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從五道口金融學院下課趕過來的。”見到蔣錫培,他親切和藹的握手告訴我們。五道口金融學院博士班最近一期在北京開班上課,云集眾多企業家和社會精英。而此前蔣錫培已經報名學過眾多MBA班、商學院課程,似乎是在彌補當年高考落榜沒有繼續學業的遺憾。
采訪過程中,我們聊到青少年時期的讀書學習,他不無感慨的說,其實是復讀過一個月的,只是最后放棄了。而現在讀很多金融班、博士班,是因為發現作為企業家必須要不斷的學習,保持企業的創新力和學習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企業家素質。
簡單的采訪過程中,蔣錫培講的最多的除了遠東集團的情況之外,就是他的讀書求學求知的經歷。最早在長江商學院讀書是跟馬云、郭廣昌一個班,班上33位同學都是成功的企業家,行業的翹楚。也正是在不斷的跟這些優秀的同學一同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強化了蔣錫培要持續學習讀書的動力。他說,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走的更遠。
訪談內容
經觀書評:你有個觀點,未來5-10年80%企業將不再存在。經營管理企業這么多年,你是如何看目前中國的企業發展現狀的?
蔣錫培:我幾年前的觀點,未來五到十年有80%的企業可能找不到了,這是經濟和市場規律決定的。
因為中國已經不再是三、四十年前,哪怕是十年、二十年前的經濟基礎,市場發展也逐步成熟了。目前的市場已經發展了一個成熟的階段,我們已經融入了全球的市場。企業要想成就百年,甚至更長,基業長青還是不容易的,一般企業平均壽命也只有3-5年。而要在這一輪的金融危機中還能持續發展好,是不容易的。
所以今后各個行業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如果是一個行業的500強企業,或是上市公司,可能會有更多的機會。如果在細分市場領域能夠領先,也有很好的機會。只要能創造價值,真正以客戶為中心,有持續發展營業的能力還是可以生存的。但是大部分企業確實是碰到了非常大的難題,這個坎兒不一定走得過。
經觀書評:作為一個企業家,你認為想要成為被剩下的20%,首先要做哪些事情?
蔣錫培:毫無疑問,一個企業需要有持續發展的動力和能力。
作為遠東這樣的企業來說,一定要以全球客戶為中心,研發出適合他們的,性價比高的產品;再加上要有優秀的人才以及很好的機制和體制,使更多的人才到我們的平臺來。他們要有跟我們一致的價值理念,跟我的追求目標一致,再加上有長期保持奮斗的激情,這些都是我們非常重視的要素。只有這樣企業才能走的更遠。
經觀書評:哪些行業是你比較看好的?
蔣錫培:好行業和壞行業是相對的,哪怕是一時巨型的這樣的傳統行業也有非常好的發展機會,可能要升級和改變商業模式等等。
當然對健康、醫療、體育、消費升級這樣的一些行業的需求可能會比較多,所以這些行業發展的機會會更多一點,我們也有這方面投資。遠東是主業加投資的發展戰略企業,我們把智慧能源、智慧城市主業做好,這個一畝三分地的產品和服務是要能夠更好瞄準全球標桿企業,我們不斷創新、不斷做到有全球競爭力。同時我們還要有一些資源配置包括方方面面的機會去把握好我們投資的機會,幫助一些中小企業,幫助一些資源需要重新配制的企業,他們能夠做好產品和服務,同時也能夠資產證券化。
經觀書評:從你的個人創業歷史來看,1990年自籌180萬億資金,到今天200億的資產的大集團,同時也在做慈善事業。從企業家的個人素質來看,你覺得能成功走到今天,最重要的企業家素質是什么?
蔣錫培:其實我當時的倡議是1985年10月份,到今年已經30多年的歷史了,毫無疑問這30多年走過來,我們也是不斷地跌打滾爬,也具備了一些優勢。
我們既要做好我們的產業事業和投資事業方面,同時還要做好我們的教育事業,做好慈善事業。所以,這三個事業要同頻共振,互相支持、互相促進。我們企業到今天1萬1千多員工,雖然也有一些是為了養家糊口到這個平臺上,但大部分人他們有理想、有追求,他們把它看成是事業的平臺。因此,我們需要創造更好的產品和更好的服務贏得更多的客戶和市場,使得我們公司能夠深受大家的尊敬,我們自己也感覺無比自豪。
經觀書評:從農村走出來的企業家,高考落榜,沒有選擇復讀就走入社會,之后做遠東,一直到今天。在你不同的人生階段當中,讀書、閱讀的經歷和感受是怎樣的?
蔣錫培:我們這個年代確實有很多機會,但也有很多迷茫或無奈,因為畢竟要考上大學,這是農村孩子重要的出路。
我從小也是希望成為一名大學生的,留校當教授或導師,但當時沒有這樣的機會。高考落榜后,我復讀了一個月,最后放棄了,跟我哥哥修鐘表賺錢。當時他一天能賺三、五十塊錢,一年在外面打工掙的錢,在80年代初是很大的一筆數字,很了不得了。所以他的手藝打動了我,我跟他學了56天,就獨立的修鐘表,擺攤了,也是由此創業。
事實上在創業的過程中,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也很忙很累,但我沒有放棄學習。我覺得我學習是不進則退的,因為畢竟年輕時上學的時間比較少,而做企業后看到有很多特別優秀的人,看到人家都是碩士、博士,是名校出來的,我今后怎么跟人家競爭?所以后來我們在創業過程中,去南大學習,去清華、北大學習,在中歐商學院、長江商學院一路學習過來,不光是學到很多理論方面的知識,也能跟自己的事業很好結合。
我很多同學特別優秀,他們每一個人都非常值得我學習,我有很多體會。包括我現在上的清華五道口的金融博士班,這些也是對我有幫助的。畢竟要讓自己的企業持續健康發展,還要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的服務商;成為全球的投資管理專家。作為創始人來講,我還年輕,我還有責任和義務要使得這個企業能夠走得更好,走得更遠,使得未來的領導人,未來的接班人他們有更好的平臺和基礎,能更好的繼往開來。
經觀書評:學習是保障企業創新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企業領導者必備的素質。
蔣錫培:我們創辦企業初期就提出了要建立學習型的企業,建立學習型的組織,不光這樣想還這樣做,而且有制度去保障。
再加上我們高層首先要能夠身先士卒帶領大家去實踐。這也是體現一個人或一個組織的競爭能力,我們把學習力看得蠻重要的,這些我們都有體會。
經觀書評:早些年在長江商學院讀書的時候,跟馬云是一個班的同學。在那一批的企業家身上,你有什么感觸?
蔣錫培:我們33個同學很幸運,像馬云、郭廣昌等等這些是我們的同學,事實上這也是難得的緣分。
他們每個人讀了長江以后,其實還是沒有停下腳步,因為此前他們都有系統學習的經歷,還有很好的理論的功底再加上能夠把一個企業白手起家做到這么大,做得這么好。當時我們班33個同學的企業大多都是上市公司,各行各業的領軍企業。因此他們內心很強大,也很自信。他們有很多的追求和擔當,他們也在不斷學習。我們有很多同學也是這樣不斷地去找到一些好的平臺,好的學習組織去不斷提升,我認為他們都是發自內心的,他們內心是有非常好的追求的。
經觀書評:您最近在看哪些書?會更多的關注經濟形勢類的嗎?
蔣錫培:近期這方面關注得相對比較少一點,一方面還要理解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第二方面還要把我現在上學的課學好。
平時偏向管理類的書關注更多。最近在五道口上課,課堂上課學的內容多一點,有碎片化的,也有我們上課教授的系統性理論等等這樣的一些書為主。難得有時間整天坐下來讀文學書,有點時間我還想看看美國大片,當然這樣的機會蠻少的。
經觀書評:除了課堂學習,教授的教材之外呢?
蔣錫培:我現在看這些研究機構的分析報告比較多。
我們集團業務涉及到對外并購投資的行業比較多,所以我在了解這些。我就要知道對方的行業背景、企業情況等等,包括對專業公司和專業機構的風險判斷,這比管理的書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