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多家單位“空地聯合”演練航空醫療救援。
10時30分,金山區亭衛公路某路段發生多車連撞“事故”,金山交警和120急救人員迅速到場施救,并聯系直升機救援;10時38分,一架醫療直升機降落在附近空地;10時40分,急救人員和航空醫生等將“傷員”抬上機;10時44分,直升機起飛,“傷員”在空中接受短暫救治監護;10時50分,直升機降落金山醫院,“傷員”交接給醫院……環環緊扣,仿佛“大片”節奏——這是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上海金匯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保財險上海市分公司等單位“空地聯合”演練航空醫療救援的緊張情形。
昨天,金山醫院與上海金匯通航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并舉行首場空地急救演練,宣布共建金山區航空醫療急救體系,提高區域應對突發醫療事件的救援能力和反應速度。至此,上海航空醫療急救體系“空中120”網絡雛形已現——本市中心城區以及松江、崇明、奉賢、金山等郊區的數家知名醫院,以及上海市應急聯動中心、120急救中心等多方積極參與建設上海航空醫療急救體系,合力提升城市應急救援和服務保障能級。
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的《突發緊急醫學救援“十三五”規劃(2016-2020)》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將重點建設國家航空醫學救援基地,依托現有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和通航企業等建立空地一體的應急救援體系。目前,上海正在探索航空醫療救援指揮和管理體系,并積極培養航空醫療救援工作隊伍,包括航空醫生和護士、專業醫療直升機從業者等,打造立體化的衛生應急救援網絡。
金山區衛生計生委負責人介紹,作為上海西南門戶,金山區位于長三角南翼,區內有化學工業區及多條高速公路;航空醫療救援納入區域應急救援體系后,將發揮直升機快速靈活的特點,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克服地理空間限制,及時轉運傷員開展搶救,為搶救急危重癥患者爭取“黃金時間”,極大地補充地面急救力量。金山醫院負責人透露,將對醫務人員開展專業化的空中醫療急救培訓,制定航空應急救援預案,大力建設金山區空地聯動快速救援體系,為生命保駕續航。
據介紹,航空醫療救援企業上海金匯通航公司2015年開始深耕直升機醫療救援領域。在上海,金匯通航已與上海市應急聯動中心、120急救中心、瑞金醫院、東方醫院南院、市一醫院松江院區、奉賢區中心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崇明分院等醫院和相關單位合作,構筑航空醫療急救網絡,服務于上海市民和長三角民眾的就醫需求。
目前,上海后灘已經設立了空中救援全國呼叫中心,在市一醫院松江分院南部、龍華機場、瑞金醫院建有三個空中救援起降基地;在滬常駐四架配備除顫監護儀、呼吸機、注射泵、吸引器等專業急救設備的醫療飛機,其中兩架為直升機。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空中急救及轉院費用還很昂貴,成為“空中120”推廣的瓶頸之一。為降低航空急救費用,金匯與中國人保財險等保險公司合作,設計專門的航空醫療救護保險產品,或在保險產品中附贈航空醫療救護險,全國已有100多名人保財險客戶免費申請、使用過空中醫療急救服務;金匯會員每次空中急救費用可低至1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