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一款拍照手機夏普 J-SH04 面市,手機的拍照功能就一直被各個廠家著力宣傳,旗艦手機的拍照功能在各個發布會上都被大加炫耀,同時也被消費者所重視。這種重視也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手機拍照從入門到專業早在這一輪智能手機大潮來臨之前,以功能機為主的時代,索尼愛立信就有拍照為主打的 K/C 系列、諾基亞同樣有拍照和智能并重的 N 系列,在這些被后世視為拍照經典的系列中,我們見證了像素從 200 萬到 1200 萬,見證了 CMOS 從忽略不計的尺寸增長到 1/2.5 英寸、再到 1/1.83 英寸,見證了機械快門、可變光圈、氙氣閃光燈、光學變焦等原本只在相機上才見到的功能出現在手機上……

(可變光圈的諾基亞 N86)
手機的拍照硬件和專業程度也一直在不停地向當時的卡片 DC 挨近,這個趨勢在 2012 年諾基亞 808 PureView 和 2013 年諾基亞 Lumia 1020 上達到了頂峰。即使到現在,4100 萬像素這個數字依然是行業頂級。
在這個周期內(大致為第一臺可拍照手機被推出到 2013 年),手機的拍照功能就沒有停止過進步。甚至一直被吐槽是拍照苦手的 moto 也聯合柯達在 2009 年推出了拍照手機 ZN5。這種跨界同樣也在其余品牌上演,最著名當屬諾基亞和蔡司,當然還有 LG 和施耐德,索尼愛立信 C 系列拍照手機之名直接來自于索尼旗下的 Cyber-Shot 數碼相機。這些都是手機廠家之前就對拍照功能足夠重視的寫照。

(4100 萬像素、1/1.2 英寸 CMOS、首次搭載超采樣技術的諾基亞 808 Pureview)
陪同著手機拍照功能的專業化,手機拍照的畫質也是在逐漸提高。依靠小巧便攜殺出一條血路的卡片式在更便攜小巧的手機面前,畫質的優勢越來越小,最終只能淪為智能手機擠壓下的夕陽行業。相機只能退守到真正的專業市場,成為專業用戶的選擇。當然,入門級音樂播放器行業成為夕陽產業也同理,動輒上萬的音樂播放器成了小眾玩物,被發燒友追捧,而擁有廣大擁躉的便攜式 MP3 被手機所取代。
手機拍照從專業到易用好玩知乎上,“為什么如今的手機越來越偏向攝影功能了?”這個問題十分火熱。不過,有了上文的鋪墊,在我看來,題主這個問題更應該被理解為“為什么現在的手機廠家對拍照(攝影這個詞太過專業,咱換一個接地氣的)功能的易用性和趣味性越來越重視了?”
如果說上文描述的“手機拍照越來越專業”周期為夏普 J-SH04 到諾基亞 Lumia 1020(Lumia 1020 后,更專業的拍照手機也有推出,如松下 CM1,但早已不在大眾關注的范疇),那么手機拍照易用性和趣味性得到重視的濫觴則是 iPhone 的出現。這對于中國市場的消費者和目前開新品發布會主力的國產手機廠家而言,意義尤其重大。

盡管如今已經是 4G 普及、5G 將至,但相對 2G 網絡有真正質變、國內移動互聯網開始基礎的 WCDMA 網絡是在 2009 年 10 月 1 日才開始商用的,而伴著 WCDMA 網絡一塊兒與中國消費者見面的是當時第一次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 iPhone 3GS。在 iPhone 正式入華的前后,國內對于手機的 Wi-Fi 功能正式解禁。
高速的 WCDMA、Wi-Fi 網絡、應用分發更為簡單的 APP Store,以及軟硬件都有長足進步的 iPhone,讓 Web2.0 和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到來。
緊接著的 2010 年和 2011 年,用戶門檻更低的 Android 開始大規模進入中國,移動互聯網和當代智能手機普及的速度大大加快,以手機為支點的社交網絡也在不停刷新用戶活躍數據。消費者用手機拍出的照片有了極佳的使用場景(包孕不限于在社交網絡上的分享),消費者對于手機拍照的要求在原本就不低的需求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好比,OPPO 的相關人員就向愛范兒透露過,按照消費者回訪,OPPO 手機用戶都較為喜歡拍照和分享。

(OPPO 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