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湿?好紧?好多水好爽自慰,久久久噜久噜久久综合,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黄冈,机机对机机30分钟无遮挡

主頁 > 知識庫 > 奧迪堅亞太運營總監強雄飛及華東銷售總監廖澄專訪

奧迪堅亞太運營總監強雄飛及華東銷售總監廖澄專訪

熱門標簽:打電話機器人那種好用 php地圖標注點 啟云電話機器人源碼 霸州電子地圖標注店 天津電銷外呼系統軟件有哪些 武漢企業外呼系統 南昌外呼防封系統多少錢 高德地圖標注無響應是什么原因 全球400電話申請

2008/04/28

   CTI論壇記者:剛才我們談了很多市場、渠道、銷售等方面的話題,現在我們就呼叫中心的技術特點,發展方向討論一下。以我們CTI論壇2007年11月在上海舉辦的呼叫中心中間件研討會開始討論吧。以前,我們每年都做呼叫中心的行業大會,近幾年來發現,許多參會代表的關注點逐漸向呼叫中心的運營管理方面轉移。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我們希望能為呼叫中心廠商量身定做一些專業的會議,這是第一次嘗試。我們希望廣大的最終用戶能在這樣一個交流平臺上對各類廠商各類產品都了解一下。也就是讓最終用戶在一天內了解到,呼叫中心除了硬件設備,還有中間件,還有應用軟件。什么是中間件?為什么不同的中間件價格上卻相差甚遠?呼叫中心的標準在哪里?也希望廣大的集成商能夠通過這樣的交流平臺,獲得更多的商業合作機會。   廖總: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原來大家都喜歡講板卡、講交換機,容易給客戶一個誤導,呼叫中心是硬件主導的。其實呼叫中心的根本在于應用,在于軟件。現在呼叫中心領域不應該只比拼硬件了。所謂一體化也不是只強調硬件的,而是強調應用的一體化,強調軟件的整合能力。   CTI論壇記者:一體化解決方案中,中間件已經沒有太多的意義了。一體化平臺廠商自己可以隨便定義。據有的一體化廠商介紹說,他們已經能將所有CTI基本功能都固化在所生產的芯片里頭了?   廖總:我是學自動控制專業出身的,我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CTI是應用層的東西,能簡單地被固化到芯片中嗎?這么講的人,應該是想讓客戶認同他們的CTI是一個很穩定的系統,而不是一個經常宕機的系統。但現在很多客戶還是很專業的,聽起來可能會覺得有點離譜吧,所以這種宣傳方式并不特別明智。   CTI論壇記者:你們的中間件不是固化在一體化設備里面的嗎?   強總:不能說是固化。我們平臺的核心是一個叫ACM的軟件,把ACD、CTI和IVR的功能都包含進去了。這個對客戶和集成商來說是有好處的,他們不用去關心A家的板卡或交換機、B家的CTI、C家的IVR是怎么個接法。   廖總:是啊,昨天我就接觸了一個華中地區的集成商,他們屬于業內那種比較普遍的公司類型,二十多人,做企業級市場。原來最早用國產板卡,但是做到后來,他們覺得很累,整個平臺,板卡啊,中間件啊,他們要自己搭起來。而找了奧迪堅呢,這些他都不用管了,只關注應用軟件那部分就可以了。   CTI論壇記者:除了中間件,我還想聊一下呼叫中心在技術上的發展趨勢。這些年來,自從呼叫中心在中國開始快速發展的這十年來,除了IP進程在不斷加快之外,我不認為在技術上有很大的發展和突破。但近來據我了解,華為和中興這兩家在電信行業呼叫中心里一統天下的廠商已經不再研發傳統的交換機解決方案了。當然如果有人要,他們肯定會賣。但是,他們不會再投入研發了。他們現在是在研發基于NGN軟交換技術的下一代呼叫中心。所以說,他們強勢地把握著電信的呼叫中心市場。在電信技術升級換代以后,他們肯定還會不斷推出新的東西。基于NGN軟交換技術的下一代呼叫中心已經在運營商里開始應用。那么面對這種趨勢,奧迪堅如何面對呢?   廖總:說到NGN之前,我們先提一下對外宣傳的一個思路:即呼叫中心技術在國內經過幾個不同階段的發展歷程,第一是基于傳統PBX的解決方案,第二是基于語音板卡的解決方案,第三是基于IP-PBX的解決方案。我們這么定義,所有IP廠商都會喜歡。現在如果上一點規模的呼叫中心,客戶不可能去選板卡,通常就是選基于PBX的解決方案,要么是基于TDM的PBX方案,要么是基于IP的PBX方案。我們認為在企業級市場,IP-PBX解決方案會是未來的一個方向。畢竟NGN軟交換技術在應用上還沒有完全成氣候。   CTI論壇記者:但如果電信運營商利用NGN軟交換的最新呼叫中心解決方案介入企業級市場,為企業級客戶提供外包、托管等呼叫中心業務服務的時候,必將會對非電信呼叫中心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和沖擊。   強總:既然你談到軟交換,我這邊也補充一點,下一步我們的確也會在我們的平臺中加入軟交換技術。我們會有一個新版本的ACM核心軟件,允許客戶在IP分布式環境中采用軟交換技術在多臺IP-PBX間實現集群和負載均衡。現在軟交換技術的確是個潮流,但是真的要做到廣泛商用,還必須要有足夠的應用軟件去支撐這種環境,這可能還是要假以時日的。就目前來講,你跟客戶說你有一個PBX,有一個靠得住的硬件作為支撐,他會比較放心一點。不遑論什么軟交換,就是單說IP-PBX,前兩年我們跟客戶談,他們很多時候都不認同。現在,你是IP的他就比較容易認可,因為IP代表潮流,而且可靠性能夠得到保證。   CTI論壇記者:04、05年的時候,我看到過一些報告,說IP-PBX的出貨線數已經跨越了拐點,超過了傳統的PBX的出貨線數,國外和國內都一樣。但據我了解,我采訪過Avaya、阿爾卡特、西門子以及北電等廠商,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兒,20%都不一定到。其實,我認為這里存在一個誤區,許多廠商現在都聲稱不再出售TDM傳統交換機了,不是IP的,就是Hybrid 混合型的。那么銷售任何類型的都可以計算到IP出貨量中去,關鍵是Hybrid混合型交換機產品鬧出來的。即使客戶的需求全是TDM的,也算IP的出貨線數,這不可取。但話說回來,這些前瞻性的說法,也給IP新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動力,教育了市場,培育了客戶。還是有益于科技發展的。   廖總:確實我也看過類似的報告數據,跟你講的一樣,市場還遠遠沒有到達拐點。作為IP呼叫中心廠商,奧迪堅也很喜歡媒體把市場發展描繪成這樣。準確地說,奧迪堅提供的也是混合型的解決方案,主要體現在底層既支持IP包交換又支持TDM電路交換。我們在談IP的時候,很多用戶容易先入為主:一聽到IP-PBX就會想到,是不是要讓我們買一大堆IP話機啊,那很貴的。這時候,我們就會耐心地向用戶解釋,盡管我們提供的是IP呼叫中心平臺,但你們可以直接使用任何品牌的模擬話機作為坐席接入。這樣一來客戶就比較喜歡,因為可以保護他們現有的投資。現在一個企業級客戶要建呼叫中心,你讓他全部采用IP話機,造價還是比較高的。我們看到,現在有些客戶,出于資金上的考慮,在采用IP解決方案時慢慢敢于嘗試IP軟電話了。   強總:但IP軟電話具體使用的效果會受很多條件的制約。一是受PC本身CPU占用率的影響;二是IP軟電話在降噪和時延的處理上沒有IP話機好,對耳麥和聲卡的要求比較高;三是對IP網絡帶寬的要求比較高,對網絡QoS的依賴程度比較高。如果企業網絡管理得不好,網絡經常擁塞或是電腦容易染上病毒,這個IP軟電話就沒法用了。   廖總:有一次,我撥打一個銀行的客服,聽上幾句,我就問:小姐,你們是不是用的軟電話?   CTI論壇記者:能感覺出來么?   廖總:能,因為有回音。她一下子就很吃驚,覺得我很專業,她的服務態度就特別好。當然這不代表IP軟電話有什么不好,可能是他們網絡上的問題。真的要做IP呼叫中心,IP網絡的建設和應用還是要跟上的。我們這些做IP呼叫中心的廠商,將來肯定少不了和數據網絡廠商、網絡管理軟件廠商的合作,本來IP呼叫中心就是一種數據和語音技術及應用的融合。今后對呼叫中心從業人員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不僅僅要懂語音交換,懂中間件,還要懂網絡,懂CRM,特別是集成商,這些東西都要懂,否則你怎么做IP?怎么做分布式?   自從加入到呼叫中心這個圈子里來后,在一起交流的通常只跟語音和CTI有關。從未來的發展來看,不免太過于局限了。我倒是建議我們的思路要拓展開來。我要求手下的銷售,必須要懂網絡,懂數據庫,懂應用,什么CRM啊、OA啊、ERP啊都要懂一些,這些都不懂怎么去做市場。依我自己的經歷,如果沒有系統的概念,網絡的概念,應用的概念,很難去做好呼叫中心的銷售。   CTI論壇記者:確實,很有道理。實際上我一直認為,呼叫中心是一個集整個IT技術的應用,通訊的,計算機的,數據庫的,網絡的都揉在了里面。能不能再談一談,在現在和將來的市場上,誰會是你們主要的競爭對手?   廖總:每個時間階段都會有所不同。前幾年剛進中國時,當市場還沒有認識到我們做大規模坐席的能力時,我們的競爭對手主要都是一些國內外的板卡廠商。這兩年,隨著我們上百乃至上千坐席用戶的增加,隨著呼叫中心大型化向小型化轉變的趨勢,我們主要的競爭對手變成一些國外的傳統交換機廠商和國內的中間件廠商。因為我們提供的是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所以我們經常是在和交換機廠商和中間件廠商所組成的“聯合國軍”競爭。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在應用整合能力這一優勢上多做文章。現在我們遇到傳統交換機解決方案的競爭,要比板卡多一些。說實在,我們最不愿意和某些自詡為一體化廠商、價格又沒譜的公司競爭。   CTI論壇記者:我好像覺得你們跟他們老是不在一個戰線作戰,好像一個東線一個西線,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地盤。   廖總:是啊,有些行業的確不是我們的強項。就拿煙草行業而言,我們只做了北京煙草、江蘇南通煙草和昆明紅河煙草,這些客戶用得還不錯,仍有陸續的擴容。但現在整個煙草行業都在搞大集中,加上過去在某些一體化廠商身上得到的經驗教訓,任憑你再怎么跟他們說OBM,他們都不會再選奧迪堅了,他們會認為奧迪堅跟其它所謂一體化廠商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下定決心,脫離一體化的巢臼,讓市場真正認識到我們IP分布式的特色。不過現在有些行業,如電力就在搞分布式,而原來省一級的電力公司交換機用得多,地市級的電力呼叫中心板卡居多。當他們希望做IP分布式時,我們的機會就來了。我們最喜歡用過板卡的用戶,他們用過會覺得不好,而交換機又太貴,所以他們就會來找奧迪堅。   CTI論壇記者:奧迪堅一直在說IP,呼叫中心的IP方案跟傳統交換機的方案有什么不一樣的?   強總:這跟歷史有關系。人類最早生產語音交換機的時候根本沒想到一百年以后,還會被用做呼叫中心的設備,還會把數據往里集成。最初只考慮語音交換,能將兩個人的語音連通就可以了。現在,隨著應用越來越多以后,人們對交換機進行改進,加上一個CSTA協議,本質還是一個交換機。但加上CTI以后,呼叫中心的大腦就交給CTI來控制了。交換機的核心,還是語音交換,沒有變化過。交換機從一百多年前發展到現在,只是從布線控制到程序控制,實際上的邏輯都沒有變。撥號方式從原來撥號脈沖,到現在的DTMF的雙音多頻,基本原理都沒變。   而IP-PBX雖然都是完成語音傳遞和交換的功能,但原理上包交換和電路交換是完全不一樣的。對于傳統交換來說,上海到北京總共有多少條電話線路,就有多少個人可以一起打電話,如果超過那就打不出去了,即使許多時候講話的雙方是處于靜音的狀態。為什么IP好呢?因為鏈路是復用的,總的趨勢來講IP對節省資源是有幫助的。但是包交換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其它的問題,比如延時、丟包等,這是沒有辦法跟傳統電路交換相比的。因為傳統交換機,每一通電話連接后,這條線路就被占用了,因此沒有網絡的延遲問題,沒有帶寬問題;而IP語音,需要很多通電話共享一個線路,因此就有延遲、帶寬占用以及丟包等問題。   CTI論壇記者:現在誰都在說IP,奧迪堅的IP實現方式跟其它的廠商產品有什么不一樣的?   強總:其實,我們的IP和其他廠家的產品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們系統的設計構架是基于IP的而又沒有將原來的電路交換部分完全丟棄。你可把我們當作一個混合型平臺來看待,除了內置IP語音網關功能,還有更多后臺的應用,比如說CTI、IVR、ACD、隊列、語音信箱等一大堆都在里面。實質上我們已經把IP包交換的那部分,融在我們核心的交換層里面了。   從傳統發展到現在,在大家都知道VoIP好的情況下,有多種做法。一種做法就是完全推翻重新搞,就像是現在的軟交換,TDM全部扔掉,全部換成IP軟交換。還有一種就是漸進式的改革,在傳統交換的基礎上加一個IP交換的補丁。你要用傳統的,一直可以用下去,你要使用IP,我也有。但有些廠商的系統因為其核心部分沒有電路交換,所以在用戶終端側需要一個D/A的轉換器,將IP轉換成模擬的,因此他們的終端投資會很貴。   奧迪堅不同于這兩種。我們其實是在原來我們IP-PBX的基礎上將傳統的TDM方式再包含進來,我原來的設計是基于IP包交換的基礎,再加上傳統TDM的補丁。我們的主要核心還是IP-PBX,然后再外掛那些傳統的東西,就等于反過來了。   CTI論壇記者:從最早94年成立,奧迪堅就是以IP-PBX為出發點,然后接入了一些傳統的TDM的方式。你們不像傳統的朗訊、北電有很沉重的一百多年的包袱。那么H.323是在1996年成型的,而SIP是到了2002年才真正的成熟起來。你們現在采用的是哪一種?   強總:是這樣的,我們以前的版本,全都是支持H.323的,現在我們也支持SIP。我們的IP分兩大塊,一大塊是服務器之間的交換,你在上海有一臺,在北京有一臺,這兩臺之間我們可以用IP連接,其余都是模擬的分機。另外一大塊,就是分機也可以是IP的話機。我們也提供AltiGen的IP話機,這樣我們就可以將更多豐富的功能做到IP話機上去,比如,語音信箱、BLF、工作組狀態顯示、可編程的功能(允許用戶自定義某個功能鍵的用法)。   對我們來講,這兩種在服務器上,都是一樣的技術,沒有什么區別。但我們為什么分開來討論呢?對于分機來講,就等于內部的交換;而對于遠端網關來講,就是外部的交換,類似于IP網關。如果你沒有AltiGen的設備,你可以通過第三方的IP網關(支持H.323或者SIP的協議)與我們互連。你如果是SIP的,我們就是SIP的。如果你是H.323的,我就是H.323的。   廖總:我們還有一個在企業內部的賣點。假設客戶已經有一個辦公用的PBX,我們的呼叫中心系統可以和這個PBX進行連接,這樣PBX上的辦公電話,可以充當二線座席來使用。當座席員不能解答客戶要求的時候,可以開電話會議,接入業務部門的人,一同為客戶服務。   強總:呼叫中心和原有辦公電話做集成,我們可以通過模擬線及數字中繼來實現。在我們的系統里面,我們的IP話機和模擬話機只有分機號的區別。IP話機與模擬話機之間互通,就是撥分機號那樣簡單。對于呼叫中心來說,實用意義就是,應用軟件不用再開發兩套了。據我所知,很多既提供傳統的、也提供IP的方案中,應用軟件電話控制部分是需要開發兩套的,模擬你要用這種軟件,IP你要用那種軟件,這樣才能控制電話的連接。但對于我們來講是一樣的,只要一套軟件就好。對于應用開發來講,不需要既懂模擬的、又懂IP的兩套班底,這是我們在呼叫中心應用開發方面的一大優勢。另外,當座席員今天使用的是模擬話機,明天使用的是IP話機的話,座席員自己通過電話機登陸就可以解決,而不需要管理員來更改配置,更不用修改相關的應用軟件了。   CTI論壇記者:等于說,你們把底層的模擬和IP的區別在應用層上都屏蔽掉了,在應用開發時不用再考慮這些了。   強總:是的。從中可以看出我們軟件的架構是比較清晰的。我們在應用層屏蔽了所有底層的那些與通訊有關系的東西,極大地方便了應用開發。   CTI論壇記者:能不能再介紹一下奧迪堅的CTI分布式控制。據我了解,國內的中間件廠商很少能做到這一點,它的難點在什么地方?是因為市場需求不夠,造成他們沒有開發的動力,還是有什么門檻,他們做不到?   強總:我覺得主要是技術門檻的問題。我們可以先從雙機系統上來看:傳統意義上講,交換機肯定是有熱備切換功能的。當CTI控制也要有備份切換時,技術上要求是很高的。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交換機部分是一個雙節點,CTI部分是另外一個雙節點,四臺設備(交換機+CTI)之間的控制邏輯是非常復雜的。對于一個交換機來說,兩個CTI要控制你、指揮你,做得不好那就容易亂套了。我們現在有一個比喻,CTI是一個大腦,呼叫中心所有的思維控制都在CTI上。對呼叫中心來講,不應該片面強調交換機的能力,交換機只能提供語音交換的能力,其他的和數據的集成都要靠CTI來實現,因此在做呼叫中心的時候,交換機的大腦是交給CTI來控制的。呼叫中心系統應該強調CTI的能力,如果沒有好的CTI控制,就算交換機的能力有多強大也沒有用,就像人的大腦出了問題,心臟再強壯又有什么用呢?還不就是一個植物人!所以很多人說基于交換機的方案很穩定,我說不見得,為什么?我只能說呼叫中心在交換機部分很穩定,但呼叫中心的整體不一定穩定,因為你引進了很多CTI部分的不定因素。   回頭來說,我們怎樣做到分布式控制的呢?我們在每臺服務器里都裝了一個CTI,也就是交換機部分和CTI部分共享了一個物理載體。在一個分布式的呼叫中心里面,每臺一體化設備都有自己獨立的CTI部分。假設其中一臺設備出問題了,不會影響到其它設備的正常使用。   CTI論壇記者:在我們和Frost & Sullivan合作的報告里面,把呼叫中心分為三種。一種是集中式的,一套設備,包括座席等所有設備和功能都在一個地點。一種是分布式的,一套設備在一個地點,但座席和IVR等功能卻是無處不在的。第三種是組網的,在一個虛擬的大呼叫中心上面,有不同的幾套設備。但是,每一個小腦,還需要一個更大的大腦,它能了解到各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它來統籌的去安排。實際上在呼叫中心方案里頭,組網式是鳳毛麟角的。那么在分布式或組網式系統中,能不能在中心端部署呼叫中心系統,而在分支端簡單地采用一些語音網關設備呢?   強總:可以。但外掛語音網關后,在數據和語音同步轉移方面,就會比較困難。如果交換機和網關都是一家廠商的,那還好說。如果是第三方網關的話,原始主叫號碼的轉移可能會是個問題,而CTI又在另外一個地方,這里面的控制是很復雜的。中心端和分支端的數據互連部分需要協調,因為現在是用于呼叫中心,不單單把語音傳過去就可以了,其實主要還是語音和數據的同步問題。   廖總:讓我們假設這樣一種場景:客戶打電話進來,第一個服務他的座席員,講了一會兒之后發現他的問題自己處理不了,需要上級來處理,但這時候該座席員已經記錄了客戶的問題,當轉給上級的時候,電話轉過去,但如果數據不能轉,上級只能讓客戶重述一次,客戶當然很容易冒火。我們的呼叫中心系統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很多傳統交換機系統中,電話是采用分機方式轉的,假設座席員這邊是101分機,轉到上級那兒,CTI識別的是101分機號,而不是原始主叫號碼。所以只有在CTI軟件上作特殊的處理,才能實現語音和數據的同步轉移。如果中間件廠商不具有這樣的能力,用戶的呼叫中心就喪失了這種功能。   強總:據我所知,有些交換機廠商可以做,但只能轉一級。也就是說主叫呼入系統,座席A接聽電話,然后座席A將電話轉接給座席B,座席B還是可以看到原始的主叫號碼的,但是再轉接到座席C的話,有的交換機就無法顯示原始主叫號碼了。但是我們不管你怎么轉,每個座席都可以做到語音和數據的同步轉移,這對呼叫中心來說比較關鍵。我前面也講過,IP話機和模擬話機溝通的話,傳統PBX的撥號方式都可能不一樣,但是對奧迪堅來說就是分機號,打法跟原來的模擬話機是完全一樣的。在CTI這一塊,我們的系統對于開發商來講,不管模擬的,還是IP的,只要開發一套應用軟件就OK。但如果你有了一個第三方網關的話,網關上的接口都跟原來交換機上的接口不一樣,那你一定要做兩套應用程序了。   CTI論壇記者:奧迪堅在平臺功能里面,是否包括IVR、報表、錄音,包括Outbound呢?   強總:在我們核心的平臺里面,這些功能都有。另外在我們的SDK里面,還提供了可自定義的開發接口。比如說你需要IVR,我們有簡易的、復雜的。如果你覺得這些都不能滿足,你還可以在我們的SDK里面,通過API再開發一遍,開發你自己的IVR。ACD也是這樣,我們現在系統里面內置八種ACD方式,如果你覺得還不夠,還可以自己再開發。我們現在的隊列管理,可以根據優先級來排隊,如果你覺得這個也不夠的話,可以自定義一個算法,同樣沒問題。我們把上面說的這些功能,當作一個個應用模塊放在我們的核心平臺AltiServ里面。沒有開發能力的用戶,拿來也能用。這樣一種架構,讓我們的系統適合于各行各業。如果你的平臺是板卡的話,你的開發就比較難了,每次都要從頭開發一遍,做一個應用。對于交換機也是一樣了,你需要針對CTI來做很多不同的開發。對我們來講,核心的部分是根本不動的,只是應用部分,目前這些內置的應用拿來就能用,如果你覺得不夠,當然還可以做二次開發。   廖總:其實從這點上來說,我們的思路更像一個Call Center on Demand。哪怕是錄音這一呼叫中心最基本的功能,我們又把它分為兩塊,一個是錄音實現,一個是錄音管理。在我們所有的外線模塊和分機模塊中都已經內置了錄音資源,相當于在通話過程中把語音流直接截了下來,不需要任何外掛的第三方錄音設備,這樣做的話,對系統核心資源的消耗最小。   強總:我們的錄音實現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IP話機上,我們實現錄音的方式和模擬話機上別無二致。我們的錄音跟座席端是否IP話機、模擬話機無關。一般的錄音設備在模擬線上可以做,在IP上就沒法做。對于外掛的第三方錄音來說,IP話機上怎么錄音,除非你把IP轉成模擬,模擬線上再調一根并線出去到錄音設備,這不就等于限制了IP座席的優勢了嘛。但當你的IP座席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時候,你要多少個錄音服務器啊?   廖總:而且我們的結構很簡單,在我們的系統里面,你看不到一臺服務器專門是用來是做錄音的,錄音資源就在PBX上,具體就在一個個外線模塊與分機模塊里面。每一個模塊上都有一個DSP來實現錄音,而每個模塊上的錄音資源都可以用錄音許可來控制。當部署分機的時候,錄音也同時部署好了。我們實現實時錄音是不需要外掛錄音設備的,這個是我們錄音技術上的一個最大優勢。再有一點,我們的錄音資源是分布的,因為即使其中一個分機模塊壞掉了,其他的分機模塊還能正常錄音。如果是一個單獨的錄音服務器,一旦錄音服務器宕機,整個錄音功能就全部癱瘓了。   在呼叫中心運營過程中錄音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客戶可以使用我們提供給他們的錄音管理軟件。如果客戶希望在其業務系統上整合錄音管理的功能,還可以根據我們的錄音文件數據庫結構開發自己的錄音管理軟件。錄音管理軟件,其實就是在錄音文件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實現錄音文件的存儲、查詢、播放、備份、刪除等功能。   CTI論壇記者:奧迪堅最早做IP出身,是否設想過把IP錄音單獨拿出來賣?   廖總:沒想把這塊提出來單賣,其實你說的這個思路挺好的,只是我們目前還沒有考慮到這塊市場。   CTI論壇記者:Outbound這一塊呢?   強總:外撥我們也分兩塊,一塊是應用,一塊是功能,在功能上面,早就已經融入這個平臺里面。應用這塊,我們也有自己的Outbound軟件,當然也可以通過我們的SDK來開發實現,策略都是一樣的。   CTI論壇記者:奧迪堅未來在市場上有怎樣的設想和發展計劃呢?   廖總:其實奧迪堅在北美市場,占市場份額比較大的是IP電話系統的解決方案。所以,現在我們有一個設想,在國內不只是做IP呼叫中心,希望漸漸地IP電話系統也做。當然我們的IPT系統,不同于在傳統路由器上加一個語音模塊,簡單來實現IP語音交互的那種。你去看一下我們的網站,我們網站上的產品就分為兩大塊,即IPT系統和IPCC系統。其實,在我們的呼叫中心平臺里面,把那些呼叫中心的特定功能模塊都拿掉,就是一個IPT系統。我們的IPT系統,可以算做我們IPCC系統的一個子集。我們的IP電話系統并不是說跟呼叫中心完全無關,像基礎的CTI、基礎的IVR、基礎的TTS、基礎的ACD都有,不過不像我們的IP呼叫中心系統中功能來得那么全。這有什么好處呢?可以幫助用戶未來平滑地從簡單的IP電話系統升級到一個完整的IP呼叫中心系統。   第二個計劃就是在國內市場引入一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IP-PBX,即MAX1000。MAX1000單機的容量不大,但它是可以的堆疊。用我們下一代的軟交換系統,可以把幾臺,十幾臺,幾十臺堆疊在一起,這樣就可以做到幾百線、幾千線的規模。一旦能夠引入國內市場,相信對我們市場份額的拓展,會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   CTI論壇記者:我們今天主線是講奧迪堅的發展脈絡。經過與你們的交流,我得到的概念是你們現在把一體化弱化,在呼叫中心上強調IP分布式+OBM,下一步是進軍國內IPT市場,然后往軟交換方向發展。   廖總:最后總結一下我們在市場宣傳方面的主要步驟:第一、網站更新,我們在IP分布式呼叫中心的基礎上增加了IP電話系統的內容;第二、城市巡展,第一站成都,第二站武漢都做了。接下來,我們會去國內其他幾個主要的城市,把我們現在這套新的東西對外宣傳。在做城市巡展的時候,還是以行業集成商和合作伙伴為主。如果當地的用戶有興趣,我們也歡迎一些用戶來參加。

>>IP分布式呼叫中心 詳細方案/案例索取

【相關鏈接】

  • IP分布式呼叫中心專欄
  • 奧迪堅華東大區銷售總監廖澄及亞太區運營總監強雄飛訪談實錄(上)
  • 奧迪堅IP分布式呼叫中心系統平臺簡介
  • 奧迪堅IP分布式呼叫中心系統構建城管熱線系統
  • 奧迪堅助力北京味多美訂購熱線平臺
  • 奧迪堅為日產高端豪華汽車品牌INFINITY提供客服語音服務平臺
  • 蘇州便民服務熱線升級再次青睞奧迪堅IP分布呼叫中心系統
  • 奧迪堅IP分布式呼叫中心系統打造金仕達服務熱線
  • 奧迪堅IP分布式呼叫中心系統助力報喜鳥集團打造電子商務呼叫中心系統
  • 奧迪堅IP分布式呼叫中心系統成功打造“搜搜客”訂餐熱線
  • ......

CTI論壇獨家專訪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CTI論壇編輯

標簽:太原 紹興 鄭州 清遠 伊春 安順 宿遷 自貢

巨人網絡通訊聲明:本文標題《奧迪堅亞太運營總監強雄飛及華東銷售總監廖澄專訪》,本文關鍵詞  奧迪,堅,亞太,運營,總監,;如發現本文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相關信息告之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本站內容系統采集于網絡,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
  • 相關文章
  • 下面列出與本文章《奧迪堅亞太運營總監強雄飛及華東銷售總監廖澄專訪》相關的同類信息!
  • 本頁收集關于奧迪堅亞太運營總監強雄飛及華東銷售總監廖澄專訪的相關信息資訊供網民參考!
  •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