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的科技媒體 TechNode ,一個聚焦討論中國科技領域熱點話題的廣播節目,在上周邀請了前百度國際公關總監郭怡廣(Kaiser Kuo)專題探討了當前中國互聯網環境。郭怡廣在中國待了超過 20 年的時間,現在回到美國,作為中國科技在美國的輿論領袖,他又如何看待中國科技的發展?

訪談中郭怡廣提到,過去大家總認為中國沒有創新能力,,西方記者總喜歡寫”中國只會模仿不會創新”的新聞標題。但我們再回頭看看現在的市場,中國在互聯網+的大環境及政策鞭策下,創造出許多驚艷全球市場的創新產品,中國的科技已經不再是模仿,而是引領世界潮流的創新。
蘋果從樹上掉下 創新不再是代名詞談起西方在科技創新領域上引領全球的發展,大家往往想到的都是Apple、Google這幾家西方企業,但事實上這股風向正在產生變革。舉例來說,iPhone的設計在近年愈來愈受到垢病,創新似乎已經不再是它的代名詞。原本期待Google能通過Google glass重新引爆創新,結果這項計劃在 2015 年宣告失敗。過去大家所認知的創新企業正遇到瓶頸。

然而,經過了幾年的沉淀,中國企業在創新上已取得極大的突破。郭怡廣在訪談中也提到,中國的企業正在改變這個世界,好比說騰訊在微信上的功能應用,以及共享單車為人們帶來的新生活不雅觀念等等,這些改變世界的產品都是中國打造的。
百度投資未來,中國引領創新除了騰訊和共享單車,郭怡廣也提到老東家百度,他認為百度擁有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且在不竭歇、執著的在投資未來。《紐約時報》也發文稱,AI的競賽,以百度為代表的中國力量正在超越美國。這樣的論點或許真不是夸大。在剛剛過去的Create 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推出了DuerOS、Apollo兩大開放平臺,并公布了超過 50 家合作廠商,證明百度AI已經從技術階段成功轉向商業化落地階段。而百度自身也透過AI技術重新定義了搜索廣告的核心業務,有效提升了用戶的搜索體驗。技術的升級帶來現金牛業務的發作式增長,而這又為百度AI的研發布局持續輸血,正是這種循環賦能的戰略布局,讓百度進入了一個良好的上升循環。

反不雅觀google,近期又由于花費過多的資金擴大廣告業務,導致Alphabet公司(Google母公司)的成本不停上升,本年Q2 的財報顯示比去年同期下降28%的利潤,股價也應聲下跌。而百度卻能在創新的路上找到相輔相成的營利模式,HSBC分析師給百度的評價是:”我們認為,百度正在進入核心搜索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創新階段。”
許多業界人士體現,屬于中國的時代正在來臨,我們不再只是遵守規則,而是創造規則。正如《紐約時報》所說,以百度為首的眾多中國創新企業正在改變這個世界,并且是從根本上的改變。這或許就像一個世紀前西方改變了我們,而現在中國將回頭改變這個世界,而且是用西方最引以自豪的創新能力。