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嗶哩嗶哩影業和身后同樣面臨盈利碰壁問題的B站,一起成為了大眾唏噓的對象。
一直以來,嗶哩嗶哩釋放的商業化信號頗為低調、克制。然而,兩年時間不到,嗶哩嗶哩影業股份近日卻被大股東200萬低價拋售,甚至可以說是“跳樓清倉”。嗶哩嗶哩影業和身后同樣面臨盈利碰壁問題的B站,一起成為了大眾唏噓的對象。
據公開信息顯示,目前B站上已經擁有超過一億的活躍用戶和超過100萬活躍的UP主,坐擁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流量價值,以及在年輕人人群中的影響力。但其掌門人陳睿卻公開體現,B站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那么需要被拷問的是,B站為何至今還沒有找到商業化的業務突破口?
與股東“同一世界,兩個夢想”
兩年前,B站和尚世影業的“聯姻”曾讓同行羨慕不已。
2015年12月,估值超17億元的嗶哩嗶哩彈幕網(B站/bilibili)牽手尚世影業成立嗶哩嗶哩影業。據公開信息顯示,尚世影業出資450萬,持股45%;B站的運營主體持股40%;寬娛數碼(B站董事長陳睿個人投資)持有剩下15%的股權,尚世影業成為了嗶哩嗶哩影業最大股東。
B站成立影業,是希望能夠從社區型的平臺深入到內容制作方面,這樣一方面“自給自足”能夠省去購買版權的費用。另一方面,通過對作品的投資制作還能帶來版權以及廣告等其它方面的收入。
實際這也是大多數視頻網站以及像B站這樣做社區的平臺轉型的必經之路。
而B站在轉型方面,,其實還是存在必然優勢:首先是背后有最初騰訊的投資支持,別的嗶哩嗶哩的大股東尚世影業來頭也不小,曾出品《蝸居》、《甄嬛傳》等熱門影視作品,早前參與宣發的影片票房累計超過20億,2016年營收達到12億。然而即使有了這樣經驗豐富的合作伙伴,嗶哩嗶哩影業在內容制作上還是跌了跟頭,商業變現之路變得更加渺茫了。按照股權轉讓掛牌信息,嗶哩嗶哩影業目前沒有帶來任何營業收入,凈利潤為負0.61萬元。
自成立以來,嗶哩嗶哩影業投資的項目并不久不多。
2016年1月播出電影《神探夏洛克特別篇:可惡的新娘》是其成立后參與的首個項目,嗶哩嗶哩影業還在電影上映期間組織了另類不雅觀影活動,主打Cosplay演出。隨后,嗶哩嗶哩影業作為聯合出品方參與投資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和動畫電影《精靈王座》。但嗶哩嗶哩影業參與投資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票房僅為645萬。可惜的是,該部電視紀錄片曾在B站上一夜爆紅,到了大屏幕卻失去了熱度。
按照陳睿的描述,喜歡B站的人群往往是95后、00后。B站營造了一種特殊的氛圍,彈幕保持起了各種思想的火花。
因而有分析指出,一旦B站的內容遷移到大銀幕,二次元文化里的那些熱鬧就會被湮沒。大銀幕說到底還是主流文化,那些流連于B站的亞文化人群,會因在三次元的世界里找不到語境而感到沮喪。因此,《我在故宮修文物》在院線市場表示冷清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方面主流文化難盈利,同時,雙方發展不雅觀念的疏離也不成制止的導致了公司營收業績萎靡,或許這也是大股東要把公司股權“清倉”的最主要原因。
在2016年尚世影業發布年度片單,其中《約會愛情究竟是什么》和《求婚大作戰》是在2015年底由日本富士電視臺引進的翻拍項目。對于B站用戶而言,此類日本內容和產品具有極強的消費力,這兩部作品原計劃就是由嗶哩嗶哩影業參與制作。
但據了解,最終這兩部劇都沒有在嗶哩嗶哩影業體系內完成,而是尚世影業和騰訊視頻聯合出品。尚世影業頒布頒發的9個電視劇啟動計劃以及將于2017年上映的電影片單中,包孕了《只為那一刻與你相見》、《烈火如歌》、《紫川》等頭部大IP,出品方已無嗶哩嗶哩影業的身影。
究其原因,不外乎尚世影業對于優質IP商業化的渴求,B站擔憂“變質”后用戶出逃所表示出的克制,兩者矛盾顯然難以調和,但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都是對自身負責任的選擇。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廣告變現艱難
從產品自身來看,主流視頻網站的產品運營以內容為主,各大視頻網站搶購電視影視版權,綜藝合作、內容便宜,無一不是以內容來爭用戶,在商業變現上主要依靠廣告和增值辦事(會員)。
用戶數量迅速增長的背后,B站也正在告別早期依靠UP主上傳內容的野蠻生長階段。雖然B站是一個二次元屬性的互聯網公司,但它首先是一家對視頻內容有著強烈依賴的互聯網公司。
反不雅觀其他競品,2016年6月,愛奇藝付費會員超過2000萬;2016年11月,騰訊視頻付費會員超過2000萬,年增長300%;2016年12月,優酷付費會員突破3000萬。再結合這些巨頭們動輒百億的季度營收,而B站既無法制止和這些視頻領域的正版化和版權爭奪,也無法開脫用戶數量增長帶來的運營壓力的增長,二次元的屬性還讓它受到了比別人更多的限制,很明顯B站現階段仍然無法在規模上與傳統視頻網站抗衡,無法躋身于主流之位。
那么B站通過廣告來商業變現的主要途徑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