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近4萬家企業、超萬億元合同額,中國服務外包產業迅速增長,中國服務”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服務外包承接國。
未來十年,中國完全有能力超越印度成為全球第一大服務接包國,并將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發包市場。”4月21日,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周銘在發布《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十年發展報告(2006-2015)》時如是說。
十年躍居世界第二
過去十年是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起步期。十年間,我國政府緊抓信息技術革命機遇,將發展服務外包相繼列入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
2006年,商務部會同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國務院部門聯合啟動服務外包千百十工程”,自此,拉開大力推進服務外包發展的序幕。
2009年以來,國務院制定并下發了一系列鼓勵服務外包發展的文件和政策,有力推進了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的迅速形成,使這一產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
《報告》數據顯示,2006至2016年,全國服務外包企業從500多家擴展至39277家;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金額增長了51倍,從13.84億美元大幅提升至704.1億美元(4884.5億元人民幣);在岸服務外包從無到有,2016年執行金額高達360.5億美元(2500.9億元人民幣)。
目前,我國已穩居全球第二大服務外包承接國,中國服務”國家品牌初步樹立。
向高端價值鏈延伸
提到服務外包,很多人總會將其與制造外包等同,認為服務外包是低端化、低附加值、低效益的產業。
其實不然,美國高德納公司研究總監湯彤妹介紹,以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不斷拓寬服務外包領域,推動企業由單一技術服務轉向綜合性的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向產業鏈中高端攀升。
2015年,中國服務外包十大領軍企業業務結構中,咨詢和解決方案實施、應用研發與服務、本地化服務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業務占比超過50%。以東軟為例,2015年一半業務就來源于咨詢和行業解決方案的實施。
在轉向數字化業務的過程中,中國服務外包企業緊跟技術潮流,不斷尋求交付方式、商業模式、服務產品和運營管理理念的創新突破。比如,NEC軟件濟南有限公司,憑借嚴格的信息安全制度等服務創新,保證了公司80%的業務量來源如日本NEC公司。
經過不斷努力,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已經成為經濟創新增長的新引擎,同時也成為了開放性經濟的新亮點。近年來,中國服務外包企業海外并購步伐加快。博彥科技收購印度ESS公司和美國高端商業IT服務企業TPG公司;軟通動力并購加拿大商業智能數據商Abovenet國際有限公司;文思海輝收購紐約的Blue Fountain Media(BFM)等。領軍企業的境外分支機構遍及美國、日本、芬蘭、英國、瑞典等地。
此外,服務外包產業也成為了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重要載體。2015年,中國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執行金額121.5億美元,同比增長23.4%,在全國離岸服務外包的占比為18.8%。
進擊世界第一的挑戰
當前世界經濟處于重要變革期。新一輪技術革命強勢登場,新工業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制造業等實體經濟及其相關服務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面對全球范圍內的數字化創新發展趨勢,十三五”開局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密集出臺有關政策和舉措,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為服務外包產業在下一階段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性政策環境和市場氛圍。
《報告》認為,未來十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將步入大有可為的黃金發展期”,成為接包發包并舉、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協調發展的全球服務外包中心。不過,要趕超印度成為全球第一大服務接包國,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數據顯示,2015年,排名前三的中國服務外包領軍企業營業額總計25.09億美元,是印度前三大服務外包企業營業總額的1/13,甚至不到印度排名第三的企業的1/3。
2015年,中國服務外包十大領軍企業的員工總計15.28萬人,不敵印度排名第三Wipro一家企業。中國的服務外包企業在過萬人后,受成本、稅費、匯率變動等因素制約,并未實現預期中的規?;蟀l展,成長步履艱難。
服務外包企業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投促會調研顯示,目前北京、上海、大連等地技術人員的薪資已經遠超過印度同等技術人員。
北京與日本持平,較印度高約30%-50%,上海約為印度的6倍。企業社保比率超過40%,遠高于印度的15%,加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中國服務外包企業的國際競爭優勢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