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的概念,一時各個行業積極擁抱互聯網,希望借助互聯網噓頭大力發展自己事業,提高在行業中影響力。那么,看起來很“土”的農業也已站在時髦的“互聯網+”風口之上,帶著一股泥土的清香“鉆入”互聯網四通八達的脈絡里。我們可以看出互聯網農業中最棘手的問題莫屬農產品銷售了。在現代科技推動下,農產品如何搭乘互聯網快車,解決農產品滯銷是推進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核心。近幾年許多農產品借助電商在行業取得了一定成績,針對成功案例我們要剖析他做成功的原因?
同樣的橙子為什么褚橙就能名聲遠揚?
87年沉浮人生
75歲再次創業
11載耕耘
結出10000畝累累碩果
耄耋之年
東山再起成一代橙王
傳承“勵志”的甜
是中國人欣賞的甜
褚橙是原紅塔集團董事長、前貪污者褚時健種的橙子。褚橙是典型運用互聯網思維做成功的農產品。它的成功之處在于,它在極短的時間內,把一個產品幾乎做成了“云南特產的冰糖臍橙云冠橙”這一水果品類的代稱,而且還創下了勵志橙這樣高大上的名號。那么我們大家可能都會有疑慮為什么它在極短時間內就有這么大的影響力呢?為此小編總結出它的成功之處主要有三點:其一,橙子要好,要甜,這構成其用戶體驗的第一步;其二,褚橙被賦予了正面的,向上的,切合年輕人精神需求的故事與內涵,甚至被賦予了一種勵志精神,這是其增值部分,除了口感之外,使吃褚橙增加了一層精神上的體驗;其三,被王石、潘石屹、韓寒等大力贊揚追捧,引爆傳播,育成時尚,點石成金,京滬橙貴。此三步缺一不可。2014年11月,聚劃算首頁主推褚橙(褚時健)、柳桃(柳傳志)、潘蘋果(潘石屹)三款水果的團購,上面這段話,是聚劃算對褚橙品牌的解讀。上線當天,褚橙8400多單,75萬銷量;柳桃476單,4.6萬銷量;潘蘋果187單,1.6萬銷量。結果幾乎是幾何級別的差距。同樣是以知名企業家命名的水果,為什么褚橙能夠獨樹一幟?我們認為褚橙的成功不僅因為有強大的勵志內容基因,還靠他們在營銷手法上的與時俱進。強大的品牌故事形成自傳播、主動拉攏年輕消費者、積極擁抱互聯網。褚橙其實是一種互聯網思維,是關系、人脈、資源、經驗加上了互聯網思維,不是一般的創業者所能模仿。互聯網思維是一串0,而起到決定作用的永遠是那個堅挺的1。互聯網思維會加快企業成功,但是,如果把互聯網思維理解成屌絲逆襲的快速通道,則完全大錯特錯。屌絲偶爾可以通過互聯網思維逆襲不錯,但從整體上來說,互聯網思維將加劇馬太效應,使弱者更弱,強者更強。它的特點是把強者的所有社會資源都發揮的淋漓盡致,結果將是數字鴻溝越來越深,財富加速向強者聚集。褚橙結合自身產品特點與互聯網營銷思維相碰撞,最后打響了褚橙走向世界的品牌大戰。
農產品借助互聯網營銷的方法,你是這樣做的嗎?
一 、農產品+社交平臺
互聯網社交平臺眾多如信朋友圈、新浪微博、QQ空間等,我們都可以用。在這樣的平臺上,價值在于強互動與強信任,有助于個人品牌的建立,特別適合年輕的新生代農民創新創業,不僅能高溢價賣出農產品,還可玩轉鄉村旅游、產品訂制等花樣,推動農業快速發展。在這樣的平臺銷售,需要我們有足夠的社會關系,廣闊的朋友圈,強大的文案功底,可以用好故事來營銷,同時和潛在客戶頻繁互動。
二 、農產品+媒體平臺
這幾年,由于搜狐自媒體、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百家等自媒體平臺的快速發展,目前已是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再加上論壇、博客和一些新式互聯網媒體平臺作為補充。在這個時代,人人都可以寫“軟文”來宣傳自己的產品,當然我們也可以找公關公司來做軟文宣傳,如一篇文章能夠有幾十萬的閱讀量,產品估計能賣到全國。這樣的平臺,比較適合經營特色農產品的用戶。
三 、農產品+C2B平臺
C2B模式是指由消費者發起需求,引導農產品生產者進行生產或電商平臺反向采購的交易模式。例如“聚土地”項目,由消費者通過互聯網平臺虛擬購買一塊土地,消費者可指定這塊土地今年的種植品種,收獲一年內土地上產出的所有農產品,并可到自己的土地上旅游度假、種植體驗。這種模式更適合城市周邊的合作社或農場進行嘗試。在掌握這些電商營銷技巧同時結合農產品自身優勢+互聯網營銷思維+國家政策支持三方面共同助力農產品銷售,相信農產品滯銷的問題就不復存在了。
農產品營銷如何學會饑餓營銷?
《美人魚》大年初一上映首日便以2.8億元票房刷新多項華語片紀錄,隨后2天破5億,6天破14億。星爺獨創的“饑餓營銷”法,上映前不給看片,這次也是大獲成功。借取星爺成功營銷運作思維,我們農產品是否也可以運用”饑餓營銷“來收攬消費者呢?饑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制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目的。饑餓營銷就是有意激發消費者的強烈購買欲望而同時不給予滿足或者將滿足的時機拖延滯后,從而引發消費者更為強烈的購買動機,形成供不應求的搶購現象,從而達到穩定商品價格、獲取較高收益、維護品牌形象等目的的營銷手段。饑餓營銷就是通過調節供求兩端的量來影響終端的售價,達到加價的目的。可見,饑餓營銷是指企業通過控制產品的供給量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并通過高于同類產品的售價獲得較高利潤的營銷方式。它的目的是通過供求關系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以此獲得穩定的收益以及提升品牌的影響力。饑餓營銷的特征主要包括引起共鳴、限量供應、延時銷售、售價較高等。
饑餓營銷成功實施的核心條件是所售產品必須具有優質性。只有質量品質較高的產品才能夠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也才能通過供給量的控制引起消費者的“饑餓”。區域特色農產品一般都屬于“三品一標”范圍內的農產品,它在區域范圍內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而且消費者的各種心理訴求促使其愿意以較高的價格購買特色農產品。所以,區域特色農產品的優良品質以及消費者對其需求的擴大,促使其可以運用饑餓營銷策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促成消費者快速購買。
區域特色農產品的饑餓營銷策略主要抓好四大方向:
方向一、產品策略
在對區域特色農產品實施饑餓營銷產品策略的過程中,首先,要保證區域特色農產品的質量,使消費者能夠從所購的區域特色農產品中獲得滿足感,實現區域特色農產品的效用;其次,要設計適合區域特色農產品特征的包裝,包括顏色、大小、容量、方便取放、包裝結實等;再次,要使區域特色農產品具有統一且容易識別的標識,主要包括產品識別、品牌識別、地理標識識別、防偽識別、渠道識別、包裝識別、認證識別等;最后,要控制區域特色農產品的供給量,控制供給量的主要目的一是以量少保證農產品的品質,二是以量少保證農產品的供不應求。
方向二、價格策略
在對區域特色農產品實施饑餓營銷價格策略時,應該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區域特色農產品的定價要高于同類農產品的價格。區域特色農產品的高價是饑餓營銷的一部分,價高不僅能夠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還能引起消費者的共鳴,滿足其心理訴求。另一方面,區域特色農產品的價格組合策略要靈活。不同的消費者雖然對區域特色農產品的購買欲望很大,但是因其購買力的不同導致最后可能只有一部分目標消費者會選擇購買。區域特色農產品可以根據重量或者數量的不同,設置不同的包裝組合和產品組合,然后根據組合的不同設置不同的價格。靈活的價格策略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對價格的要求,這樣既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又不失價格優勢。
方向三、促銷策略
區域特色農產品的促銷策略主要包括農產品品質宣傳、農產品品牌宣傳、農產品銷售宣傳等。農產品品質宣傳主要包括農產品的功能、用途、特色之處等;農產品品牌宣傳主要包括品牌文化、品牌理念、品牌價值、品牌地位以及品牌歸屬感等;農產品銷售宣傳主要包括農產品的上市時間、銷售渠道、銷售控制等。此外,還可以通過附加值引導,使消費者在購買區域特色農產品時能夠得到某種額外利益。可以根據區域特色農產品的特點設置具有收藏價值、實用價值、文化價值等高附加值的小禮品,以提高區域特色農產品的附加值,促進消費者滿意度的提高。最后,區域特色農產品還應該做好線上的宣傳造勢,充分利用互聯網網絡、移動網絡以及各種微平臺進行宣傳和互動。
方向四、渠道策略
饑餓營銷的銷售策略主要是訂單式銷售、預訂式銷售等,其渠道長度相對較短,可以實現“企業—訂單—消費者”的銷售方式。區域特色農產品在實施饑餓營銷策略時,除了傳統渠道建設外,應該更加注重網絡渠道的建設,并采用與網絡銷售渠道相結合的訂單式銷售、預訂式銷售以及預付式銷售等銷售方式。網絡銷售渠道不僅是解決區域性限制的主要途徑,而且是減少銷售中間環節的主要途徑。區域特色農產品實施成功的饑餓營銷,不僅能夠獲得消費者認同,引起消費者共鳴,而且還能促進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提升。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區域特色農產品都適合運用饑餓營銷進行銷售,這就要求企業或者農戶在運用饑餓營銷之前,必須對自身條件有清楚的認識,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不僅不會促進特色農產品的銷售,反而會給區域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農產品滯銷一直困擾我們廣大農民朋友,自從借助互聯網營銷后農產品銷售實現了質的飛躍。在互聯網思維下,農產品營銷更應與時俱進并結合互聯網運作特點助推農產品產業升級。無可厚非褚橙產品營銷是成功的,它創新了產品傳統營銷方法。讓自己產品脫穎而出。獲得了廣泛的消費群體。褚橘的成功、《美人魚》的大賣告訴我們有時另辟蹊徑也不失為一步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