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就能查詢自己的社保卡、還能手機完成社保繳費,湖南在互聯網+的落地方面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11月30日,由騰訊公司主辦的2016“互聯網+人社”峰會上發布了《“互聯網+人社”發展白皮書》,重點描述了互聯網+在人力資源與社保領域的發展情況,其中綜合計算各地“互聯網+社保”指數發現,湖南僅次于廣東名列“互聯網+社保”指數前十名,尤其是在服務的豐富度方面更是得分最高。
《白皮書》描繪互聯網+人社發展藍圖
人社部近期出臺《“互聯網+人社”2020行動計劃》,進一步把人社信息化的發展推向新的階段,讓“互聯網+人社”成為了近期的熱門話題。由騰訊研究院、互聯網+合作事業部、微信城市服務聯合發布的《“互聯網+人社”發展白皮書》更成為本次峰會的焦點。《白皮書》指出,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技術環境的變化,決定了人社信息化將會迎來體系大幅創新,“互聯網+人社”正處在整體生態形成的關鍵階段。
“互聯網+社保”指數前10大省份
依托于微信與手機QQ的城市服務平臺,在服務“互聯網+人社”上顯現出重要的戰略價值——城市服務平臺將原來散落的政務民生數據集合起來,為人設機關、第三方機構以及市民提供了高效連接。目前,微信城市服務已經覆蓋全國362個城市,累積服務用戶超過2.1億,人社服務覆蓋21個省(含直轄市、自治區)。
《白皮書》指出,基于用戶活躍度、服務覆蓋區域、穩定可靠性、服務質量等指標綜合計算各地“互聯網+社保”指數發現,廣東、湖南、福建、北京、海南、重慶、廣西、貴州、黑龍江、云南名列“互聯網+社保”指數前十名。一二線城市已經成為“互聯網+人社”紅利的第一批獲益者,合計占微信城市服務人社用戶的近7成。而三四線城市有望成為“互聯網+人社”服務的價值洼地,其用戶增長速度、活躍度不亞于一二線城市,有些甚至大幅超越。
湖南服務豐富度得分最高 長沙微信交社保業務即將開通
孩子剛出生要買保險,以往長沙市民要在社區、醫院、長沙銀行三頭跑才能完成繳費報銷,而很快主要打開微信就能搞定。長沙市人社局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潔透露,目前,個人交社保業務即將在微信上實現,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準備,而長沙本次在服務豐富度上得分最高,其實主要得益于長沙12333微信在服務功能的豐富度。
各地在社保服務豐富度存在顯著差異
湖南的社保服務豐富度得分遙遙領先。省會長沙“12333”微信平臺自2015年4月上線以來,做了諸多創新,包括首創發放“虛擬社保卡”,在微信一鍵完成“社保卡信息查詢”、“社保卡發放進度查詢”、“人社服務機構位置導引”、“參保信息查詢”、“繳費信息查詢”、“待遇信息查詢”、“醫保卡余額及明細”、“就業補貼申請”等多項功能。后期隨著開通微信交社保、報名繳費、就診結算全流程等支付業務的開通,湖南在服務豐富度還將有更大上升空間。
據介紹,隨著長沙12333支付功能的開通,將在本月開通靈活就業人員和城居微信交社保,后續將進一步實現微信考試報名繳費、就診結算全流程等支付業務。同時,目前已經實現12333電話呼叫中心和微信客服坐席系統的聯動運行,市民隨時通過微信平臺與12333客服人員實時咨詢對話,后者通過微信平臺的智能機器人獲取人社咨詢服務信息。截至2016年10月底,服務號關注人數達38萬人,完成虛擬社保卡實名認證超31.6萬人,累計完成網上服務1621萬人次,最高日關注人數1.5萬,日活躍用戶超5萬人次,極大地節約了長沙人社局的行政成本,提高廣大市民辦事效率,廣大市民對人社政府服務的滿意度提升10個百分點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