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企業進行軟硬件采購都經過需求、方案、選型、采購、上線、運維等幾個環節,買了設備需要維護,設備出了問題需要維修。而辦事采購因其個性化、技術化和非尺度化則更具專業性,往往令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候困難重重,好比中小制造企業缺乏軟硬件人才,招一個技術好的難養的起,不招又限制公司發展;面對以上痛點,很多大型企業選擇購買昂貴的原廠辦事或者委托給系統集成商來解決,而中小企業因資金有限只能通過伴侶介紹、信息中介平臺、撮合平臺等解決。
龍海辦事是一家企業辦事公司,為企業提供安置、運維、云辦事、咨詢等IT技術零工外包辦事。CEO 馬振肖曾經參與創辦過神州佳教,,是一個學生老師的教育供需撮合平臺,在過去的創業中,他發現了很多問題,好比質量把控、跳單、持續性辦事等,所以在他看來,一個供需平臺需要一種強管控模式。
這種強管控一方面表現在對工程師的嚴格篩選上,工程師必需是原廠認證的工程師,工作至少兩年以上。另一方面,供需雙方并不能直接交流,需方提出需求,平臺人工匹配工程師。在工作開始之前,需方將款項打到平臺;工作過程傍邊,會有技術經理、項目經理評估、溝通、指導或遠端支持;工作結束,需方對工作進行評價,平臺會給需方開具發票。龍海想做的是用大多數中小企業能夠承受的起的價錢提供原廠辦事。
現在龍海平臺上有全職員工和兼職員工,公司為全職提供五險一金,對于兼職員工的五險一金正在與第三方接洽。其實龍海模式有些像一個線上公司,馬振肖認為平臺化、遠端、自由式工作將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是企業追求成本降低的一定之選。
所以對于全職員工,平臺會發放每月月薪和績效提成,對于兼職工程師則采取抽成的方式。此外,平臺會按照差別的辦事響應級別進行收費,分為7*24 、5*8、5* 9 等幾個檔位。
龍海辦事對象定位是相對不變的中小企業,還有一些上云的企業,這樣的企業需求相對來說不變和持續,而且對這種辦事模式也認可,具體領域則包孕連鎖企業、互聯網企業等。像一些高端的用戶都掌握在原廠手里,不太好切入。
平臺的獲客渠道有IT渠道,即和系統集成商合作,引入系統集成商的客戶資源;其次與一些園區進行合作,還有就是入駐阿里云和騰訊云市場,接觸更多的企業級客戶。平臺上線至今完成了十幾單業務。
IT辦事行業是個大市場,初步估計有幾千億元的規模,很多企業早在幾年前開始
IT
辦事的創業,做的比較大的有銳行辦事和天璣辦事,兩家公司已經上市,主要做為大客戶辦事,獲客渠道、辦事方式相對傳統。國外和龍海做的比較類似的有
Shiftgig,Shiftgig
本年年初完成了 2000 萬美元C輪融資,Shiftgig的零工崗位主要來自食品辦事、酒店、零售、物流倉儲等,并且采取的是人工智能匹配對接方式。
龍海還要為企業用戶提供增值辦事。在安置、維護過程中還提供咨詢,給出解決方案建議。按照工程師經驗建立一個企業IT解決方案數據庫,將企業中常用的網站、APP、軟件、硬件、云計算等解決方案化、數據化,并優化企業的IT采購計劃、選型方案書等采購環節,然后把這些數據共享給企業。
在辦事了多家客戶、積累出足夠的數據后,平臺會知道每家企業用的什么軟件、運維情況怎么樣、中間出了什么問題,利用這些數據繼續為將要辦事的客戶完善辦事,好比什么牌子的路由器和交換機搭配效果最好,可以給出第三方最優保舉。
IT運維是一件很專業的事兒,專業性是做專業平臺的一個門檻,因為最終平臺是用專業技能為客戶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再進一步,區分此類平臺的重要一點是算法,將供需雙方通過算法快速匹配、實現辦事能力尺度化才是核心競爭力。當然對互聯網理解、如何依靠經驗利用好互聯網這一工具、如何辦事、如何打口碑也是這類平臺做成的關鍵因素。
龍海團隊現在有 13 個人,其中兼職工程師 7 人,還有數名外援人員。公司曾在 4 月份的時候拿到了圈內個人戰略投資,現在正在進行天使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