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Masters是一個怎樣的角逐
機甲大師RoboMasters,是從2015年起由大疆發起并承辦的機器人角逐。它在機器人界是技術與視覺并重的角逐。
角逐采用了機器人對抗的模式,將電子競技和機械發明相結合。角逐需要參賽戰隊自行設計英雄機器人、步兵機器人、工程機器人、空中機器人和基地機器人。它們將在設置有資源島、神符等復雜地形的戰場中發射子彈進行對戰。而選手則使用第一人稱視角進行操作,隊伍內需要戰術上的高度配合。
作為差別尋常的機器人大賽。它強調對抗、作戰和技術,角逐雙方都盡全力擊潰對手。每場角逐,參賽隊伍可安插6個機器人:包孕一名英雄機器人、一名基地機器人、一名工程機器人和三名步兵機器人。選手操控機器人發射大小兩種彈丸攻擊敵方。在角逐規定的時間內,如果摧毀對方基地,或擊斃對手的所有機器人,或成功激活五個機關立柱的一方判勝;亦或,在角逐結束時,血量剩余較高的一方將博得角逐。
2017年角逐的最大新看點是增加了工程機器人角色。角逐中不雅觀眾能看到工程機器人觸發機關輔助英雄機器人上島、填平溝壑、運輸彈丸等環節。角逐的激烈程度和不雅觀賞性由此將進一步提升,也對參賽隊伍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各個大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等專業的學生,都紛紛為學校的機器人戰隊,貢獻著本身的力量。通過這個角逐,讓學生們有機會將學到的知識用于實戰,既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將所學內容扎實地掌握。因此,不乏許多985/ 211等重點大學都來參賽。Robomasters機甲大賽,正是為這些優秀的大學生們架起了一座通往未來工程師的橋梁。
因此,該角逐堪稱工程師界的F1、科技界的NBA。它以震撼人心的視聽沖擊和激烈硬朗的競技風格,吸引了許多科技喜好者的加入。
RoboMasters角逐的亮點
2017年的角逐,關于英雄機器人登島方式,各站隊的方案極富創造力。有采用類似液壓提升的,也有用履帶的,還有通過工程機器人搭橋鋪路的。各有所長,非常精彩!
而本年的大神符激活方式比較厲(bian)害(tai),比去年難度提高了很多,需要根據LED燈顯示的數字挨次,擊打下方屏幕上的數字。而屏幕上的數字變革每1.5秒變更一次,若1.5秒內沒打中,則LED燈的數字就會刷新。在短短的1.5秒內,你要先識別擺布指示燈,再識別上方數碼管,再識別手寫體數字,然后控制云臺鎖死目標,控制發射機構準確射出彈丸……對人眼來說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識別數字,然后控制發射機構準確射出彈丸幾乎是不成能的,要實現只能依賴先進的圖像識別技術。
關于神符立柱,無人機在角逐開始1分鐘后才允許起飛,如果能將它準確地停在神符立柱中間,不但可以撿到立柱上的大彈丸,并且10秒后,全隊除了基地,會開始瘋狂回血!然而!被馬賽克蒙蔽雙眼的操作手根本無法將無人機準確停在立柱上,無人機要想停得準就必需有視覺識別技術。
此外,機器人碰撞,扣血!翻車,扣血!線松了,扣血!超功率,扣血!超射速,扣血!機器人每走一步都要不寒而栗,感覺隨時隨地都可能死掉!而限制了功率的機器人超難沖上坡,,英雄機器人也常常在這里翻車。這真是太刺激了!
令人印象深刻的角逐精彩瞬間
哈爾濱工業大學戰隊
看哈工大的角逐,讓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因為他們的基地機器人通過自動控制真正實現了能夠反擊對方機器人的進攻。按照角逐規則,基地機器人不能采用人工干預的操作方式。因此,要想不被動挨打,就需要在設計機器人時加入相應的自動控制功能。并且,機器人還需要具有識別對方是敵是友的能力。這對參賽隊員的綜合能力是個很大的挑戰。大部分戰隊都放棄了這個功能,而哈工大的基地機器人非常令人驚艷,給攻擊它的敵方機器人以毀滅性的打擊。
中國礦業大學 vs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此戰重在防御,工程機器人都已經放棄套立柱了,跟著步兵去抵擋對方英雄機器人的進攻,原來是完美的阻擊戰然而華科的英雄機器人竟然直接卡在了公路上動彈不得!無奈被當作了“活靶子”,被礦大英雄機器人用10發大彈丸攻擊致死……
第二局礦大英雄機器人在20秒內順利登島,彈藥充足后追著對方各路機器人一路窮追猛打,交戰中華科戰隊的三輛步兵機器人不幸陣亡,即使如此華科的“戰將們”在最后一分鐘還撲上去轟擊對方基地,只要有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秒鐘,他們就還在戰斗……
電子科技大學vs重慶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