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后,服務外包成為新一輪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的重要內容。在全球投資貿易低迷的情況下,我國服務外包繼續快速發展,離岸服務外包日益成為我國促進服務出口的重要力量,對優化外貿結構、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發揮了重要作用。以下對服務外包發展現狀分析。
2017-2022年中國外包服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2016年中國承接服務外包產業,整體繼續保持良好而穩定產業在吸納就業人口上為社會做出了顯著貢獻。在中國多年以來政策的引領下,中國承接服務外包展業呈現了市場主體不斷壯大的良好局勢,全國已經有130多個城市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服務外包企業達到39277家。3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657.88億美元,增長8.58%占全國總額的93.4%,其中新進示范城市合同執行金額102.1億美元,占31個示范城市執行總額的5.1%。
1、行業規模持續擴大
近年來,我國軟件服務外包迅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行業收入不斷增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增強。以東軟、浙大網新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不斷涌現,營業收入超過十億元。軟件外包企業有效地整合優勢資源,優化產品結構,推進品牌的國際化戰略,國際競爭力快速提高。
2、產業呈集聚發展態勢
我國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呈集聚發展態勢,以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為重點,形成了中國軟件服務外包產業五大集群——環渤海集群、長三角集群、珠三角集群、中西部集群和東北集群。
3、業務向二三線城市轉移
隨著一線城市的人力成本及商務成本的上升,軟件接包企業將低附加值業務轉移至二三線城市。轉移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二三線城市設立分支機構;另一種是在二三線城市尋找長期合作伙伴。國內不少中小企業組成企業聯盟,作為大型外包企業的下游企業,獲取軟件外包的轉包和分包業務。
4、新技術為軟件服務外包提供新的發展方向
根據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云計算服務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2億美元,未來將以接近40%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使企業看到了新的技術方向,眾多軟件外包企業紛紛在新技術轉型上尋找新的發展之路。
當前,中國己進入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發展的重要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改造傳統落后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減少經濟發展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等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向。而服務外包則在這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高速增長的國內經濟發展勢頭和制造業的基礎性地位,也為服務外包提供了巨大的潛在需求。因此,綜合國內外的經濟發展形勢,未來中國服務外包行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017年將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之年,也是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擴圍至31個后的第一年。在世界經濟形勢、國際經貿規則、新技術發展態勢相互交錯、相互影響的背景下,準確判斷產業發展趨勢對制定產業發展思路與舉措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