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最近看了一篇來自自媒體人陳菜根的文章《你是如何被信息和社交打敗的》,看過之后深有感觸,覺得必須得寫點東西,抒發一下我的感慨。
我一直在互聯網行業幫企業做實施顧問,接觸的多為企業管理高層,最近兩年接到很多客戶的抱怨,越來越多的時間被即時通訊類軟件占用了,團隊管理遇到很大的瓶頸,尤其是業務提升方面,有諸多的不利因素,下面按照時間節點說說即時通訊是如何毀掉業務提升的:
一、 電話溝通的時代
2011年之前,大家更多的是電話溝通,有事了打個電話,無論是上下級的匯報工作,還是同事之間的業務協同。當然,這種情況在實施了協同軟件的企業也是比較常見的,畢竟當時的手機移動辦公還是比較鮮有的。大家更多的工作常態是,外面跑業務,電話匯報,然后安排助理做一些數據匯總的工作,有一部分相對比較有發展眼光的企業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在團隊里部署實施在線版的CRM軟件了。比較著名的有美國的salesforeCRM,以及本土產品XToolsCRM。這個階段的團隊業務,相對來講還是平穩上升的。
二、 微博、微信爆發的時代
2012年以后確切的說是2013年后,隨著微信的用戶量大幅提升,團隊管理中,大家更多的依賴溝通,跑客戶的時候要溝通,業績不了好要溝通,大家對這種超越時間和地域的及時溝通非常感興趣。在初期,尤其是數據導入的時效性、異地審批等方面,確實給團隊的效率帶來了一些提高。不用等著匯報,領導不在電腦前也可以看到消息。這個時期的企業管理軟件廠商開始向手機移動端轉型,比如XTools就是在2013年初發布了移動APP(XTools掌中寶),關注手機端的任務提醒和外勤的工作數據采集等功能。對移動辦公的迫切需求,導致一大批傳統CRM軟件退出了市場。應該來講,在這個階段大部分的企業管理軟件還是對業務提升有顯著的幫助的。
三、 即時通訊類管理軟件的時代
隨著微博、微信的發展,很多類似微信的IM軟件(即時通訊軟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尤其是在2014年幾乎到了一個爆發點,這個在SaaS市場尤其明顯,一方面大量的資金流入,很多產品在微信、微博的基礎上稍加包裝就騰空出世了,無論是創始人的炫酷出身也好,或者是漂亮的UI設計也好,一下就吸引了投資人的眼球。鋪天蓋地的廣告,讓企業管理者也是看花了眼,這個看起來不錯,我們也用吧;我在電梯了看到了廣告,那咱們就用吧。很快問題就來了,我們確實每天都在溝通,內容越來越多,大家每天都要打卡,都要聊,但是業務好像并沒有提升?其實不難發現:1、溝通的越多就會導致越難有大塊的時間靜下心來思考跟單,無論是客戶的深度分析還是跟單策略的提升;2、銷售的每個工作和動態都要跟領導匯報和申請,會直接扼殺掉一個業務的跟單靈魂,相當于業務推進的每個決策都是管理者做出來的,不說管理者的精力有限,這樣的團隊就相當于是一潭死水,永遠都不會有質的飛躍;3、管理者每天都被具體的細節業務所牽絆,如何在更宏觀的層次上洞察業務、做出團隊的長遠發展戰略?這個想必也是實現不了的吧,沒有了戰略層面的創新、戰術上如何能做好!
還是說說咱們前面提到的XTools吧,雖然手機端的APP(XTools掌中寶)被很多客戶說功能太多了~但是用過之后就會發現,它更多的是對業務的專注和提升。問過產品開發人員后,得到這樣的答復如果想要及時溝通可以用微信啊,我們XTools的掌中寶從來就不是做及時溝通的,我們只關注業務,不做業務的銷售和團隊如何提高團隊業績,如何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呢!
寫在最后的話:陳菜根在通過對信息缺失、社交泥潭、創業困境、甚至三觀缺位和雙資產規律后,得出這樣的結論對待信息和社交的態度,體現了一個人的人生高度,與其抱怨當下的信息社交疲勞度,不如下沉自己的認知深度,這才是你應該具備的時代氣度。換做團隊業務的提升方面,我感覺是同樣的,我們對待即時通訊的溝通形式應該抱有適可而止的心態,一方面利用技術的便利和快捷提升信息的傳輸效率;另外一方面也應該看到弊端,利用新科技的同時也不忘沉下心來好好做業務,畢竟業務做不好的團隊如何提業績提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