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營銷,各種營銷模式,各種營銷策略,各種營銷理論,卻沒有幾個人能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營銷。很多人經常把營銷跟銷售混為一談,將二者拿來比較,最后比來比去覺得還是一樣的。那么,營銷到底是什么呢?我們有很多的答案。
很多關于營銷的知識,大家都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些答案大多數是西方的,因為它最早出現在西方的字典里。在一次營銷總監峰會上,一位中國的總監也給出了東方的答案,他說:營銷就是營造銷售的氛圍。”當時他獲得了熱烈的掌聲,我也認為這是一個突破性的答案,起碼這已經有了為什么的成分。
簡單的講:營銷就是經營和銷售的管理。一個企業失敗了,不是敗在銷售,就肯定是敗在經營和管理,不會有其他原因。但一個企業要成功,就必須經營和銷售都要過硬。營銷是一把刀,銷售是刀刃,經營就是刀柄。人們總是喜歡炫耀刀刃如何鋒利,卻總也握不牢刀柄。
千萬不要錯誤的認為,那些沉迷銷售的企業都很糟糕,那些沉迷銷售的人都很愚蠢。其實沉迷于銷售的,恰恰是銷售的高手!這就象那些游過防鯊網的,都是游泳好手的道理一樣。這些人都是賣貨和收錢的好手,而且肯走路會說話。他們有強烈的自信,他們甚至喜歡去應對那些最糟糕的狀況。對銷售的沉迷,讓他們忽視經營,這從根本上導致了營銷與企業的脫節。企業加銷售,只能產生規模,規模不斷擴大,利潤越來越少;只有企業加營銷才能產生利潤。
當營銷的天平稍稍傾斜于銷售的時候,就會帶來混亂,但這種混亂其實有利于企業發展,所以我們很多企業,都把自己的發展狀態稱為混亂前進。吉姆。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強調:那些實現跨越的企業,人們在轉變完成之前還沒有意識到一個卓越的轉變正在進行中,通常情況下,他們都是在事情發生之后才對情況有清楚的認識。”這是對企業混亂前進的最形象描述。
但這個天平不能再傾斜,在營銷的天平中,如果經營對銷售的傾斜過大,就象在銷售的天平中,收錢對賣貨傾斜過大一樣,一發而不可收拾。一個重賣貨輕收錢,增加風險;一個重銷售清經營,損失利潤。事實是,目前我們對企業的認識,基本還停留在以規模論英雄的銷售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