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承載著全民健康的重任。印象中的醫院,人多、聲音嘈雜、患者排隊、醫生繁忙,如何提高患者就醫效率,提升醫院整體服務能力,是醫院和社會大眾的共同愿望。
醫院里大家熟悉的掛號、就診、繳費、取藥聲,是用靈云語音合成(TTS)技術合成出來的。廣播聲提醒患者及時就診,促進醫院醫務工作的有序進行。
但隨著社會人口和大眾健康意識的提升,醫院接待就醫總次數不斷攀升,這給有限的醫療資源帶來了挑戰,如何進一步提升醫療效率成為了關鍵。
1、語音錄入電子病歷——高效精準
醫生每天看病人、寫病歷、開藥方,據丁香園調查,中國50%的住院醫生平均每天花費4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在電子病歷書寫上,相當一部分醫生寫病歷的時間超過7小時。
書寫符合標準的電子病歷是醫生的必備技能,但是對于有處方權的醫生來說,更多的時間應該留給患者和醫學領域的研究。如何又快又準地寫病歷,可以通過智能信息技術來解決。
捷通華聲基于行業領先的靈云語音識別(ASR)技術,推出靈云醫療語音錄入系統。讓醫生可以通過口述,精準、快速地書寫出規范的電子病歷。
通過對語音識別核心引擎針對醫療領域做專業優化,靈云醫療語音錄入系統的錄入正確率高達95%。
運用海量不同科室、不同病種的整段病歷資料,深度定制醫療語音識別模型,醫療專業詞匯識別更精準。
頂尖的抗噪能力和優秀的口音普適性,滿足常見醫療噪音環境中各地醫務人員的語音錄入需求。
語音錄入節省了醫生的大量寶貴精力,尤其一些需要頻繁切換屏幕看片子、寫報告的醫生,讓他們能更專注精力診斷病情,從容書寫病歷,把更多時間留給病人。
2、紙質病歷OCR掃描錄入——醫療數據結構化
由于每個醫院的能力不同、專長不同,病人經常會因為病情加重等原因轉院。而現在各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各有不同,跨區域、跨省醫療信息無法共享,病人轉院時,只能提供給下一家醫院紙質病歷本。
紙質病歷本通常很厚,多達數百頁,如果醫生想查查“病人兩年前是否接收過某種疫苗注射”,就像大海撈針一樣。同時,由于紙質病歷無法檢索,醫生可能由于不知情,重復安排患者去做一些上一家醫院已經做過的檢查,造成不必要的醫療成本。
靈云OCR技術(即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學字符識別),可精準、快速、批量識別紙質文檔,將紙質病歷轉化為結構化、可檢索的電子病歷。
靈云OCR技術應用了最新的機器學習算法和深度學習訓練集群,不但能識別“清晰、端正的文字”,還能識別“傾斜、相對模糊的文字”,文字識別正確率高達99.9%,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除了將轉院紙質病歷電子化,OCR技術將在全國電子病歷共享體系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醫院將沉積的大量紙質病歷電子化,建設結構化、可共享的醫療大數據。
捷通華聲堅持“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愿攜手醫療領域廣大合作伙伴,應用靈云ASR、OCR等人工智能技術,推動醫療體系智能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