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Kindle已經憑借著高中低檔產品線實現無縫覆蓋,當電子墨水屏技術的“牙膏”已經擠無可擠,只能在防水、窄邊框上做文章,,當翹首等待Kindle每年升級的漸行漸稀,這款已有10歲高齡且早已進入硬件瓶頸期的產品該如何重啟“飛輪”?
實際上,Kindle早在幾年之前就進入了“微迭代期”,對于讀者來說則是進入了“更新換代疲勞期”。正如周圍很多伴侶所體現的:除非出現彩色墨水屏這樣的“革命性”升級,不然手中的Kindle還可以再戰N年。從商業邏輯來說,亞馬遜并無足夠動力去為Kindle配備彩色墨水屏或更大的屏幕。
以全球市場來看,持續多年被認為摧枯拉朽的電子書革命似乎三鼓而衰,近幾年進入了“滯漲期”。按照美國發行商協會的數據,在2016年前9個月的時間里,美國市場電子書銷售同比下降了18.7%,與此同時,平裝書銷售同比增長7.5%,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了英國。這或許是亞馬遜自2015年開始接二連三開出線下書店的原因之一。
至于中國市場,雖然網絡文學帶領著中國的數字閱讀市場狂飆突進,然而亞馬遜并不能從中分一杯羹,而烽煙數起的網文平臺之爭、IP改編熱潮都與亞馬遜無關,艾瑞咨詢發布的2016中國數字閱讀行業研究陳訴中,亞馬遜甚至不見蹤跡。在業界和讀者的印象中,Kindle等同于數字圖書而與網文無涉,Kindle的用戶與網文的讀者絕少重合。
雖然有盛大覆軍在前,掌閱、京東等依然以海量網文為賣點,推出了自家的電子書閱讀器,而早在一年前,閱文集團吳文輝就放言“要做國內內容最全的電子書閱讀器”。很顯然,如果將網絡文學計算在內,那么Kindle書店內30多萬的電子書立刻就會被后來者“秒殺”。
6月8日,掌閱發布了一款號稱全球最輕的電子書閱讀器iReader Light,并首次殺入600元檔價位,在與友商產品的對比中,掌閱劍指Kindle,而52萬圖書版權也將亞馬遜甩到了身后。
實際上,并非是亞馬遜專注于“紙書電子版”而對于網文不屑一窺。早在去年1月,獨立出版(相當于中國的網絡文學)已經占到了美國亞馬遜銷售份額的42%,這一部分未進入任何行業銷售檢測。所以,上文所說的美國電子書革命“滯漲”存在著統計失真,更準確的說法是:數字圖書增長停滯,但網絡出版方興未艾。
如此一來,則海峽兩岸光景無二了,只不過由于政策及平臺所限,亞馬遜的獨立出版很難在中國落地。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學市場也遠非亞馬遜可以玩轉。面對年輕一代閱讀趣味的轉移,面對國內對手挾海量網文的圍攻,亞馬遜應該如何突破?
近日,我們獲得了一部后背打著中國移動咪咕標識的入門款Kindle,與原版Kindle比擬,這款Kindle最大的變革是在Kindle書店之外,引入了咪咕閱讀書店,這意味著在Kindle上終于可以購買、閱讀網絡文學了。
然而,這不料味著你可以直接通通過亞馬遜的賬戶來購買,咪咕閱讀仍然保存了本身的用戶系統,你需要登錄咪咕賬號,才可以開啟你的網文之旅。甚至,咪咕閱讀的書架和Kindle的書架都是分開的,這就制止了《婚后試愛》、《晚安小妞》和《自控力》、《中國通史》比鄰而居的尷尬。
查看這部Kindle的設備信息,軟件版本中除了標示出Kindle OS和Kindle的版本號,還顯示了咪咕閱讀的版本號(V1.0.0)。按章節付費的百萬字級網文一旦搬進了全本下載的Kindle,價格一時之間讓人難以接受。
好比,一本長達2521章、785萬字的《極品桃花運》,如果根據咪咕保舉的方式下載閱讀,那么就要為前1442章支付151.21元,你可以選擇移動話費或支付寶付款,也可以開通手機悅讀會,享受全站圖書8折優惠。手機上已經司空見慣的網文付費模式,一旦移植到只能WIFI上網的電子書設備上,水土不平在所不免。

Kindle Fire咪咕權益版
其實,這并不是第一款內置咪咕產品的Kindle設備。2016年6月29日,亞馬遜聯手中國移動旗下的咪咕文化有限公司,推出了Kindle Fire咪咕權益版,咪咕旗下的三款應用(咪咕閱讀、咪咕視頻、咪咕學堂)被內置于Kindle Fire中。發布會上的數字顯示:咪咕閱讀上有近50萬冊正版內容(15萬冊免費內容),月拜候量達1.28億。
然而,由于Kindle Fire并非亞馬遜的戰略級產品,用戶規模更難以與百萬量級的Kindle相提并論,所以并未在市場上掀起什么波濤。目前,在亞馬遜官網上,這款產品已經顯示“無貨”。而用戶評論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咪咕版Kindle Fire并沒有“fire”起來。
“進咪咕發現大多是網上的小說,對這個真不敢興趣,咪咕的禮包也沒法領取。”這條評論代表了很多用戶的心聲。咪咕的內容資源不但未能給Kindle Fire“加分”,反而被視為無法卸載的流氓軟件,令Kindle Fire掉價不少(當然用戶吐槽最多的還是預裝的百度“全家桶”)。Kindle與咪咕用戶群體的錯位讓這次合作為“亞馬遜不懂中國市場”又添新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