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凌晨開始,北京市正式開啟2016年至2017年采暖季,1300余家供熱單位的3000余座鍋爐火力全開,為千家萬戶送去冬日的溫暖。北京市熱力集團昨日表示,該集團96069供暖服務熱線接到市民的報修電話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居民在供熱期間發現暖氣不熱、漏水等問題,可撥打供熱單位的維修服務電話;對供熱單位處理結果有意見的,可以撥打12345熱線電話、所在區供熱管理部門或所屬熱力公司進行投訴、反映問題。根據相關規定,供熱企業需在1小時內回應投訴,并在6小時內入戶測溫、調節和檢修;24小時內須使居民家中室溫達標。如24小時仍未修好,自報修之日起至室溫達標期間的供暖費,將按比例退費。
微信、APP分擔一成報修量
“您好,這里是96069服務熱線,有什么可以幫您?”昨天9時40分,接線員秦福君在座席上已經坐了整整兩個小時沒動窩兒,守著一部電話和兩臺電腦,持續接聽著市民的來電。電話那頭是家住十里堡東里的賀女士,她反映家中暖氣不熱。秦福君飛快地把信息要點敲入左側電腦,再把地址拷貝到右側電腦,分管該小區供熱的分公司名稱立刻顯示出來。雙手不停操作,嘴也沒歇著,他一邊兒安撫賀女士耐心等待,同時將這張工單派發給分公司,整個過程僅僅用了1分鐘。此刻,身邊40多個接聽座席也是一片忙碌。
北京市熱力集團客服中心副主任何迎納表示,截至昨日18時,96069接聽量為8736個,比去年正式供暖當天減少4295個,下降33%。市民反映的問題主要包括室內溫度偏低、散熱器冷熱不均、漏水報修等。“主要還是提前準備,多條路徑分散火力。”她說,今年從11月3日起,熱線就已經開始接聽用戶投訴,其中包括東城、海淀、石景山三個區的非熱力集團用戶。同時,今年起正式上線使用的“掌上熱力”APP、微博“北京熱力96069”和微信公眾號“北京熱力客戶服務”等也不斷發力,據統計,通過微博、微信、“掌上熱力”咨詢報修的約占全部工單量整體的10%左右。
據市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昨日17時,市級報修熱線12345和12319首日的接聽量達到1.2萬個,其中供熱投訴類近7000個,資訊類電話5000個,與去年基本持平。
近百處室溫偏低區域提前改造
為確保居民家中室溫達標,從昨天9時開始,北京市熱力集團便派出500多人,分赴全市400余座熱力站負責供暖的7000多戶居民家中,進行首次室溫抽測。
9時許,熱力集團測溫員來到朝陽區惠民園8號樓407室陳先生的家。打開房門,暖意迎面而來。測溫員穿好鞋套走進房間,取出點溫槍,對著客廳的一面墻,輕輕按下按鈕,一個紅點隨即出現。
“22.1℃。”測溫員讀出了儀器上的數據,前后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陳先生說:“3號晚上就開始熱起來了,挺暖和的,特舒服。”
本采暖季前,北京市熱力集團對全市近百處往年投訴率較高、反映溫度偏低的區域進行改造,解決了近6萬戶居民家中室溫偏低的問題。供暖季期間,市熱力集團將“逢5測溫”,即每月5日、15日和25日進行入戶測溫,及時排查問題。
供熱考核評價體系投入使用
據北京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上一個采暖季全市共約談200余家供暖企業,通過媒體曝光了用戶反映較多的八家單位。本次采暖季,市、區兩級供熱部門仍將繼續實行約談,“希望這些企業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避免‘在老地方摔倒’。”對于正式供暖后投訴率仍居高不下者,供暖部門將通過媒體予以曝光。
今年,供熱考核評價體系已投入使用,1300余家供熱單位全部納入系統中,12345和12319熱線接到的投訴電話都將按比例打分計入考評體系。同時,正在研究制定新的供暖財政補貼政策,差評率居高不下的供暖企業,供暖補貼會適當減少。“供熱補貼是按實際供熱面積進行發放,我們會根據企業的供暖面積和投訴率進行公式計算,然后進行減少。”相關負責人透露,明年3月份將開始試點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