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開頭,對于四處打標,征戰南北的企業來說,如何在戰場上獲取甲方青睞,一掃競爭對手?是時候換套新裝備了。
換什么新裝備呢,才能在短時間內提高產品的含金量和競爭力?
當然是——人工智能,正如前段時間媒體熱議的,2017年,如果你的產品沒有用人工智能技術,怎能說產品很智能。
我們不說無人車,也不說下棋的AlphaGo,因為離大多數企業太遠。我們說下和大多數軟件開發、系統集成企業可以用到的AI技術。
No.1如果你總和語音打交道
如果你的服務對象是呼叫中心、公檢法等領域,你可以引進語音識別(ASR)技術,將呼叫中心海量通話轉寫為文字,為客戶生成寶貴的結構化大數據;或將公檢法庭審內容實時轉寫為文字,提升庭審記錄的效率和公正性。
當然,如果系統中有需要播報出來的內容,如法庭的庭審規則、電話IVR系統中的產品介紹,都可以用語音合成(TTS)自動播報出來,在減少工作人員工作量的同時,讓信息的傳遞更為便捷。
No.2如果業務中有很多圖像信息要錄入
例如,你是金融領域的系統集成商,可以引進OCR技術,將金融系統中涉及到的大量業務憑單、對賬單、托管資料、支票等紙質表單進行自動識別和分類,不但大幅提升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還幫銀行建立了方便檢索和管理的電子資料檔案庫。
如果你所在的是邊檢、旅游、會展領域,證照、名片的自動識別將會發揮大作用。例如,大型旅行社在登記團體游客的護照號碼時,就不再需要一個一個手動錄入了;會展公司收集的成千上萬張名片,也不用雇大量人去錄入,應用OCR技術即可實現快速錄入,建立參會人員信息檔案庫。
No.3如果業務涉及遠程身份認證
對很多金融機構來說,遠程身份認證一直是個很頭疼的事情,不開移動開戶吧,怕被競爭對手搶占,開了又要承擔較高的風險。直至2015年12月央行開放遠程開戶,鼓勵生物特征識別技術應用到遠程身份認證中,金融機構紛紛放開手腳,搶占移動開戶市場。
這對服務金融機構的軟件開發商提出了新要求,單一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如人臉識別無法保證100%,虹膜等誤識率低的技術卻需要昂貴、專業的設備。
如何利用常用的手機完成精準的身份認證呢?必然是技術的融合應用,可以將人臉識別(AFR)、聲紋識別(VPR)等生物特征識別技術融合應用,誤識率比單一技術低2個數量級,為銀行、保險、證券等的移動卡開戶提供高安全等級的身份認證方案。
No.4營銷信息分析與挖掘
對于金融領域的軟件開發商來說,能否利用智能化的技術分析挖掘金融企業積累的業務大數據,為最終用戶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或通過大數據預測分析,防范金融風險,挖掘開發業務潛力,是衡量服務商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指標。
服務商可以應用語義理解(NLU)、數據挖掘(DM)技術,將金融企業在業務辦理、智能客服系統、人工客服語音轉寫等產生的海量數據轉化為結構化的大數據,讓金融企業可以在這些結構化大數據的基礎上去建立用戶畫像、熱點業務、趨勢預測、風險評估等各種金融分析模型,建設服務更加精準、風控更加完善的金融體系。
說到這里,大家可以想象,幾乎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領域都可以應用智能語音、智能圖像、生物特征識別、智能語義等人工智能技術,可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或給企業帶來超乎想象的收益。
上面提到的各種應用場景,都是捷通華聲靈云全智能能力平臺在各行業中的實際應用。靈云全智能能力平臺自2016年推出以來,已服務成千上萬家系統集成商、軟件開發商、解決方案供應商,助力其打造更為智能的各種應用系統,努力實現著“讓每一家企業都擁有人工智能”的發展目標。
2017,是時候用人工智能打造一副新“鎧甲”了,靈云祝您一臂之力!
靈云平臺更多信息:www.AIcloud.com
體驗靈云客服機器人:010-82826886-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