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車多媒體部總監周燁玥:大家好,我是滴滴打車的周燁玥,很高興也很榮幸今天能夠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說實話,今天站在臺上,我心情還是比較忐忑的。因為整個滴滴打車,尤其客戶部的發展只有一年的時間。之前擬定的題目是多媒體的客服。但是,實際上我們整個多媒體的發展在我們今年才正式的進行發力。所以,對于我們來說還是后輩,還需要向在座的前輩進行學習。所以,將我們的演講題目改成移動互聯網讓出行更美好,希望借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分享滴滴打車背后的故事。
兩年前,在我們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衣”有淘寶、天貓、凡客,“食”有美團、大眾點評,“住”有攜程網、去哪兒網,也有現在的途家。但是,在整個出行領域,一直沒有特別大的變革。但是在我們真正生活中,出行確是我們最大的困擾,這種鏡頭經常常出現,我也曾經在大雨接頭,對著穿梭飛馳的出租車不停的喊“師傅”。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加上龐大的人口基數,運力緊張和路網建設相對滯后,都導致了城市交通體系的整體效率偏低,人們在出行的時候,因此有了各種煩擾和痛苦。
乘客打不到車,但是司機師傅們也有自己的苦惱,他們為每天極高的空駛率發愁,也因不順路拒絕搭載乘客被投訴而煩惱,曾經做過統計,出租車司機問過7個乘客,才能拉到1個他想接的活,更重要的是司機師傅被社會的認可程度很低,曾經有位司機師傅告訴我,在沒有用滴滴打車之前他就像這個大城市的浮萍草,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要去哪里。最早在出行方面的調度,采取的是大家熟知的96106平臺,它是比較大的呼叫中心的平臺,實現用人工的方式進行分配,但是總體效率很低,響應時效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