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慶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和質量快速提升,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以大慶服務外包產業園為代表的產業集群。
位于大慶高新區的大慶服務外包產業園主體區,占地面積50萬平方米,2007年開始建設,目前已有31萬平方米房屋建成投用。經過幾年的培育和發展,目前園區入駐企業已達630家,外包企業450家,從業人員1.3萬人。營業收入也從最初的2億元,增長到超百億元,并連續四年被國家工信部、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聯盟評為最具發展潛力園區和智慧園區。
2016年大慶服務外包產業園企業總收入121.4億元,其中服務外包類收入達到50億元,利稅10.54億元;大慶市服務外包企業在服務外包與軟件出口管理信息系統”中錄入并通過審核的服務外包合同金額為3.754億美元,執行金額為1.565億美元,外包合同金額同比增長51.24%。離岸合同金額0.106億美元,離岸業務以石油石化技術服務領域為主,服務區域主要分布在伊拉克、蒙古、日本、印尼、蘇丹、沙特等國家。
六大板塊成行業翹楚
依托大慶的石油石化市場以及人才充足、電力富余、氣候涼爽等優勢,通過行業不斷聚集,結構不斷優化,服務外包園區形成了極具大慶特色的六大優勢板塊。
這六大優勢板塊分別是以金橋信息、明達韋爾、華創軟件、中環電控等企業為代表的石油石化軟件與外包服務,以業內排名前兩位的華拓數碼和京北方等企業為代表的金融外包服務,以英辰軟件、醫行華夏等企業為代表的云服務,以錦華聯、百米馬、三維科技等企業為代表的物聯網及嵌入式系統,以大宇宙、標準設計院、美圖建筑等企業為代表的創意設計服務以及以黑龍江網庫、卓創等企業為代表的電子商務。
去年以來,外包園區規劃建設了近1000平米的創新創業平臺,為互聯網+”類輕資產創新創業者提供了平臺服務,向創業者提供科技資源共享、公共技術、創新創業咨詢等服務。2016年新增科技型創新企業215家,截止到2016年12月園區企業承擔國家各級各類科技創新項目1000多項。
多點發力促產業發展
受石油量價齊跌的影響,帶有石油化工鮮明特色的大慶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速度開始放緩。但原油價格的持續低迷,卻也為大慶服務外包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因為石油化工行業正積極探求通過以外包、眾包的方式開展節能降耗、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那么,2017年,大慶市服務外包業將怎么干?記者從大慶市服務外包產業園了解到,大慶市將多措并舉促進產業發展提升。
一是聚力特色領域。大慶服務外包產業園將充分發揮前期在石油化工方面形成的技術、人才、市場和知名度的優勢,在鞏固原有的產業形態的基礎上,緊密圍繞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全面深入實施石油石化技術服務外包戰略,開展對俄、蒙古、沙特、日本等國家的服務外包業務。
二是創新引領新興業態。將不斷拓展數據挖掘業務,在數據錄入、數據清洗、數據挖掘、深度分析等方面充分延展,建成現代化的數據產業園區;將加強裝備制造的智能化提升,抓緊智能制造產業孵化器”建設;將拓展農業物聯網及信息化服務,全面提升對農業及農產品的外包服務。
三是提升產業綜合配套服務能力。全面降低企業用電成本,通過申請大工業供電和合理管控,將電價降到0.4元/度左右;提供大數據服務支持,充分利用在建的云計算數據中心,以低價、優質、專業的服務,專門針對從事互聯網+、工業3.0+的企業提供基礎支撐;解決企業融資問題,嘗試以PPP模式向員工、社會資本籌措資金擴大發展公司規模;積極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將企業眾籌融資、人才需求、項目推介、企業家風采等信息向全社會宣傳推廣;加強上市服務,爭取扶持1-2家企業上市成功;培養和引進創業導師”,積極開展培訓和輔導,構建創新創業虛擬園區、眾創空間、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功能,孵化創新創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