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有一群身穿紅馬褂的寶馬,帶著市民穿梭在杭州大街小巷。這就是被譽為小紅車的杭州公共自行車。
為了跟上G20杭州峰會的節奏,接待好來自四面八方的外國友人,小紅車做了不少功課,它的顏值高了,也變得更加智慧,比如不需要辦卡租車,手機掃一掃也能租車。
讓小紅車洋氣起來,變得更有國際范兒。杭州公共自行車公司黨總支副書記陳繼成說,自2008年杭州推出公共自行車系統來,8年間,已經建起了3585個公共自行車服務點位,共擁有8.41萬輛公共自行車,累計租用量6.85億人次,免費使用率超過96%,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租用人次最多、便捷度最高的公共自行車項目,小紅車早已成為杭州的一張金名片,在國內外都享有盛譽。
而這次G20峰會,他想讓更多的外國友人感受杭州公共自行車的這份獨特魅力。
手機掃碼就能租車小紅車再一次智慧升級
如果碰巧沒有帶租車卡,在杭州,還可以體驗另一種玩法:掃碼租車。在景區周邊沿線的100個公共自行車服務點上,看見鎖止器上貼有掃我租車的標志與二維碼,這就意味著該服務點位可以通過手機來租借小紅車。
在手機下載杭州公共自行車APP,注冊成功后,點擊掃碼租車功能,通過互聯網支付方式扣除500元租車保證金,就可開啟租車模式。
掃描鎖止器上的二維碼(夜間使用可打開閃光燈)后,APP會顯示倒計時頁面,車鎖上也會有語音提示租車成功。還車時,將車推入鎖止器,這時,APP反饋還車成功信息即還車成功。如果超出免費時間,APP還會反饋超時金額,點擊支付完成還車。
如果遇到還車時手機沒電,不能支付也沒有關系,新的租車系統可以進行實時鎖車。用戶下次租車時,會自動提示支付上一筆訂單,支付成功才能進行掃碼租車。
陳繼成說,杭州是國際知名的旅游城市,公共自行車不僅能夠方便外地游客,也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隨著逐漸發展,舊有的憑卡租車模式也遭遇一定瓶頸,比如外地游客租車需要辦卡,使用后要辦理退卡才能取回保證金;也有不少市民借車時忘了帶卡,或是卡內余額不足導致無法還車。
而這種全新的移動互聯網租車系統,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不只如此,通過手機APP還能進行實時信息查詢,幫助尋找最近的服務點位,以及了解點位上的可借、可還情況,讓市民可以少跑冤枉路。
陳繼成說,這些年,小紅車一直在不斷地創新和完善中,目前開通掃碼租車的服務點,主要集中在景區周圍,接下來我們會根據這100個試點情況,逐步在主城區鋪開。
推出雙語坐席、雙語播報小紅車要有國際范兒
如果外國友人想租車,但又不懂掃碼,怎么辦?
這個問題,自行車公司也考慮到了。景區周邊配備了一些懂外語、訓練有素的旅游咨詢員,將為中外游客提供咨詢,以及辦卡租賃等服務。同時,公共自行車熱線服務中心85331122也專門開通了英語坐席,解決外國游客租還車過程中的問題,確保使用順暢。
智慧升級,這是硬件加強,這還不夠,軟件也要跟上。陳繼成說,G20峰會期間,杭州公共自行車還將出臺或完善更多國際化服務提升措施。
比如,在賓館、重要道路周邊的370處服務點增加雙語提示、雙語語音播報和雙語標識,服務熱線增設英語坐席等。
還專門組織業務英語培訓、G20峰會公共自行車從業人員專項教育等12類目培訓,員工人均培訓達3.78次,制作下發《100句工作常用英語》小手冊與《G20峰會公共自行車服務點管理工作標準》小卡片,保障峰會服務需求。
陳繼成說,作為杭州的一張金名片,小紅車的運營模式早已聲名遠播。
在國內,已有百余個城市先后來杭實地考察,并邀請杭州公共自行車公司到當地協助建設公共自行車系統。目前杭州公共自行車模式已在全國30個省市178個城市成功推廣。
2011年9月,杭州成為中國唯一被英國廣播公司(BBC)旅游頻道評為全球8個提供最棒公共自行車服務的城市之一。
2013年,美媒活動時間網站選出全球最佳16個地區公共自行車系統,杭州排名第一。
服務系統作為杭州的創新項目,使杭州成為國內唯一一個榮獲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的城市,并先后獲得2015中國好設計、第二屆德黑蘭金磚塊國際城市管理獎等榮譽。
但盡管如此,能夠真正實地來杭州體驗騎行的,還是較為少數。光是西湖這一帶的騎行就非常豐富,如果你喜歡挑戰,可以從龍井、下天竺、上天竺等多處上山,不停地上坡下坡,如果你喜歡浪漫,可以去九溪煙樹夜騎,路邊微弱的燈光,新鮮的空氣,頗有情調。
為了滿足游客對騎行西湖的不同需求,今年9月底,公共自行車公司還將在景區周邊推出雙立柱鎖止裝置,并配套投放100輛山地車,通過掃碼租車進行租賃,按照10元/小時收取費用,實現個性化服務的通租通還。
杭州是座非常包容和文明的城市,這些歡迎大家來體驗。陳繼成表示。
能記錄騎行軌跡?能測心率體重?未來小紅車的智能基因將越強
未來,小紅車還將如何突破?陳繼成給出的關鍵詞是:綠色、智能和創新。
早在2012年,公共自行車就開始嘗試參與碳交易,參與解決溫室氣體減排問題。2012年10月19日,經過權威機構的測算,杭州的9處公共自行車服務點在2010年共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15.55噸,并在北京環境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成功,被杭州一家企業以2.1萬元買下。杭州公共自行車公司就成了杭州乃至全球公共自行車企業第一個吃螃蟹之人。
而隨著杭州公共自行車系統規模的不斷擴大,減排量的不斷增加,杭州公共自行車公司也準備在北京環境交易所掛牌成功交易基礎上,加大企業的合作力度,加快碳排量計算方法學的開發,推進碳交易市場力度,為城市的藍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年的6月14日,在北京全國低碳日主題展上,杭州公共自行車公司推出了三輛G-biker,它的外形與普通自行車無異,但在把手上裝了智能顯示儀,記錄每次騎行過程中的速度、距離、節約碳排放量等實時數據。
陳繼成有一個設想:或許有一天,大家可以不再曬微信運動,而是曬自己為杭州節能減排做出的貢獻,看看哪輛自行車的貢獻量最大。
他說,未來杭州的公共自行車,外形未必有多炫酷,但內在的基因必定是越來越健康,越來越智能的。比如裝有GPS追蹤系統,能夠記錄騎行軌跡,或是能測心率體重,給出鍛煉建議等等。
這種設計,對車輛、租賃點等整個公共自行車體系的要求都非常高。我們已經在做這方面的探索。陳繼成說,這種便捷、健康多元的出行體驗,會讓人們對公共自行車有一個全新認識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