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機構Zinnov最新全球研發服務外包評級報告,2015年全球研發發包市場規模繼續保持增長,中國研發投入增速全球領先,但國內研發外包接包額占比尚小。新趨勢下,亟需提升我國研發外包企業能級,擴大全球研發外包業務占比。
全球研發外包市場規模和趨勢
根據Zinnov報告,2015年全球500強研發投入整體市場規模達到6140億美元,其中研發外包的市場規模為2150億美元(包括自建離岸研發中心及離岸在岸發包),軟件和嵌入式領域的研發需求占比高達75%,預計2020年全球研發外包規模將增長23%,達到2650億美元。
就全球研發外包市場的發展趨勢而言,主要表現為四個特點:
第一,研發活動全球化發展趨勢明顯。企業跨越國家和地區界限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研發資源、轉移研發產出。
第二,新興經濟體迅速崛起成為全球研發外包的熱土。2015年全球500強企業在新興經濟體的研發中心布局投資同比增長7.6%,達到310億美元。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開始通過離岸和近岸模式將研發活動發包到新興經濟體。
第三,物聯網成為全球研發投入熱點。越來越多的全球企業將物聯網相關領域作為最關鍵的投入領域。
第四,收購兼并成研發外包企業快速提升能力的主要模式。企業更多通過收購兼并行業內一批專精尖的研發企業,提升自身的一站式和融合跨界的研發服務能力。
中國研發外包發展現狀和問題
根據Zinnov報告數據,2015中國企業(包括跨國公司在華研發中心)承接全球500強企業的研發外包規模在113億美元左右。研發外包在我國已迅速成長為一個高知識價值含量的重要新興產業。
我國的研發外包產業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廣州、杭州、南京等城市,已經形成了較具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在多樣化主體的推動下,包括軟件研發外包和醫藥研發外包在內的研發外包產業得到了蓬勃發展并呈現出融合發展的態勢。
就目前而言,我國研發外包市場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三個層面:
一是我國研發外包全球占比小。根據2015Zinnov全球研發評級報告,2015年我國承接全球500強企業的研發外包全球占比約為5.3%。不含發包給離岸自建的研發中心業務,2015年全球500強研發外包市場規模約360億美元,西歐和印度占據了74%的業務份額,中國占比不足5%。2015年500強企業投往中國離岸研發中心的規模為97億美元,相比印度低了25.5億美元。
二是企業的規模盈利能力落后于國際主要研發服務企業。國際十大外包企業人數在6-30萬之間,根據Gartner數據,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3,其中沒有中國企業。中國最大的服務外包企業規模為2.7萬人,國內龍頭服務外包企業的利潤率均在11%以下,也遠低于印度企業20%以上的水平。
三是綜合運營成本的攀升引發研發外包業務的流失。目前研發外包企業和人才集聚的一線城市的技術人員用工成本已超過印度同類企業,成本的攀升導致部分研發外包業務流失轉移往他國。印度研發外包企業正在加快提升包括制造業工程等領域的研發服務能力,越來越多的歐洲研發外包企業出于成本因素考慮在印度設立研發外包交付機構。
下一步發展思路
1.盡快細化各項支持在岸研發外包業務的發展的舉措。
根據Zinnov2015年研發外包評級報告,2015年中國企業研發投入增速全球領先,同比增長24%,為美國的2.6倍。上海電氣、華為科技、攜程、百度、長城汽車等中國企業的研發投入增速均在各自領域內處于領先位置。應切實細化落實承接在岸研發外包企業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制定促進央企、國企、大型民企釋放研發外包業務的相關措施,加快支持在岸研發業務的發展。
2.切實減輕國內研發服務外包企業的成本壓力。
建議從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先行先試,推出多項減輕企業成本壓力的舉措,視成效逐步推廣到全國范圍。研究降低社保繳納比例、擴大實施個調稅減征的企業范圍、試行推廣公積金抵做員工住房租金。推廣2014版《上海檢驗檢疫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出入境特殊物品衛生檢疫管理規定(試行)》的成功做法,使更多的醫藥研發外包企業享受到貿易便利化政策。研究推廣研發服務外包企業進口所需的機器、設備、原材料等貨物予以免稅。
3.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頂級創新型研發外包巨頭。
提升研發外包企業融資便利化水平,鼓勵企業國內上市、海外并購,國外退市企業國內上市。在醫藥研發外包、軟件研發外包等優勢領域盡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頂級創新型研發外包巨頭。加大對企業走出去的支持力度,鼓勵龍頭企業結合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和援外項目,積極拓展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