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呼叫中心與服務外包產業示范基地一景。
在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核心區,世紀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呼叫中心大樓從2013年開始建設,2015年底投入使用,兩年時間發展了3000個標準坐席,成為貴州省規模較大的呼叫中心。以貴陽為起點,目前,世紀恒通的業務已擴展至31個省、市,各類產品用戶上千萬人。這是世紀恒通的發展史,也是貴漂楊興海、楊興榮兩兄弟的奮斗史。
2006年,楊興海、楊興榮共同創建世紀恒通公司,從事移動互聯網信息服務及手機信息服務。次年,世紀恒通推出貴州省內第一份手機報——《貴州手機報》,不斷發展為宣傳貴州的一個重要新媒體平臺。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局面,2009年,世紀恒通將重點轉向手機彩鈴業務。彩鈴業務必須用到豐富的歌曲素材,但一線大牌歌手不會輕易把代理權交給小公司。楊興榮介紹說,面對版權代理這塊難啃的硬骨頭,他們打起了迂回戰術,首先專心做好貴州原創歌曲代理。
2014年,世紀恒通拿下了央視跨年晚會、元宵晚會、中秋晚會等幾大晚會歌曲的獨家彩鈴代理權。公司還同時擁有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合作開展企業彩鈴業務的代理權。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世紀恒通開始積極拓展呼叫產業服務外包,業務涵蓋車友助理、優惠券、手機報、彩鈴、呼叫中心、游戲六大版塊。
要推廣這些產品,就有了電話營銷的需求。意識到專業呼出平臺的重要性,世紀恒通著手建設自己的呼叫中心。起初,專業呼叫人才的缺乏是困擾公司發展的難題。
楊興海說,2013年起,貴陽明確了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定位,越來越多的人才來貴陽尋找機會。同時,各種政策的扶持、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貴陽的呼叫產業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之勢,也堅定了他們建設呼叫中心的決心。
楊興海認為,呼叫中心產業必將成為繼傳統銷售和網絡銷售后的第三個銷售平臺,它使用戶和廠家建立起直接的聯系,數據的共享也讓廠家知道用戶需要什么,為進一步實施精準營銷提供了支持。
我們開發的這個APP就利用了呼叫平臺,只要用戶打個電話,話務員就能利用系統給附近的代駕司機派單,為客戶提供服務。楊興海介紹說,世紀恒通推出的車友助理APP,每天的訂單量超過400單,在貴陽競爭激烈的代駕市場占有20%的份額。
車友助理和呼叫平臺結合的優勢,還在于能分析、匯總呼叫平臺的大量數據,改善客戶關系、提升客戶體驗。我們通過分析數據,可以確定哪個時間段、哪個位置的代駕需求比較大,再合理安排值班人員。楊興海說。
世紀恒通的志向不止于此,他們希望能通過盤活呼叫中心平臺里的數據資源,不斷挖掘數據的價值。現在我們的呼叫系統,細到每個用戶,大到整個業務的訂購量,能自動形成數據報表,準確地判斷用戶的需求。楊興榮說。
下一步,車友助理在積累足夠的用戶群體后,將深度挖掘數據信息,進行精準營銷,為用戶提供汽車維修、保養、購買等一切服務。楊興海認為,數據不經過分析就是死數據,只有不斷挖掘數據價值,才能帶動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