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的魔都,一場夏雨過后帶來的不止是氣溫的上升,還有平常不太容易見到的彩虹旗。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也給大陸同性戀群體帶來了希望, 31 年的磨煉“終成正果”,終究所有人都清楚,法律上的認同遠比幾個出柜明星的振臂高呼來的更加有用。
同性戀群體向來是敏感的、需要認同感但又堅韌的。不成否認的是,目前大部分同性戀著習慣性的選擇了“隱聲”,至于未來,則依然得靠“改變不雅觀念”“改變制度”等一步一步的走出來,但步伐或許不再那么沉重。慶幸的是,隨著諸如Grindr等同性社交軟件的出現和興起,讓同性戀群體不再孤單,讓他們能夠有了更多的社會認同感,也帶動了一個“粉紅經濟”商業模式的崛起。
昆侖萬維再次出手GRINDR
其實就在臺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前一天,上市公司昆侖萬維已向本錢圈和“粉紅”圈扔下一顆重磅炸彈:擬出資1. 52 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的同性戀社交網絡Grindr 38.47%股權,而在去年 1 月,昆侖集團就以 9300 萬美元收購了Grindr 61.53%的股權。
很容易看出,Grindr升值了,并且是暴漲161%。
公司看上Grindr的原因之一是Grindr的市場地位及成長性。一般而言,同性戀用戶的黏性高,在必然程度上可以將其看做廣告流量平臺。
公司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 2015 年Grindr營收約為2. 60 億元,凈利潤約為 9800 萬元; 2016 年 4 月到 12 月Grindr營收約為2. 86 億元,凈利潤約為 3575 萬元,昆侖萬維在 2016 年年報中稱Grindr2016 年主要任務是增加活躍用戶,導致市場投入增加,所以凈利潤貢獻有限。 2017 年 1 到 3 月,公司營收已達1. 02 億元,凈利潤約為 818 萬元,一季度營收大幅增長。
Grindr在 196 個國家擁有超 2700 萬的注冊用戶,超過30%以上用戶為美國用戶,平均每日用戶時長超過Facebook,達到 50 分鐘以上。 2016 年度,公司將重點市場從年初的美國和英國,擴大至北美、拉美、歐洲各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月活躍用戶較年初有大幅提升,從 2016 年初的 200 萬DAU不停提升至目前超過 350 萬+的DAU。目前Grindr占美國同類型市場份額第一。
比擬于辣媽幫、快手等互聯網公司,根據DAU估值來看, 350 萬+的DAU估值3. 95 億美元并不算貴,更何況占據了“粉紅經濟”這個風口。
當然,不貴的估值往往陪同著必然的風險。Blued創始人耿樂就曾體現Grindr被低估原因包孕:產品老化、團隊單薄、收入模式單一。
這對昆侖萬維而言其實不是什么大問題。上市以來近二十次的收購給公司帶來了豐富的團隊整合以及差別行業的經營辦理的經驗。相信在完全收購GRINDR之后,昆侖萬維能夠將GRINDR推上更高的臺階。
目前社交類APP越來約沒有地域之分,國內國外在移動互聯網方面的經驗在不停融合和共享,不排除國內的一些成功做法能夠復制到歐美。以目前國內的同性社交APP經驗來看,目前國內同性交友產品的商業模式是通過更多的用戶基礎開展虛擬增值辦事,好比直播收入、廣告收入等,而后開展影視文化項目以及一些周邊產品來實現盈利。
這也正是昆侖萬維打的“如意算盤”,公司依靠在互聯網、游戲、娛樂領域的優勢對GRINDR進行優化和反哺,成熟后將會對行業格局帶來沖擊。更何況GRINDR擁有者更高的標簽“護城河”,在世界范圍內更受到同性群體認可。
近年來,互聯網對于社會不雅觀念改善及群體權利意識的覺醒起到了正面作用,同性交友軟件的興起充分表現了同性不雅觀念的轉變和社會的進步。同性交友軟件作為“社會非主流新興”產品,有著更忠實、更高黏性的擁躉,引發了市場更多的關注。
看好粉紅經濟,昆侖萬維提前布局
收購GRINDR的另一個原因則很明確,,看好粉紅經濟!
其實這也不是昆侖萬維第一次涉足同性領域,早在去年 5 月,昆侖萬維就投資數千萬于國內一家男同交友網絡Zank。接連的出手,本錢市場大鱷昆侖萬維為何對粉紅經濟如此情有獨鐘?
“粉紅經濟”一詞來源于二戰時代, 特指LGBT(Lesbian女同、Gay男同、Bisexual雙性戀、Transgender跨性別者)群體的經濟行為。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隱形”的同性戀者開始發聲。可以得到應證的是,近年來全球同性交友軟件的用戶快速增長。
無需爭議的是,“粉紅經濟”是一個巨大的增長空間。對于GRINDR來說,歐美市場雖然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但在人口比例和密度最大、同時也是對同性話題諱莫如深的亞洲,有著更多可待開發的用戶人群和市場。
未來可能的突破口在于互聯網,現實情況也是如此:按照LGBT群體生活消費調查陳訴顯示,互聯網產品則占據了行業內絕大部分的經濟份額,只是時機尚未成熟,還未到發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