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對于傳統零售業和百貨而言,應該是最為艱難的一段時期,沃爾瑪、瑪莎百貨、崇光百貨、家樂福、卜蜂蓮花、百盛百貨、華堂商場、華潤萬家、北京華聯、太平洋百貨……有超市,有百貨,都躲不開“關店潮”的魔咒。
放眼遠方,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實體零售商中,2017年第一季度有近2100家門店關門、9家零售商申請破產保護,甚至超過了經濟大蕭條時期的高位。國內也是面臨著同樣的境地。
沃爾瑪中國門店近3個月連關11店,瑪莎百貨全面退出中國,華潤萬家18個月來自營門店減少800家,就連19年不關一店的“零售業陸戰王”大潤發也關掉了2個店。
沃爾瑪:中國門店上半年關店數量創新高
“5公里死亡圈”理論破滅?
曾經,在美國本土有個關于沃爾瑪的“5公里死亡圈”的理論,即有沃爾瑪門店存在的方圓5公里內,其他零售業賣場都沒有生存空間。然而,在中國市場的接連關店,讓這個“神話”正在被現狀打破。
據資料顯示,近年來,在中國市場上,沃爾瑪基本上每年都有門店關閉——沃爾瑪中國區2012年關閉5家門店,2013年關閉15家,2014年關閉25家,2015年關閉1家,2016年關閉13家。
從今年3月份開始,沃爾瑪開始深陷“關店潮”之中,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上半年之中有連續3個月關閉的門店總數達到了11家。而2017年上半年關店總數已經創6年來新高!
3月:沃爾瑪長沙高橋店、北京望京店、廣州天利店、蘇州現代大道店、西安曲江銀泰店相繼關店;(優鋪曾專門對北京望京店進行了報道租金太貴,望京沃爾瑪說它也待不下去了?。?/FONT>
4月:沃爾瑪合肥勝利路店、馬鞍山路店、石家莊南三條店、常熟海虞南路店相繼關店;(4月優鋪也專門發表了一篇評論沃爾瑪退出中國已進入倒計時?)
5月:沃爾瑪石家莊唯一一家店、鄭州的金水路店、鄭州大學路店、浙江衢州坊店相繼關店;
6月:沃爾瑪紹興越都店、紹興金時代店、宿遷寶龍城市廣場店、廈門中山路海景店同日關店。
7月:關店仍在繼續,沈陽鵬利店、張家港沙洲西路店、上海浦江店、哈爾濱首店中山路店。
接下來,又會有多少家say goodbye呢?不過如此大的密集關店,對于別的大賣場來說也是少見。
盡管如此,沃爾瑪方面仍表示,2017年計劃在中國增設30至40家門店,包括大賣場和山姆會員店,優鋪也將在選址開店方面大力支持。
瑪莎百貨:虧損十年 全面退出中國
據了解,瑪莎百貨至今已有130余年的歷史,1997年成為英國第一家稅前利潤超過10億英鎊的零售商。2008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用了8年時間先后開了10余家大型門店,最多時曾有15家,但是自進入中國之后就持續虧損,雖然不至于虧得連爹媽都不認得,但也面臨業績原地踏步的窘境。
最終,英國老牌馬莎百貨鎩羽而歸,退出中國市場。
2016年11月8日,瑪莎百貨宣布關閉中國內地所有的10家門店,此時距離瑪莎百貨在北京開出首家門店世貿天階店還不到1年時間。
2017年3月19日瑪莎百貨北京世貿天階店正式閉店,拉開了瑪莎百貨退出中國市場的序幕。(優鋪也專門進行了實地探店世貿天階瑪莎百貨即將閉店 虧損10年黯然離京)
2017年4月1日愚人節這天,瑪莎百貨正式全線退華。(優鋪君:選這個時間撤退也是意味深長啊......)
中國內地關閉的10家門店分別位于上海寶山萬達廣場、上海金鐘廣場、蘇州觀前街、青島李滄萬達廣場、上海南京西路、上海莘莊仲盛、武漢漢街、上海五角場萬達、上海月星環球港和北京世貿天階。
不過,馬莎百貨在天貓和京東平臺上的網絡旗艦店仍然保持運營。
卜蜂蓮花:連續5年持續虧損超11億元
1997年6月23日,卜蜂蓮花第1家大賣場在上海浦東楊高南路開出。
2017年之前,卜蜂蓮花已經在中國擁有61家大賣場和1家購物中心,其門店分布于廣東、上海、江蘇、北京、河南、陜西、湖南、山東等8個省市,總經營面積近52萬平方米。
但近年來,在電商及零售業蕭條的沖擊下,卜蜂蓮花連年虧損。
3.92億、9680萬、5840萬、1800萬、5.37億……從財報看,2012-2016年卜蜂蓮花已連續虧損超過11億元人民幣,其中2016年的虧損最為嚴重。
此外,由于連年虧損,卜蜂蓮花時常陷入關店風波。據統計,從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卜蜂蓮花新開大賣場3家,全部位于廣東省。關閉賣場4家,其中重慶1家,安徽1家,湖北武漢2家同日閉店。其中武漢2家店同日關閉,閉店前沒有任何征兆。
不過,也不乏好消息傳出。尤其是今年卜蜂蓮花入華20周年這樣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近日,卜蜂蓮花更是發布正面盈利預告,預計2017年上半年將錄得盈利約1億元人民幣,與2016年同期虧損6390萬相比,扭虧為盈。
據了解,2017年年初布局上海臨港新城店之后,開始向三四線城市拓展并進行了相應的考察,預計今年內將開2~3家大型門店,目標5年內實現500億人民幣的銷售總額。
華潤萬家:18個月自營門店關800家
1984,華潤超市創立于香港,1991年進駐內地,2003年啟用“華潤萬家”品牌。
2014年,華潤萬家斥資220億港元控股了Tesco在中國的134個樂購門店及19個購物商場,這成為中國零售史上最大一樁并購案。
2015年上半年,華潤萬家營收人民幣約504億元,門店有4800家,其中約85%為直接經營,其他為特許經營;
2016年,華潤萬家全國自營門店實現銷售1035億元,自營門店總數為3224家。1年半的時間,華潤萬家的自營門店減少了800多家。
2017年7月25日,有媒體報道稱華潤萬家拱北店即將撤場,珠海大賣場門店僅剩下5家。
對了,還有個新鮮事兒,優鋪君聽說最近華潤萬家正琢磨著在超市里邊賣汽車。為了吸引客流,華潤萬家也是夠拼的。
樂天瑪特:關店87家 損失人民幣達12億元
據資料顯示,2004年樂天瑪特在中國市場開始拓展。
2008年,北京首家樂天瑪特望京店開業。樂天瑪特在中國以北京、天津、山東、遼寧為先期拓展領域,逐步開拓全國市場,并預計在2018年門店增至300家,銷售額實現2000億美元,成為"亞洲零售業之最"。
不過,2010年至今,樂天瑪特的門店數始終徘徊在100家左右,其中華東75家門店,北京21家(7家樂天瑪特和14家樂天超市),華北其他區域11家、西南6家,均為樂天瑪特業態。
尤其在辱華事件之后,樂天在大陸有87家門店受到影響直至關閉,其中自主關閉的門店有20家,有媒體報道稱,樂天集團將為此付出每月1160億韓元的損失,而停止營業期間還必須繼續支付雇員工資。
華堂商場:北京門店相繼關門 即將逃離一線城市
1998年4月,日資百貨華堂商場在十里堡開出京城第1家店,曾風光一時。但隨著網購的興起和新型購物中心的出現,傳統百貨業態日漸凋零。
2014年起,華堂在京相繼關閉了望京店、北苑店、西直門店等7家門店,2017年5月,北京七里莊店關店,目前僅剩下華堂在京的總部亞運村店,但也難維持多久。
據多位知情人士稱,門店或將在7月底8月初的時候關停。(優鋪也專門進行了報道
北京華堂商場七里莊店5月份關店 在京僅剩一家店)
盡管北京的門店一而再、再而三地關門,但華堂在它的中國總部——成都業績卻要好得多。不少消費者反映,成都的伊藤洋華堂人氣頗高,而早在2014年就有數據顯示,北京華堂商場8家門店業績竟不及成都6家門店業績的一半。而華堂商場有關人士也表明,將重點發展二三四線城市。
新一佳:破產負債10.8億元
作為深圳老牌連鎖超市的新一佳,年銷售一度達180億元,擁有門店116家。
1995年至2000年是新一佳發展高峰期,其在深圳迅速擴張,很快就成為龍頭企業。
2000年后,新一佳開始在外埠市場擴張。
然而,隨著消費市場變化,零售格局演變,新一佳的業績陡然下降,排名也連續下降。最終在種種因素的作用之下,進入破產的結局。
新一佳破產報道
據媒體報道,6月27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一則《關于湖南新一佳商業投資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以競爭方式選任管理人的公告》,宣告湖南新一佳公司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另據湖南省新一佳商業投資有限公司提供的資產負債表載明,截至2017年3月27日,湖南省新一佳商業投資有限公司有資產12.8億元,負債10.8億元。
大潤發:零售陸戰王 20年首次關2店
大潤發確實是個會創造奇跡的賣場!
大潤發1998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在上海閘北開出第1家門店,比家樂福、沃爾瑪、易初蓮花(后改為卜蜂蓮花)等外資同行還要晚。
但大潤發在此后的十多年間,用其“賬期短、員工分紅計劃、選址由黃明端親自考察”等獨特的經營和管理理念發展壯大,并把中國大陸市場分成五個區,每個區域的策略都自成體系,又采取“總部保持集權,但分店可適當應變?!钡牟呗?。
據悉,2009年底,大潤發就以404億元的銷售額超越了家樂福(366億元)、沃爾瑪(340億元),當時大潤發的門店121家,單店銷售3.34億元,彼時家樂福(156家店)的單店業績為2.35億元,沃爾瑪(175家店)為1.94億元,其他外資零售如Tesco樂購、易初蓮花的單店銷售業績也多在2億元以下。
但2016年10月,山東濰坊的濰一廣場店關閉,這是其進軍大陸市場19年來首次關店,致此,號稱“19年來未關一家門店”的零售界傳說被打破。
2017年3月,大潤發上海港澳店正式關閉,是大潤發進軍大陸20年來關閉的第2家門店。
除了以上的大型超市、百貨等深陷關店潮之中,以下其它企業也或多或少的遭遇關店危機!
易買得(E-Mart):作為韓國最大零售集團——新世界集團旗下的大型折扣超市,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關閉在中國現有的6家門店,結束20年的“入華之旅”,全面撤出中國,將重心轉移到越南、蒙古等快速增長的市場。
永輝超市:2017年第一季度在廣東、福建各關店1家;
家樂福:2015年在華關店數量超過15家,2016在中國已關3店,2017年5月關閉了洛陽新都匯店,綜合影響力大不如前。目前,正在大舉進軍便利店。
中百集團:2017年上半年,關閉30家中百超市以及武漢市外4家中百倉儲門店。
世紀華聯:上半年,世紀聯華開店39家,關店51家,整體“負增長”。其中華東地區關店39家,關店2家,東北地區關店3家,華南地區關店7家。
家家悅:2017年第一季度,家家悅關閉5家門店。
關店,或意味著悲情退出,或意味著斷臂自救。不管是刻骨銘心的教訓還是以退為進的戰略,都表明一點:時代確實已經變了,大洗牌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