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的普及,圍繞社區這“最后一公里”,已經出現了諸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解決方式。涉及的服務品類包括家政、洗衣、生鮮配送、社區電商、信息服務等。
【研究結論】
1. 只有24%的用戶認為自己在生活中是個“勤快人”,有69%的用戶明確表示,自己的社區沒有相關的O2O服務——社區里的懶人經濟還大有可為。
2.傳統的社區服務通常由中小型的服務個體及物業來完成。其中可能存在效率低下、服務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如何解決服務標準化的問題,是社區O2O創業者的第一要義;
3. 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的普及,圍繞社區這“最后一公里”,已經出現了諸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解決方式。涉及的服務品類包括家政、洗衣、生鮮配送、社區電商、信息服務等。
4.純互聯網化的單向改造在O2O領域基本是走不通的。社區O2O,是一個很難做“輕”的領域。
數據: 76%的調查對象不愛做家務
在騰訊科技《企鵝智酷》近期開展了一項覆蓋19694名網友的調查,其中只有24%的用戶認為自己是勤快人,不愛做家務或者對于家務活拖沓的用戶占據76%。
有69%的用戶表示社區里根本沒有相關的服務。目前社區服務覆蓋到的用戶僅占調查樣本的12%;
愿意嘗試生鮮食材配送服務的用戶高達71%(愿意38%,不知道但可以嘗試33%);
對洗衣的上門取送,有53%表達了興趣(非常愿意20%,有興趣33%);
在《企鵝智酷》調查中,用戶對于社區上門服務最大的擔憂是收費過高,占比達到55%。其次的擔憂才和服務質量相關:譬如洗衣是否能洗干凈,生鮮配送是否真的新鮮,配送速度是否夠快等等。
背景:社區里有哪些懶人經濟
基于社區這個地理位置的生活服務一直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服務的本質的并沒有因為互聯網的出現帶來本質改變。
但傳統的社區服務通常由中小型的服務個體以及物業來完成。通常存在效率低下,服務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但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的普及,圍繞社區的最后一公里,已經出現了諸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解決方式——
一方面,傳統的社區服務經營實體,譬如家政、洗衣公司主動向線上遷移,借力互聯網獲得更快的增速;
另一方面,更多的互聯網背景創業者,也發現了社區蘊藏的巨大機遇,試圖用 “互聯網”的方式去解決洗衣做飯等“懶人終極難題”。
調研:社區O2O的五個方向
1.家政
家政是在社區內進化時間最長的生意,因此家政O2O的參與者,也明顯分成了兩方——
線下規模較大的家政服務公司,開始轉變運營思路,逐漸重視線上的渠道和營銷效果,以阿姨來了、95081等為代表;
看好這塊市場的互聯網人,從線上的方式切入,模式較前一種相對更輕,以e家潔、阿姨幫、云家政等為代表。
從品類上,家政O2O平臺目前覆蓋的服務包括小時工、家電維修清洗、育兒嫂月嫂、住家保姆等。
2.洗衣
洗衣被視為進入社區經濟的很好切入點,因為這一行業成本固定,毛利率高,依靠互聯化的營銷可以很有效地吸引客流,攤薄支出。
從商業模式上來說,洗衣比較適合通過線上營銷,在線下完成服務。目前這一市場以傳統洗衣企業的O2O服務“榮昌e袋洗”為代表。
同時,由于洗衣和家政天然有交集,容易相互打通。譬如家政平臺e家潔即考慮通過阿姨這個“活渠道”拓展洗衣服務,把分散的社區洗衣店加入到平臺上來。
3.生鮮、生活品配送
生鮮、生活用品的急送,也是社區服務的剛需。雖然在這個品類下已經不乏電商玩家,譬如1號店、本來生活、順豐優選、沱沱公社等。但由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仍是難點,因此在這個細分領域內也出現了不少模式更輕巧的公司。
一類是目前不斷涌現的外賣餐飲品牌,這類小型創業團隊一般只提供外賣送貨,由實體店完成餐點的加工制作。他們通過互聯網吸引用戶,收集訂單甚至完成支付。代表有:林爸爸的菜、叫個鴨子、挑食等。
除了直接送餐到門,還有一批創業者,針對有做飯需求以及想做但不會做的用戶,提供了更多的吃飯方案。代表有:青年菜君、愛大廚。
其中青年菜君是一個配送半成品食材的創業團隊;愛大廚是一個直接按照用戶地理位置,派發廚師上門做飯的服務產品。
還有一類生鮮配送模式,更巧妙地利用了閑置資源。代表有愛鮮蜂——這個團隊主要利用社區便利店這一廣泛資源,通過店主來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4.社區電商
社區電商也利用閑置資源完成了模式創新。他們通常選擇與社區周邊大型超市合作,利用超市本身的倉儲和供應鏈,再自行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目前社區001是該領域積累時間較長的一個團隊,而京東剛剛上線內測的“京東快點”也試圖采用類似模式,解決社區2小時以內的商品配送。
5.其他生活服務
用社區信息和社交切入社區的互聯網創業者為數眾多。包括叮咚小區、云家園、小區無憂等。
叮咚小區主要主打社區社交概念,以上海為核心點,側重社區居民在線社交,并引導建立線下聯系或線下活動。主要服務內容包括:服務站、號碼通、論壇、鄰居、對話等。
而云家園、小區無憂這一類平臺以社區分類信息為主,連接社區周邊的外賣、超市外送、家政、水果配送、美容美發等生活服務,以提供信息為主。
解析:懶人生意的挑戰在哪里
1.怎樣做好服務監管?
服務質量是社區O2O的核心,但社區服務的監管存在一些天然的難點。
餐飲等其他傳統服務項目場景里,消費和經營場所是統一的,經營者比較容易監管店內人員的服務質量。社區內服務大多是服務人員上門,因此服務的監管更難掌控,也就對經營者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看到不同類型的社區O2O創業者,都把對服務的標準化作為第一要務。
家政行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對阿姨服務質量的監督,以及服務后的反饋和培訓,都是家政O2O繞不開的一個流程。這也是大多數需要上門服務的O2O平臺最重視的課題,社區電商類平臺社區001,重點強調配送團隊的服務質量,甚至把這個群體對外統稱為“雷鋒”,強化其“重視服務”的形象。
2.線上和線下如何打通?
所有O2O解決方式,關鍵都在于打通線上線下。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系統和數據的對接。
面向用戶端的平臺,和提供服務或商品的線下實體點之間,如何打通系統,是社區O2O要解決的重點問題。京東此前試水社區O2O,與便利店展開合作,就曾困擾在系統實時庫存對接的問題上。
社區類電商通常解決的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時間要求上比一般電商更短,通常在1-2小時。而實現快速配送的關鍵點在于:一是線下實時庫存的反饋;二是線上的調配能力,保證由距離用戶最近的倉儲出貨。
中國的線下實體經濟通常存在IT信息化水平較低的情況。線上互聯網公司向下走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個難題。譬如家政平臺“云家政”,本身并不直接管理阿姨或經營家政公司,而是試圖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連接用戶和家政公司的需求,但由于大多數家政公司都不具備電子化的能力,云家政在前期必須為家政公司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包括訂單系統、支付系統等。
3.盈利模式清晰嗎?
除了部分O2O創業團隊采用對服務收取傭金的方式,多數社區O2O的試水者都仍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根據《企鵝智酷》調查,用戶在接觸社區服務時,最關心的問題仍然是收費——這也導致目前服務提供方的收費標準相對較低。
一個解決路徑是,通過“高頻—低客單價”的模式拉動客流,再通過高客單價的低頻需求完成商業化。譬如此前主打小時工保潔的e家潔已經上線新居拓荒、空調維修等客單價更高的服務。背后的邏輯是,小時工的服務頻次雖然很高,但相對利潤空間比較低,通過這樣的覆蓋建立品牌信任度,然后在此基礎上,拓展高利潤服務。
這種盈利模式的探索,很像租車領域里快的和滴滴不約而同向商務租車轉型。
機會:社區O2O的未來之路
1.巨頭還是創業者?
互聯網在流量入口的爭奪已成定局。隨著消費者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普通商家對互聯網接受程度的提高,這個互聯網已經進入了新的卡位戰——發現每一個細分行業的機會,改造并融合。
從互聯網公司的角度看,巨頭們通過投資和并購,加速在O2O版圖上的布局;創業者也在努力尋找下一個有待改造的傳統經濟業態。
在社區這塊版圖上,目前比較活躍的仍是創業者團隊,但是互聯網巨頭也同樣盯上了這塊市場。
京東近日上線的“京東快點”,模式類似于前文提到的社區001。但在社區O2O領域內,互聯網巨頭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直接優勢”。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社區的用戶密集并且穩定,先行進入的創業團隊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同時,社區里的生意大多是臟活累活,對線下的運營能力要求更高,這并不是互聯網巨頭的優勢所在。
2、輕還是重?
輕模式還是重模式,這個問題本質上和不同類型創業者的背景息息相關。但是,純互聯網化的單向改造在O2O領域基本是走不通的。
創業團隊不具有流量優勢,單純的信息連接在O2O領域基本已經沒有機會。此外,正如前文提到的,服務質量是社區O2O要解決的第一要務。不了解用戶的需求,不理解商戶的利益,就無法真正做好服務——純粹的輕平臺很難在商戶和用戶兩端,形成真正的吸引力。
因此,互聯網背景的社區O2O團隊也越來越重視線下的服務環節。譬如小區無憂原本只是一個輕平臺,但逐漸也開始轉變思路,開始觸及線下物流服務。e家潔也開設了多家門店,用來做阿姨的管理和培訓。社區001在異地快速擴張的過程中,也把線下團隊的建設培訓放在了首位。
可以說,社區O2O,的確是一個很難做“輕”的領域。
以上就是整理互聯網內容給大家帶來的分析介紹,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持續關注本站,本站小編將在第一時間為大家帶來更好的經典內容。更多精彩內容,盡在jb51網站運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