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2017CES亞洲消費電子展上,眾多參展商展示了新產品、“黑科技”。電商平臺也不甘示弱,在搭建平臺展示產品的同時,也對平臺自身進行創新。蘇寧今年提出“智慧零售”的概念,在展會上,展出了其全平臺、全渠道的多種智慧產品,展現“智慧零售”業態。
加速人工智能應用 智能客服提供全方位服務
在蘇寧展區,一款名為“聊商”平臺的智能產品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工作人員介紹:“平臺主要針對客服業務,以售前咨詢量最大的手機品類為試點,為用戶提供24小時的機器人客服服務。比如,他給你進行商品推薦或者問題回答,包括這個手機的參數、品牌、型號、庫存量就是還有多少等。”
蘇寧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機器人客服的回答正確性已到80%,問題解決率達到75%。
目前,蘇寧的智能客服已經覆蓋了售前的美妝、日用、空調以及售后等多個服務通道,在用戶排隊等待、人工離線接待、客服助手等多個場景下為用戶提供服務。
“平臺現已經涉及了蘇寧金融、零售、家居等領域,進行更多的嘗試。”蘇寧工作人員表示,通過蘇寧聊商平臺產品化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將加速人工智能在蘇寧其他業務領域上的應用。
AR+營銷購物前先掃描
從去年“雙11”以來,AR技術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購物上。在展會上,蘇寧所帶來的“AR紅包”將AR技術和營銷手段融合在一起。
蘇寧工作人員說:“消費者在用手機掃描商品實物或者圖片時,系統能夠自動和云端數據實時比對,實現了掃什么得什么券的指向性營銷。比如消費者想買冰箱,那可以去掃冰箱,會獲得豐富的抵用券,反過來抵用券可以在后續的購買過程中作為用戶購買冰箱的抵用券。”
物流信息“可視化”快遞線路一目了然
包裹在什么位置,離主人家還有多少距離,多久可以送達,相信是下單后用戶都很關心的問題。可視化系統會根據計劃物流節點中快遞點所在位置和顧客收貨地址進行經緯度解析,在地圖上生成一條計劃線路進行展示。
根據包裹實際位置生成另一條已經完成的路線、還未完成的路線,這樣顧客在下單購買后,在查看文字性物流詳情的同時,還可以查看包裹在地圖上的實時位置,與自己距離多遠,大約多長時間能夠送達,全都一目了然。
大數據科學分析助力智慧采購
在奉行全渠道的“智慧零售”模式上,供應鏈是銷售至關重要的一環。一款供應鏈智能補貨系統讓不少行業人士耳目一新。蘇寧云商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介紹,一個新品上市到商品下架,供應鏈都隨著商品生命周期不斷調整。商品完成鋪貨后,隨著銷售業務的開展,庫存驟減,很可能無法滿足銷售需要。
而智能補貨系統依托大數據分析,給出適時的補貨建議。補貨系統會參考行業整體市場規模、零售額增速,確定商品整體走向,繼而分析商品周期內庫存水平、銷售情況等,并結合年度促銷活動、當地用戶使用習慣等給出建議補貨量,形成智慧采購。
孫為民說,互聯時代的到來,消費者已經不再嚴格地區分線上網購和線下購物,這對于電商平臺也提出了新的挑戰。蘇寧將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促進行業融合互動,提供差異化、增值化的服務,實現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