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相信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接到過各種各樣的推銷電話,賣房子的、賣保險的等。時間一長,大家都有了經驗,通常會直接掛斷??墒牵斶@些推銷電話頻繁地撥入“120”急救中心時,就不僅是騷擾這么簡單了,可能還堵塞了“生命熱線”。
日前,寧波公安、住建、通信管理等部門接到了寧波急救中心的舉報,從今年4月初到5月下旬,寧波市急救中心接到了1600多個樓盤推銷電話,最多的時候一天有90多個。經過調查,寧波5家房地產公司受到了暫停網簽、延緩發放預售許可證等相關處罰。
急救中心接線員:您好,寧波“120”。
電話推銷人員:姐,你好。是這樣的,我們在老江東汽車東站旁邊,有個24小時美食廣場,里面有商鋪出售。
上述電話錄音,正是寧波一家樓盤的銷售人員撥打了寧波市急救中心的電話進行推銷。寧波市急救中心調度科科長洪波靜說,這樣的電話從今年4月1日開始多起來,平均每天能接到40—50個,多的時候有90多個。大多數以“2767”開頭,有時也跟他們說過,這里是“120”不要打了,還是會打進來。
洪波靜和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說,這些推銷電話從早打到晚,嚴重影響了急救中心的正常工作。尤其是比較繁忙的階段,呼叫救護車的人較多,通道被堵塞占用了。寧波市急救中心隨即跟寧波市住建委、寧波市通信管理局以及三大運營商等單位對接,希望查清原因,嚴懲涉事者。同時,他們還向轄區派出所報警。
寧波市住建委隨后約談了撥打騷擾電話的寧波5家房產開發企業負責人,要求立即停止騷擾行為,責令限期整改,并暫停上述企業網簽、延緩發放預售許可證。洪波靜說,這些措施已經看到效果,最近兩天沒有接到騷擾電話。
其實,房產推銷電話被詬病已久。早在2014年4月,針對寧波眾多市民的投訴,寧波市住建委和寧波市市場監管局曾聯合發文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銷售代理)機構應當規范營銷行為,不得向非購房意愿人撥打營銷電話。”同年11月,寧波市住建委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商品房銷售行為的通知》:“要求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銷售商品房時,不得向非購房意愿人撥打營銷電話。今后若發現類似情況,查證屬實,將停止該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商品房網簽。”
顯然,這些規定執行得并不理想,“運動式”的監管過后,一切又死灰復燃。寧波當地一家媒體曾就房產推銷電話泛濫的情況,采訪過寧波市住建委一名工作人員。這名工作人員說,通信管理局都控制不了,住建部門更難控制,對房產企業的處罰,要有授權、要立法。這名工作人員還明確表示,雖然出臺了一些規定,但實施起來很難。
這樣明目張膽的騷擾,怎樣躲過了監管,又讓這么多部門束手無策?這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利益鏈條?記者試圖從寧波市急救中心提供的一些線索著手調查。
洪波靜說,他們曾向三大運營商求證,這些“2767”開頭的固定電話號碼到底屬于哪里。先問了電信、移動,他們說可能是聯通的;后來問聯通,他們說可能是他們的,但把具體的號碼告訴他們時,又說不是他們的實際號碼。
記者隨后聯系上中國聯通寧波分公司客服部一位陳姓負責人,他表示,經調查發現,這些號碼確實屬于聯通,是通過一個用戶單位接入的平臺打出的,單位的全稱是北京恒大天創科技有限公司。具體情況還在核實,對方稱是自動呼叫的過程。
陳經理說,針對用戶的違規行為聯通內部有監管機制,主要是通過群眾舉報和主動監測。比如不符合當初的約定,如果被人舉報、投訴,會關停業務;也會有一些呼出異常的情況,會再次復核,如果確實存在問題,也會對其進行關停處理。
記者又聯系上陳經理所說的北京恒大天創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副總經理孫建說,他們確實在去年11月到12月,在寧波聯通開通了幾條數字中繼線路,但是線路的使用者卻不是他們,而是寧波一家名叫夢飛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寧波這家公司因為沒有做呼叫中心的資質,不能開通語音線路,想利用其資質申請線路,再過戶到自己名下。當時約定在業務開展之前,一定要過戶到自己公司名下,如果過不掉,只能把線路關掉。上上周他們告知已經開始測試,準備提交過戶手續。沒想到在測試階段出事了。這些電話確實是寧波夢飛公司打的,但為什么會打到了“120”,他推測可能是輸入電話號碼時數據出錯了。
矛頭最終指向的是寧波夢飛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記者聯系上該公司負責人王鑫,他的回答有點出乎意料。王鑫說,“我們的服務器被黑客攻擊了,我們已經報警,警察也立案了。我們回去會提交證據,一般服務器不可能會撥打“120”,攻擊我們的IP地址全部是‘英國開曼群島’之類的。
王鑫說,公司的電話推銷團隊已經解散。公司主要以人工撥打電話為主,少量是利用電腦軟件撥號。但他不想透露為哪家開發商服務,也不想透露相關的合作細節。
寧波一家知名房產代理公司的一位高層周總告訴記者,房產推銷電話這條利益鏈上有開發商、代理公司、電信運營商,以及被業內稱為“call客”的電銷團隊。平常接到的騷擾電話一般都是開發商或其項目代理公司雇傭的“call客”撥打的。“call客”撥打電話分人打和機打兩種,開發商一般要求“廣撒網”,因為要打的電話數量巨大,“call客”往往選擇機打。他不需要獲得你的電話號碼,只需要獲得一個地區的號碼段,挨個順序撥下來。只要有人接了,時間多了自然有人工接聽回答你的問題。
周總所說的電腦撥號也非常簡單。在淘寶網上輸入“撥號軟件”,會出現一堆標注為“電銷神器”“電腦撥號神器”等字樣的產品,價格從200多元到1000元不等,其實就是一部電話機附帶電腦撥號軟件。電話機一端連接電話線,一端接入安裝了撥號軟件的電腦,倒入電話號或預置號碼段,即可輕松批量撥號。機打最節約成本,一個人可以管好多機器,人工較貴,要有兼職的大學生。
周總說,開發商對“call客”有自己的一套“考核”標準。前幾年的行情,打電話兩個月是20萬。老三區的都打一遍,接通率必須在80%以上,接通10秒鐘的電話不能少于15%,30秒以上的不少于5%。
周總猜測,這次“120”頻繁被騷擾,很可能是“call客”在沖量。如果沒有達到比例,開發商的結款是有折扣的。為了沖指標會不停地打,而“120”一定會接的,個人是可以不接的。
周總說,要想斬斷這條利益鏈,必須加強立法,嚴格執法。住建委如果查處,也是行政法規。利益和處罰,每個從業人員都會去衡量,如果利益遠遠高于處罰,還是有人會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