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第三屆 66 購車節的媒體溝通會上,易車打出了“成為中國消費者首選的購車平臺”的標語。
對比老對手汽車之家近日頒布頒發回歸“互聯網平臺”的定位,而易車的交易辦事平臺卻在快速放大,是給本身出了一道多難的考題?

01
汽車交易辦事將分化為兩類
眾所周知,交易一直是汽車電商的難點。
在汽車電商發展的初級階段,插手交易讓其與經銷商形成競爭關系,并且自營的庫存成本又非常高。因為汽車行業的生產周期特點,傳統經銷商體系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消化庫存和融資,電商專營,就需要一家吃下過去幾十家的量,而僅是一款車型,銷量普通的,都在8000- 10000 臺,墊資壓力高達十數億。這條路,易車和汽車之家都曾走過,均被證明走欠亨。
本年三月,汽車之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體現放棄自營,并清理了大部分原有庫存,回歸“互聯網平臺”定位。經歷試錯后的易車,同樣對公司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縮減自營汽車電商模塊。
差別的是,易車并沒有就此放棄交易環節,因為在易車董事長兼CEO李斌看來,“交易平臺規模化,不代表必然要燒錢”。近期公布的易車 2017 年一季度財報,也證實了李斌的說法。財報顯示,易車汽車交易辦事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93.5%,占總營收比例大約40%,是除廣告會員業務外,易車最大的利潤來源。
轉變的關鍵,在于易車掌握了撬動交易的有效工具——金融辦事。
據易車高級副總裁劉曉科介紹,“以前,沒有一個產品或者貨源在手里,我們是很難發起一項完整辦事的。用金融辦事和汽車搭配,就可以稱之為在你手里可控的一個產品,以此為杠桿,自然能撬動很多辦事。現在,在很多業務里,,易鑫給我們帶來的優勢都很大。”
易鑫是易車旗下獨立融資的汽車金融公司,資料顯示, 2015 年至今,易鑫已累計融資約 100 億元。前不久,易鑫與易車、騰訊、東方資產(國際)以及順豐創始人王衛等戰略投資者達成協定,獲得 40 億元的投資,交易完成后,易車將持有易鑫不低于48%的已發行股份。
在易車體系內,易鑫飾演著潤滑劑與加速器的角色。
在消費者端,她提供車險車貸等多樣化的金融產品組合,降低門檻促成交易;在經銷商端,她通過產品、辦事和數據,提高效率和黏性。正是靠著易鑫的助力,易車將體系內的汽車流通速度從過去的5- 7 年,大幅縮短到 1 年。
以消費者端的提速為例,某顧客貸款購買了一輛朗逸,當TA還款滿一年后,易鑫如果推出一個“相同月供,貸走寶馬”的金融產品,你說他有沒有興趣換車?此次 66 購車節,易鑫同樣深度參與其中,針對新車和二手車交易,別離推出了免息貸款、費率 73 折等優惠產品。
從搶成交到辦事成交,易車逐漸看明白,汽車交易辦事的真正出路在于提高成交效率,把蛋糕做大做厚,大家才都能有得吃。
劉曉科認為,“未來汽車交易辦事會逐漸釀成廠家的一部分,分化成兩類:一類是以營銷為核心,幫手廠家短期內進行訂單促成和轉化;另一類是通過以金融為核心的辦事,增強對經銷商和用戶的粘性。”
02
兩大平臺,大數據驅動
既然汽車交易辦事的出路不外乎兩條,易車的選擇是哪一個?

李斌的回答是,兩塊都要做!因為在他看來,這兩條路并不矛盾。圍繞汽車行業整個生命周期,易車已布局形成大生態體系,媒體辦事平臺與交易辦事平臺兩大平臺作為支柱,大數據作為貫穿兩大辦事平臺的核心驅動力。
其中,實時、準確、全面的人+車數據,是易車 17 年來在行業內積累下的核心資產。尤其是易車堅持死磕交易,其大數據不但包孕用戶淺層的行為數據(如偏好什么汽車內容),還包孕深層的交易數據,通過對用戶信用、消費、資產能力信息的整合和計算,易車可以清晰把控用戶大概可以承受的價格范圍、什么時候消費,大概的商業產出是多少。這些數據,無論對易車,還是廠家、經銷商,都極為有價值。
好比,當易車洞察出某用戶的購買意向是 15 萬擺布轎車,有了大數據分析,易車會對其屏蔽 15 萬預算以下的車型介紹,上不封頂,因為在決策期,用戶需要豐富的選擇,即使凱迪拉克TA買不起,也需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