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的西餅店倒閉了,但我的預付卡還沒用完,要怎么退款?”最近,遇上退款難題的廣州市民梁先生,撥通了廣州12345政府服務熱線。
“請問商家的名稱和地址是什么?”電話這頭,廣州12345政府服務熱線座席話務員李璟慧熟練地操作系統,面前兩塊顯示屏,一塊顯示語音對話內容,一塊顯示工單表格,系統通過語音識別準確匹配出完整的商家名稱及地址等信息,并自動填寫工單內容,不到3分鐘,梁先生的工單生成,在服務評價時,梁先生爽快地點了“滿意”。
“該品牌分店眾多,如果人工錄入商家信息,會耗費較長時間。”李璟慧說,“現在有了智能座席助手,通話過程縮短近40%,整理工單時長減少了70%。”
派單又快又準,這樣的改變得益于廣州12345熱線的標準化智能化建設。
由于12345熱線業務范圍廣、政策專業性強,打造人才隊伍急需一套標準的培訓方式。
廣州12345政府服務熱線受理中心業務受理科科長張莉說:“為便于話務員培訓,我們梳理知識節點,形成熱線知識庫,為熱線服務的標準化、智能化打下了基礎。”
目前,廣州12345已編制了涵蓋4505個思維節點的業務思維導圖、6542個常見問題應答口徑、1893個事項分類和4947個工單受理模板。由此串聯起各部門業務,構建起熱線業務應答網絡,并通過在線服務共享給各級政府部門和市民自助查詢使用,建立起“來電最多轉接一次、即時解答內容一致、應答支撐資源共享”的標準化服務運行機制。
為提高受理轉派效率,實現從受理到承辦的無縫銜接,廣州12345還于2020年1月正式啟動了熱線事項智能轉派工作。通過事項梳理、流程再造、技術協同,壓縮了熱線內部流轉環節,工單受理、轉派同步完成。
“2020年,1119類事項、91.61萬件工單實現系統智能即時轉派,準確率達98%,市民訴求辦理更加規范高效。”廣州12345政府服務熱線受理中心主任史文昕說。
據了解,廣州12345熱線早在2016年底已經整合全市11個區、40個市直部門76條非緊急類政務服務專線,整合力度、規模體量、業務范圍均處于全國前列。
今年8月,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實施方案》,廣州12345政府服務熱線將按國家統一要求更名為“廣州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同時在已整合76條熱線基礎上,新增整合歸并15條非緊急類政務服務熱線,建立12345熱線“一號接聽”示范標準和“接訴即辦”綜合調度體系,實現接通即答、接訴即辦、智能服務、數據慧治,打造便捷、高效、規范、智慧的廣州政務服務“總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