨著全球服務外包變得更加復雜與變幻莫測,以及政治和區域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及服務外包產業的二次梯度轉移過程中影響買家的關鍵要素,專業與專注的外包咨詢與中介企業顯得格外重要。全球的買家更加強烈的需要一個能夠代表區域整體產業的機構,從而在制定外包及發展戰略的過程中能為其提供全面的支持。因此,我國迫切的需要構建一個類似NASSCOM的全國性行業協會機構,在全球范圍內大力宣傳中國的行業優勢并維護產業整體利益。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組建各類服務外包協會組織,建立政府主管部門與行業協會間的溝通與預警機制”并與相關國際行業協會開展合作”。
最后是內需市場突破。潛力巨大的內需市場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吸引外資的關鍵要素之一,也被普遍視為我國外包產業的核心比較優勢。同時,服務外包產業所具備的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也有賴于同傳統產業升級發展路徑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出來。然而,由于缺乏改革的動力和目標方向,多年來我國的服務外包內需市場的開發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隨著未來全球離岸市場的增速放緩,內需市場能夠充分開發將成為我國服務外包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鼎韜認為,內需市場的開發迫在眉睫,政府必須充分重視并積極發揮研究咨詢機構對于國內潛在發包商的引導和支持作用,推動我國內需市場的快速成熟及發展,形成服務外包產業的良性生態系統。
綜上所述,鼎韜認為《規劃綱要》的出臺將帶動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新一輪增長。同時,我們更加迫切的希望以規劃為綱,各類產業要素及機構能夠協調統籌,攜手共同推進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升級和發展,快速提升整體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文/ 鼎韜服務外包研究院副總監 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