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玩憤怒的小鳥(Angry Birds),使命召喚(Call of Duty),還是在線賓戈游戲?不管你喜歡哪個,游戲已成為許多人休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人們遲早會找到將游戲轉移到工作世界中的方法,這只是時間問題。咨詢公司Enterprise Gamification的創始人馬里奧?赫杰(Mario Herger)說:游戲化就是視頻游戲與商業結合的產物。其普遍定義是在非游戲環境中運用游戲設計元素和原則。

呼叫中心已開始使用由Playvox開發的此類系統
近幾年來游戲化越來越受到歡迎,其意義是讓單調、困難或費時的任務變得更有趣,好讓人們更有效地去完成它們。赫杰說,游戲化發揮作用,是通過利用人類好奇、喜好社交的天性,以及控制欲和愛玩的心理。
有些游戲還運用了心理學中的心流(flow)理論,使游戲難度與技能水平準確匹配。一開始游戲會保持較低難度,一旦你搞清楚游戲是怎么玩的,難度就會升級。重要的是,無論是憤怒的小鳥中那些歡呼的小鳥,還是獎勵得分,在線游戲所提供的這種即時、持續的反饋,正被融入到工作游戲應用中。
咨詢公司Gamification+的創始人皮特?詹金斯(Pete Jenkins)說:企業正在使用BreatheHR之類的系統,以促進評估系統加快反饋速度,并鼓勵同事們互相贊賞,從而激發員工積極性。
但游戲化仍然是個小眾工具,主要用于招聘、學習、開發以及銷售。
呼叫中心已開始使用由Playvox開發的此類系統。Playvox幫助企業利用排行榜、分級和績效指標開發游戲化策略,將枯燥的工作變成更有趣的競爭。Seriosity已經設計出一款游戲來制止人們發送太多電子郵件。專業服務機構德勤(Deloitte)開發了一款名為Who What Where的應用,咨詢人員可以在上面分享客戶和項目信息,從而加強協作。
游戲永遠不可能適用于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但對于可衡量的目標而言,游戲化個人效率應用是可以發揮作用的。詹金斯利用了任務管理應用Trello:當你將一項任務的某些部分勾選完成時,它顯示的那個進度條我尤其喜歡。他說這也很好地證明了,游戲化不必看起來像個游戲也可以有效。
其他流行應用包括Habit RPG和Todoist Karma,它們會用分數對好習慣加以獎勵,還有Task Hammer以及Epic Win,這兩款應用還包含角色扮演元素。
雖然游戲化已成了人力資源總監中的流行詞,但事實上它的接受度是有限的。在某些情況下,原因在于企業容易僅僅為了顯示自己跟上了潮流而采用設計得不好的游戲化應用。這種情況下游戲機制就會失敗,原因包括它們提供給員工的激勵毫無意義,它們設定的目標過于遠大,或者它們變得無聊,讓人分心。
畢竟,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上班不是為了尋開心,而是為了在現實的經濟激勵下,完成現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